慢教育的一次成功尝试
2015-05-30何立新
何立新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生活在中国各大城市流行。在学校教育中,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班主任办公室、教学走廊内,常看到老师对学生劈头盖脸的一阵批评,然而,狂风暴雨过后没有看到“苟日新,日日新”的变化,看到的只是“我自岿然不动”的原貌。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慢文化”在“快餐式”生活的今天早已被人们遗忘。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更是意指人只有“无为”于“治”,才能够“无不为”地实现“成其治”的目的。先哲们的思想精髓是:尊重客观规律。这一思想在当下浮躁教育形势下,尤其值得提倡与弘扬。
一、改变教育方法
2013年11月下旬的一次早读巡视,我走到高二某班教室时,发现有一个学生紧贴着后门,手里捧着一个手炉,我心想“是谁?真会享受!”走进教室里一看是一个有名的“问题”学生——徐某,他可是班主任办公室的常客,是年管委关注的重点对象:他是一名择校生,父母在苏北办厂几年,有了钱后父母离异,他被判给母亲抚养。听班主任说他母亲有了新的恋爱对象,准备重组家庭,徐某这几天的情绪反常,判逆心理强。我一再暗示自己要压住火头,不能强攻,只能智取。我走进教室对他说:今天老师想请你帮忙,帮我清点一下各班级早读的人数,并查一查早读课有哪些学生不在专心读书。他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跟在我后面巡查,从一楼到五楼,从高一到高三,我边走注意到他的情绪的变化,开始时他神气得很,后来表情渐趋凝重,脚步越走越慢,似乎明白了我这一设局的意图。大约20分钟过去了,他也适应了这份“工作”。
二、抓住教育机会
结束了所有班级的检查,他随我到了办公室。我们开始分享巡查的成果,让他来点评:哪个班级早读纪律最好?哪个班级读书气氛最浓?有没有看到违纪的学生?他的观察是认真的,评价也是公正的。我觉得到了我该击中教育主题的时候了。我对他说:“在我走进你教室叫你名字时,你在干什么?”他没有隐瞒事实,讲出了自己不在读书,而是在用手炉捂手。我追问:“那么今天早读最不认真的是谁?”他低下头说:“是我。”我又说:“校规规定在教室学生不得私拉私接电线。手炉插着电,拿在手中,很不安全的,对自己不好;别人在读书,你在享受暖手炉,你给别人传递的是负能量,对别人不好;你不认真读书对班集体的影响不好。这种三不好事该不该去做?”他说:“老师,我下次不这样了。”我又觉得教育不应该就此收兵而应该趁热打铁。“很好,你回去写一篇早读观后感,下午上课前交给我。”下午上课前徐某如期上交一篇观后感。内容如下:
今天的早读,有点特殊,我没有和同学们一起读书,而是跟着何老师一起“检查”每个班的读书情况,与其说“检查”,还不如说是何教师带着我观看、学习别人是怎样读书的,读书时又是多么得认真的。
以前总觉得别的同学比我聪明。但今天早上,我的观念就发生了改变。当我看到他们早读时的那种认真劲,我明白了:他们现在的成功是靠辛勤的学习换来的,再想想我自己,跟他们相比,我什么都不差,我差就差在不勤奋。别人在为改变命运而读书!我这样能改变命运吗?难道我就这么没用吗?不,我可以改变命运,我不用靠父母,我也将是个很有用的人!
所以,从现在起,我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抓紧时间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虽然我现在很落后,但我有这个能力,更有這个信心。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会改变命运,我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三、让教育向深度推进
我认真地看了他的观后感,夸他写得好,有真情、有深度。我再次觉得教育应向深度推进。我说:“你想赶上去,最需要改变的是什么?”他说了自身很多缺点,如需要理发,从“头”做起,需要整理好自己的课桌,讲义需要放整齐,听课的坐姿要端正,上课不乱讲话,作业要尽量完成等等。我说:“教师只希望你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他高兴地向我点头承诺。以后的日子,他有明显进步,但也经常出现反复。一段时间后,同学和老师都说徐某像换了一个人,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心想,徐某人没有换,是形象改变了,这种改变是慢的文化,慢的艺术教育的成果。
四、尝试一种慢的教育
有一天,上帝给某人一个任务,叫他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这个人不断地催它、吓唬它、责备它。蜗牛却用抱歉的目光看着他,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力了!”这个人又急又气,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蜗牛受了伤,反而越爬越慢,后来干脆趴在那里不肯向前了,而这个人也已筋疲力尽,只好看着蜗牛干瞪眼。又有一天,上帝还派此人牵那只蜗牛去散步,看着蜗牛那蜷缩的身体、惊恐的眼睛,这个人不禁起了怜悯之心。他不再催、不再逼,干脆跟在蜗牛后面,任蜗牛慢慢向前爬。咦,这时候,他突然闻到了花香,听见了鸟叫虫鸣,感到了温暖的微风,还看见了满天的星斗。陶醉之余,无意中向前一看,呀!蜗牛已爬出了好远。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需要教育者有足够的耐心,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不断调整寻找最适合的教育方法。
让我们时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变自己的定性思维,让我们一点一滴地变得阳光一点,主动一点,让我们以自己的智慧、耐心和爱心,让孩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帮助每一个孩子收获成长的喜悦,使生命绽于爱与善良之中。我们一定可以聆听到孩子成长拔节的声音,欣赏到沿途最美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董云.“慢教育”:一种别样的教育智慧[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4).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