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型教师—留守儿童的心灵导师
2015-05-30张彦欣
张彦欣
【摘 要】留守儿童的出现和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缺少关爱。作为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和“心灵导师”,关心型教师将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关心者。通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在实践关心中培养留守儿童需要的关心型教师。
【关 键 词】留守儿童;关心;关心型教师
“有一种眼神叫做期盼,奶奶说过这就是爸爸回家的路;有一个方向叫做期盼,妈妈说过她就在我们的北边”,这份期盼属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概念早在1998年就被提出,它的提出带有一种人文关怀,“留守”意留下与守望。把问题回归到最根本、最开始处会发现,留守儿童的出现和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缺少关爱。儿童的心理需求是极其简单的,他们需要被认同,需要满足人类都有的基本需求:关心和被关心。作为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和“心灵导师”,关心型教师将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关心者。
一、留守兒童需要关心型教师
(一)留守儿童的父母“角色缺失”
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引导,父母任何一方的角色缺失都极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父母角色的缺失使得他们难以享有完整的家庭生活,且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祖父母,在体力和精力上存在很大的不足,难以弥补父母的角色缺失。当他们进入学校生活,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父母般的关心;在精神和情感上予以慰藉;提供充满正能量和支持力的成长环境;所以,教师不但要承担自身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还要弥补学生父母的角色缺失,承担起父母职责。
(二)留守儿童需要“心灵导师”
父母出于为孩子的物质幸福和未来教育资金做储备的考虑而外出务工,受务工动机驱动,过分注重孩子学业,忽视孩子心理和情感需要,亲子关系疏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在2005年进行的儿童课题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父母之间存在着“心灵沟通陌生化”的倾向。①留守儿童遇到问题大多是自己去解决,缺乏心灵引导、心灵关怀,极容易走弯路,造成心理问题,在性格上表现得自卑、孤僻、悲观甚至是显得暴躁、极端。教师作为儿童在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发挥着互动性和偶像性作用,很容易走进学生内心,成为其“心灵导师”。所以,教师不只要在知识上引导学生发展,更要抓住学生在情感、心理转折期遇到的问题,进行心灵引导,为留守儿童的心灵问题找到正确的出口。
二、教师的关心现状
(一)关心认识模糊
学生们都会抱怨“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们也格格不入。而同时,教师都勤恳地工作,声称心里装着学生,教师们也确实愿意关心学生,但问题在于,他们无法与自己的学生成功沟通,建立关心和被关心的双边关系。②教师往往将关心学生看作是个人参与性行为:看到需要,给予关心。而内尔·诺丁斯认为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教师做出关心行为后,需要学生接受、确认、反馈关心,师生的关心关系才得以确立。学生参与关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认识不到学生参与关心行为的重要性,仅仅将关心学生当作教师单方面该有的品德,就很难看见学生的内在感情需求,关心浮于表面,达不到心灵关怀的深层意义。
(二)关心能力较弱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学会关心”的报告书,报告指出21世纪教育所致力于的目标是学会关心。由此,学会关心开始被融合到教育改革理念中,但由思想到实践需要一个慢慢深入及转化的过程,加之学校重视学生的学术成绩,关心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从教师自身而言,有些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沟通能力较差、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能力较弱;有些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一定的学生心理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受自身素质限制,未能真正了解学生内心。从外部影响因素而言,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让教师很难有精力真正去关心学生,往往流于形式。且因为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都较低,大大降低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更谈不上关心学生。
三、培养儿童需要的关心型教师
学生很少对我们要求他们所学到的东西表达他们的需要,但关心型教师就会倾听学生们所表达的,无论这种需要是从口头或是以其它途径表达出来。③这是对关心型教师的最好诠释。
(一)教师做好关心者,提升自身素质
1. 做好“关心”的发出者。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淡化自身的教育工作者角色,强化自身的关心者角色。因为与父母长期分离,内心情感压抑,有些留守儿童的性格较内向、冷漠,不善于表达自身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发现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对需要关心的学生首先发出关心行为。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内心都是喜悦和温暖的,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情感,积极对关心者的关心行为给予回应;并认真倾听、观察、感受学生传递的一切信息,抓住关心体验的契机,引导学生从关心身边的人做起,培养关心能力。
2. 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弱化,得不到父母的教育和引导,留守儿童在性格和心理上容易产生异常,可能会表现得比较自卑、抑郁、孤僻,甚至出现暴力行为。而在社会交往与社会化过程中,父母作用的逐渐弱化和受同辈群体内错误价值观、亚文化影响,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失范行为。需要教师以专业知识给予心理引导、陪伴支持,以广博的学识为学生群体内文化输入正能量。教师在入职前都会首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才得以成功入职,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这很重要。结合入职后在与学生相处的实践中积累的关心知识、技能,能清楚地认知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关心,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时,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留守儿童的见识受限,教师要积极扩展自身的知识体系,博闻广识;在与学生相处中,以富于生命意义和人文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开展出具有蓬勃生命力的精神领地。
3. 提高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教师提高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并不是单向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交往能力,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教师良好的沟通技能唤起学生内心关心体验,给学生提供实践关心的机会,是一个带动学生关心能力提高的迂回过程。留守儿童缺少被关心,同时也缺乏反馈关心及关心他人的能力。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交流技巧,以有效的关心来引导学生对接受到的关心予以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做出关心行为;让学生在被关心者和关心者的角色互换中,将关心内化,真正学会关心他人。
(二)关心型教师成长要循序渐进
关心型教师能更好地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减少学生人际交往冲突,使集体文化更融洽。但关心型的教师并不是生而有之,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是在遵循一定规律前提下向前发展,关心型教师亦然。关心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四种阶段:体验关心,实践关心,建立和维持关心的关系,持续不断的反思和改良。④职前培训让教师知道关心的理论知识,而未能体验关心。入职后,教师在处理学生不同关心需求的实践中,与学生一起深入参与到关心的每一个过程。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关心体验,教师和学生在多样化、可操作性的关心活动中体验、验证关心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教师逐渐发现留守儿童关心教育的规律性。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关心型教师在维持关心行为过程中,对新出现的问题,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可见关心型教师培养需要教师一生的努力。
(三)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
1. 师生“我—你”的平等关系。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在精神上和生活上都需要教师给予关爱和支持,但这绝对不同于对弱者的怜悯、施舍,而是对“共生”存在的认同。当人把他人当成与自我同样的存在,特别是与自己共生的一種存在时,人与他者的关系便摆脱了占有式、对抗性的关系,而成为一种共生型的关系。⑤教师要把自己放于与学生的“共生”关系中,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师生关系看成是“我—你”的平等关系,关心才能平等而互惠。留守儿童缺乏关心,内心敏感而脆弱,有极强的自尊心。关心行为以一种居高临下、权威性方式出现,儿童自尊心会深受打击,适得其反;关心行为以一种恩赐、怜悯的姿态给予,会加重儿童的自卑心理,更加封闭自我,甚至拒绝关心。关心型教师与学生在“我—你”的平等关系中,做到两位一体,能从学生的角度做出关心行为,关心意义才得以体现。
2. 关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是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会自己做决定的完整个体,在兴趣、情感、知识的接受和选择上都存在很大不同,具有各自的特质。关心学生的差异性,关心才有针对性、有意义。对留守儿童差异性的关心要注意下面两点,以避免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暗伤:一是留守儿童并不都是问题儿童,教师要防止从心理上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避免出现“标签效应”。二是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属于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性格特点。处理留守儿童产生的问题及对其的关心行为,不能简单划一、单调重复,而应是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关心是方方面面的,不能局限于学术。对留守儿童亦然,不能因为是留守儿童而过度关注其心理状态或偏注某一方面。一个完整的人是身心德智体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好的教育应着重教育的整体性。
3. 双向互动,培养学生关心能力。师生关心体验的双向互动,建立起关心型的师生关系,关心才展现其教育意义。诺丁斯在论述其关心理论时,指出关心关系建立过程带有关心者的专注、动机移位和被关心者接受、确认、反馈,是一个双方参与的互动过程。教师关心体验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是一种无言的动力;教师身份自带的光环作用加之教师在学生心理的“重要他人”地位,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关心的最好榜样,此时提供一系列实践关心的活动,让学生从开始的仅仅参与关心行为的体验者、反馈者转变为关心者,在角色转变和行为互动中学习关心,与教师建立起关心型师生关系。学生不仅仅要学会感知、接受关心,更要在师生的关心关系中,学到关心别人的态度、技巧、能力。把这种关心他人态度内化到自己的道德建构中,从而出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去关心人类、物质世界、知识……真正成为一个关心者。
注释:
①卢德平.留守儿童面临的十大问题及社会综合干预对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基金项目调查结果[DB/OL].中国青少年研究网(http://www.cycs.org/Article.asp?ID=1112),2006-11-23.
②[美]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
③Nodding,Nel. Educational leaders as caring teachers[J]. 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2006,26(4):339.
④Nancy Freeman, Kevin Swick and Mac Brown.A caring Curriculum Within An Early childhood[J].Teacher Education,1999:161.
⑤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