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教研员科研调查与提高途径

2015-05-30曾建兴

关键词:进修学校教科研教研室

曾建兴

近年来,随着笔者参与相关科研工作,深感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是否成功,与教研员(特别是县级教研员)关系密切。因为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效果在于广大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认识与积极参与,而县级教研员是学科教师的领军人物或“学科县长”,是距离基础教育改革“前线”最近的专业指导员或排头兵,是将基础教育改革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人物,县级教研员论文水平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当地基础教育改革是否从“经验”型上升到“理论结合实际”型,也能反映当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教研员论文水平及相关情况。中国知网,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现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将中国知网作为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平台。一般评定职称、学科带头人、名师及特级教师所说的中国期刊网,即是“中国知网”等。因此,“中国知网”的数据也能反映一定的相关情况和问题。

一、某省某设区10个县(市、区)级教研员科研论文概况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单位—某县(市、区)级教师进修学校—检索”的路径,搜索到了某省某设区市10个县(市、区)级教研员撰写科研论文的情况,详情见表1。

该设区市有10所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993年10月到2014年12月,10所学校现在职教研员及这期间退休和调到外设区市的教研员所撰写的论文总数331篇,而这10所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总和大于331人,也就是说,每位教研员在这21年零2个月期间撰写的论文平均达不到1篇,可见数量之少。这331篇中仅有2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了,但被引用次数仅62次,可见论文不太受关注。从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这个角度上看,与教研员要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是相悖的。概言之,该设区市县级教研员的论文撰写整体水平不高。该设区市10所学校中有两所是某省教育厅确认的县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那“示范校”的情况如何呢?详情见表2。

表2 某省教育厅确认的X县级市示范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论文撰写情况

该校现在职、退体和调动的教研员论文总数61篇。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校现在职教研员25人,独著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7篇,发表论文的人数仅8人,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而未发表论文的人数为68%,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二。人平均篇数为1.48篇,距离该省确认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评估要求“近3年内,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教科研成果数量,达到本校专职教师人均1项”有很大的差距。其中,学校书记及中、小、幼三位研训室主任竟无一人有发表论文。“研训”是“研究”和“培训”两者合一,“研究”是指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培训”是指对教师进行培训。有位专家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我们在这里可理解为:“训而不研则浅,研而不训则空。”教师参加培训而教研员没有进行研究,培训的效果则是肤浅的;研究的成果不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推广,研究成果是空头支票。研训主任是教研员的班长,可研训主任未发表1篇论文,其研究水平可想而知,也令人费解。长此以往,研训主任在教师的心目中也将缺少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当地教育“研训”的质量将下降,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将受到很大的影响,那是什么原因造成县级教研员论文水平低下呢?

二、县级教研员论文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从历史上看,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教师进修学校或教研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基层学校的教学工作,负责本地区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业务指导和学历培训。

县级教研员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从中小学教师中抽调了一批教学能力和协调能力强、教学水平比较高的优秀教师到教师进修学校或教研室当教研员,这类教研员有实践经验,教学水平比较高,但教科研能力不一定高;二、针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教师学历不达标,各教师进修学校办起了中师函授班和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自考助学大专班及“文补班”“专业合格证班”,学历较高的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毕业生进入了教师进修学校,现基本完成了学历培训,转为教研工作,这类教研员学历较高,对成人学历教育有一定的研究,但其教科研能力不一定高;三、有些特殊情况的教师调到教师进修学校的,这类教研员把教师进修学校或教研室作为“静心修养院”,主要是想工作轻松些,无心搞教研。教研室的主要工作是研究中考、高考、期末考等工作,教研室成了“考研室”,教研主任也即成了“考研主任”。

目前,学科教研员一般由一个区域内中老年教师担任,他们往往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展教研工作,缺乏进一步专业发展的意识和精力。此外,教研员专业发展机制不健全,教科研目标不明确,教科研内容不清楚,一部分教研员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娱乐活动上。正是由于教研员本身的主观因素和专业发展机制的客观因素,限制和影响了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另外,教研员还往往被冠以区域内的“专家”称谓,“专家”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教科研专业发展的不足,淡化了其提高教科研论文水平的需求和愿望,而且有些教师进修学校或教研室对撰写论文没有硬性要求。

三、提高县级教研员教科研论文水平的思考

随着“多流派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一线教师面对课改中的困惑和问题越来越多,而距离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最近的专业指导人员——县级教研员的专业发展谈及甚少,教研员教科研论文水平如何,几乎无人问津。一位优秀的教研员,面对各流派基础教育实验改革,应该能够从容应对,念好“做、说、写”三字经。“做”是能指导一线教师开展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实验;“说”是能够将试点实验成果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说出理由;“写”是将开展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实验的成果概括性地写出来,便于推广。可搜索“中国知网”县级教研员的论文,我们发现:县级教研员的教科研论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因此,提高县级教研员论文水平迫在眉睫!那该如何提高县级教研员教科研论文水平?笔者以为,可从提高在职教研员论文水平及建立教研员准入制和教研室主任选拔制两方面入手。

(一)提高在职教研员教科研论文整体水平的途径

1.开展教研员撰写论文培训,提高其教科研论文水平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教研员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必然也会提高。建立教研员科研论文培训制度,鼓励教研员静心学习教育理论,潜心研究教学实践,“善思勤写”“实事求是”“反复推敲”“学会表达”,把教育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切实提高其科研论文水平。

2.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研员科研论文水平

魏书生先生说:“忘我学习,处处都是净士;潜心科研,时时都在天堂。”基础教育实验改革具有探索性、变革性的特点,问题多多,但问题即课题,教研员开展课题研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成果,将研究成果上升为理论,具有创新性,便于发表论文。

3.建立“师徒”关系

在教师进修学校内,发表论文较多的教研员指导未发表过论文的教研员,建立“师徒”关系,可以指导“新手”写好科研论文的基本要求及一般规律,如主题鲜明,强调应用;视角新颖,注重说理;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而且,需要就如何将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提炼成优质的教育科研论文,并提出建议。

4.用刚性促进教研员撰写科研论文

对教研员教科研论文进行评价时,学校需规定每位教研员每年至少要撰写一篇水平较高的论文,且列入年度考核。每位教研员三年内必须在国内公开杂志上至少发表一篇论文,否则视为不合格的教研员。教研员撰写科研论文与绩效、设岗挂钩,且要落到实处。在一定时期内未发表论文的教研员,则采用轮岗流动机制,调离教研员岗位,以提高教研员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保持教研员队伍血液的新鲜度。教育督导部门要定期对教研员的教科研论文工作和绩效进行督导评估,用刚性政策促进教研员撰写科研论文。

(二)建立教研员准入制和教研室主任选拔制

改革教研员的选拔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建立教研员准入制:教研员采用招聘制,教研员的准入制至少应有设区市及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对教研员要进行相应的资质认定,当教研员之前必须在国内公开杂志上发表所属学科的论文,把好教研员的入门关。

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有个形象的比喻,教研室主任、教研员、学科教师就好比一个圆的圆心、半径和平面。基础教育改革,教研室主任是核心人物(圆心),教研员是一条线(半径),“半径”围绕着“圆心”。当“半径”运动的时候,半径越大,扫过的面积也就越大,影响学科教师也就越大。可见,教研室主任影响力之大。选拔教研室主任要注重教科研能力,教研室主任选拔必备条件是要有质量较高的教科研论文,未发表国内公开杂志论文的教研员不适宜当主任。教研室主任可通过竞聘等形式产生。

四、结语

随着“多流派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研员的工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宽。由教研机构创建之初对教材教法研究,发展到课堂教学的系统研究,以至各流派基础教育实验的改革,工作领域和研究对象的拓展需要教研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才能与之适应。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是教研员成长的阶梯,也是教研员素质升华和飞跃的必然要求。 “教育理论如果没有实践的基础,便会失去它的价值;而教育实践如果没有理论做指导,便会导致盲目的实践——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出来的。”[1]论文写作,也将伴随着教研员成为教育家!

参考文献:

[1] 赖一朗.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7.

猜你喜欢

进修学校教科研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武汉市东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风采
北镇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创新,让进修学校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