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必修与选修融合的“善的课堂”

2015-05-30余小明

关键词:读图教研探究

余小明

一、“善的课堂”的核心价值

我校要打造的“善的课堂”,倡导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认知成长规律,以学定教,应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最新信息技术,播撒“善”念。这样的课堂更具发展性、包容性和科学性,其核心价值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裴娣娜教授提出,学习力是一种学生知识生成、能力发展和生命生长的力量。它有六个要素,分别是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批判与创新。这六个要素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知识与经验、策略与反思、意志与进取,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方法和动力系统;第二层次是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是学生提升学习力的途径;第三层次是批判与创新,是学生思维品质的最高境界。打造“善的课堂”,就是要研究各门学科学习力要素的构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二、提升教师自主研究课堂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教师就要提升自主研究课堂的能力。为此,我校采取了多项措施。

(一)要求撰写《学科纲要》

我们要求教师撰写《学科纲要》。《学科纲要》的内容包括课程定位、学科基本现状分析、教学指导思想分析、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课堂教学建议、学习资源系统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学考与选考的要求,对各门学科进行统一安排,并把学考与选考的教学内容印发给学生,便于学生选择。

(二)规范教研活动

我校确定了教研活动要明确“我是谁,我在哪里,到哪里去,怎么走”的思路,落实常规“6+1”制度(备好一课、上好一课、说好一课 、提问一次、面批一次、出好一卷,骨干教师发言)。同时,逐步形成有特色的自编资料、课堂范式、教师风格,加强对课程、课堂等内容的研究。在教研活动的操作流程上,我校采取“确定教学问题—组织教研活动—上传网络公示”的流程,规范、有序、有效。如高二地理备课组,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针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低”的问题开展了一次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主题的备课活动。有教师认为,从高二开始就应培养教学生读图、析图的习惯,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开展地图教学,用地理板画将课本知识与地图有机联系起来,加强读图方法的指导……最后,备课组经过商定,决定把“高考文科地理读图填图训练”作为学生的日常读图练习。

(三)提出教学设计要求

学校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课堂实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启发、创设情境、互动交流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减少预设,促使学生生成更多的课堂新知识。如有教师教学《伏安法测电阻内接法与外接法》,为了让学生明白伏安法测电阻中电流表内、外接法提出的必要性,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不断去经历智力的探险。这就是通过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掌握知识,生成更多课堂知识。

(四)倡导多元学习

教师要坚守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学习。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不仅按时完成省、市、县相关教育部门要求的培训,还开展浙江省课博会、名师讲座、骨干教师发言、思宇论坛、拜师学艺、自主研修等活动,让教师处于一种不断学习的状态之中。如有教师对必修走班这个新生事物不了解,我们就特别邀请了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沈兴权作《分层走班促课改,教研观摩悟高考》的报告,让教师更快地适应新生事物,更好地驾驭课堂。

(五)开设专题文化课程

根据学生多种需求,学校倡导教师开设专题文化课程,如适应大学自主招生的“三训”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参加不同的课程,如竞赛课程、面试课程、演讲课程、辩论课程等,还有高三最后自学阶段的1B专题课程。这些课程渐渐形成了具有“善高”特色的专题文化。

三、必修与选修融合的操作方式

(一)尊重学生差异的必修分层课程

“善的课堂”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把选择权给学生,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必修课程分为A、B、C三类。

C类课程适合有很好的学习基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让其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学生思维的参与度高。选择此类课程的学生,课前要基本掌握课本知识、基本做完基础练习,标明有疑惑的问题等待课堂上的讨论;课中以学生展示为主,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教师点评并解答疑惑,示范引导;课后教师发给学生自编练习,基础题选作,附加题必做。

B类课程适合基础和自学能力较好的学生。课前,教师会布置导学案或预习题目;课中,教师精讲示范,学生精练,及时诊断反馈,师生共同梳理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标;课后,学生完成自编练习的部分还没有掌握好的基础题,并根据自己能力选做一些附加题。

A类课程适合基础一般、自学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会精心设计每个课堂环节,对知识点抓落实。课前,学生做好规定预习作业,落实先学后教的原则;课中,教师精讲,从不同角度讲细讲透,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讲生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归纳;课后,学生必须做基础题,有兴趣的可以做点附加题(不作硬性规定)。

(二)注重学生体验的选修课程

学校加强对学生学业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文化背景、学科的偏好、学习能力等差异,理性选择选修课程,确定选修课的层次及进度。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挖掘学生的潜力,抓住扬长式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选修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

1.探究型课程

探究型课程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包括课题探究、实地调查、考察、参观、宣传、表演、展示、对话、交流等。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又从已知到未知,通过现象揭示本质,获得想探究、会探究的能力。如《社会调查之社会热点》,让学生探究热点背后的真相;又如《太极拳中的力学》,让学生探究力学的美。

2.实践型课程

选修课程要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从做中学,从而使学生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方法,并着重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倡导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深刻,如《避险逃生与应急救护》《陶艺》《乒乓球》等课程重在实践,在不断地训练中掌握技巧。

3.创造型课堂

我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创造型课堂,旨在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多地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各种素养和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付诸实践。如科技创新特色课程群,分科技基础、科技能力和科技应用三大板块,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实践,真正认识生活器材、电子器材,在“学有所趣、专有所乐”中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素养、训练科学思维、塑造科学精神。

猜你喜欢

读图教研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读图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