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的教育”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2015-05-30江生顾叶斌
江生 顾叶斌
孟子把人性归于善,认为教育就是扬善抑恶;荀子把人性归于恶,认为教育就是弃恶从善。不管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教育就是要教人抑恶扬善、引人向善。“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特质内涵和最核心的价值。我校在科学发展的路上,把“善的教育”作为一面旗帜引领学校特色化发展。
我校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至善之校的办学目标。培育至善之校,就是坚持“向善崇高”的办学理念,秉承“诚正为公”的校训,创设最适合全体师生和谐发展的教育,以课程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力争把学校办成一所以善的教育为灵魂,以善的课程、善的课堂、善的活动、善的管理为特征的省内有影响力的一级特色示范高中。
一、“善的教育”的思考
(一)“善的教育”的内涵
善的教育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把“善”理解为“善良”,与之相对应的“善的教育”就是从德育的角度培育善良的人,引导学生从“向善”走向“从善”,从“从善”达到“止于至善”;其二是把“善”理解为“善于”,与之相对应的“善的教育”就是从智育的角度培育善于学习的人,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从“会学”达到“善于学习”。善的教育是一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指引下,将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的特色化教育。
(二)弘扬“善的教育”的缘由
教育崇善是现代教育的道德理想和最高伦理原则,我校在特色化发展之路上,大力弘扬善的教育,追求积极、进步的教育道德价值。
1.教育本性的向善性
在西方语言中,“教育”一词源于古拉丁语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西方社会认为教育的原始功能是由外在教育者引导教育对象导向一种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引人向善。中国汉字“教育”,《礼记·学记》讲“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说文解字》讲“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教育”概念的本身蕴藏着“使人从善”的伦理本性。
2.地域文化的向善性
嘉善地处杭嘉湖平原,土地肥沃,百姓富庶,民风淳朴,明宣德四年“因旧有迁善六乡俗尚敦庞,少犯宪辟”,又以《论语》“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故曰“嘉善”。善文化的精髓在嘉善人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行善事、做善人已经是当地民众的做人准则。我校作为“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嘉善高中段的龙头学校,践行善的教育,责无旁贷。
二、“善的教育”的实施
(一)弘扬“善的文化”
1.精心设计视觉文化
我校大力营造善的文化氛围,精心设计视觉文化:充满善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校训、办学目标等用图文并茂的展板悬挂在行政楼的大厅;凡人善举的故事张贴在校园的宣传橱窗里;每一层楼道的墙上都悬挂着师生、家长及社会知名人士创作的关于“善”的书画作品;善的教育阶段行动标语在每个楼层转角处鲜明地标出;给每一幢教学楼以及实验楼、行政楼、学生公寓楼等起一个能够体现“善”文化特点的名字。充满生机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善文化的浓厚氛围,让置身其中的全体师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言行融入“善的教育”中来。
2.深入挖掘善育文化
从视觉文化打造开始,我校“善的教育”文化建设发掘工作也正式迈开了步伐:教室里以“善”为主题的黑板报,展示了不同年级学生对“善”的理解和行动呼吁;师生国旗下讲话、手抄报展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校园广播节目等都紧紧围绕“善文化”主题开展。我们通过各种途径让善文化不仅存在于校园,而且“生长”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实现“善”的浸润。
(二)建设“善的课程”
为了培育至善之校,培养“至善尚美、智慧创新、富有活力”的现代公民,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进行了增减、重构、创生,并结合校本选修课程构建了“五指”课程模型。该模型以校标为基础,其中大拇指代表至善课程,其余四指分别代表尚美课程、智慧课程、创新课程和活力课程。
1.至善课程
至善课程是一套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自己,从而引导认知、规范行为、陶冶情操、发展自我的课程体系,包括活动体验、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内容。
2.尚美课程
尚美课程是一套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懂得珍爱生命、学会安排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生命质量的面向生活的课程体系,包括艺术修养、生活技能等内容。
3.智慧课程
智慧课程是一门融文史哲、数理化等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旨在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掌握各学科的基础常识,提升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善思、求真的品质,使其成为机智聪慧、有科学思想的人,包括语言文学、社会人文、思维拓展、科学视野等内容。
4.创新课程
创新课程是一套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学会基本的科技动手能力,养成热爱科技、崇尚科学的优秀品质,同时更多地了解生活、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敢于动手实践的课程体系,包括科学创新和科技创新等内容。
5.活力课程
活力课程是一套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的课程体系,包括运动健康、生活健康等内容。
我校还围绕办学目标,立足本地文化传统,努力打造体现嘉善地方文化特色课程群,将嘉善人文、嘉善艺术、嘉善田歌、嘉善黄酒、嘉善产业、嘉善花卉、嘉善旅游等进行有机整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打造“善的课堂”
“善的课堂”倡导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认知成长规律,以学定教,应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最新信息技术,播撒“善”念。这样的课堂更具发展性、包容性和科学性。
1.在“善的课堂”上,教师要善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学习场所,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问题意识、探究兴趣、创新思维和方法,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培养学生交流沟通、团队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
2.在“善的课堂”上,学生要善学
学生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能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自我评价学习效果,自觉调控学习情绪,掌握和调控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术。要善于思考,在前人的认识上有所创新和超越;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善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不断提升学习力。
(四)开展“善的活动”
1.举办“善文化·道德大讲堂”
我校按照“六个一”(“唱一首歌曲”“诵一段经典”“看一部短片”“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和“送一份吉祥”)的相关要求,开展了“善文化·道德大讲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知晓善,理解善,践行善。
2.定期举办“善文化”艺术节
在艺术节期间,各类特色鲜明的善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与人为善的平台。善文化艺术节已经成为播撒善念的品牌活动,激励着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发掘自己、完善自我,知善、行善、扬善。
3.成立“善高”志愿者组织
善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还要使之深入家庭、融入社会。让社会人感受善的教育的魅力,学生是最好的使者。我们通过开展深入社区的志愿者服务,起到“一所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的社会效应。
此外,我校还开展了善文化主题班会、“善在我心中”征文、从善故事演讲比赛、善文化手抄报展览、校园“至善之星”评选等“善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行善激情。
(五)实施“善的管理”
1.对教师倡导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一种没有管理的管理。我校以《嘉善高级中学行动纲领》为引领,通过开展“行政论坛”、各年级阶段性工作成果展示、各部门学期阶段性工作汇报等措施,全面提升了行政班子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在管理中把教职工的责、权、利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和激发教师个体的潜力,形成了群体组织的合力。教师以“人居善地,当存善心”来升华人格、完善自我,提高向善意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铸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打造学校的“善的教育”文化品牌。
2.对学生推行“三师一体”管理
新高考改革方案彰显了“选择性”的教育理念,对接新高考,应对新形势,我校积极探索必修分层走班教学。实施走班教学后,学生日常管理实行“三师一体”制。“三师一体”是指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任课教师和学生导师三者以服务学生为目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的管理体制。它以行政班为基本管理单位,以教学班为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导师制”作为补充和延伸,形成以行政班班主任日常管理为基础,以教学班任课教师实施教学管理为重点,以导师实施个性化的教育为目的的管理系统,对学生实施立体化、网络化管理。
3.开放办学,首创家长“夜访”制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凝聚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经反复调研和论证,从2013年起,我校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家长夜访”制度。学校每天邀请3名学生家长在晚自修期间到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值班领导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逐步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来,更好地为学校特色化发展建言献策。
三、“善的教育”的成效
我校在审视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的基础上,着力从“弘扬善的文化”“建设善的课程”“打造善的课堂”“开展善的活动”“实施善的管理”等方面入手,提炼办学特色,完善学校的顶层设计,使我们的办学多了一些理性,少了几分随意,并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显著提高和教师队伍的茁壮成长,善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2014年嘉善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的年度考评首次引入了第三方评价。在此次第三方评价中,我校的得分居全县中小学之首,我校特色化办学的社会认可度与满意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5年1月,浙江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考察组来我校考察。考察组在听取学校创建汇报,现场核查、核对申报材料,开展教育教学调研、查看学校课程资源,考察课外活动等的基础上,一致认为我校把握住了新课改与特色化发展的主旋律,注重知善、行善、扬善,善的教育特色明显,能科学设计育人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及特色课程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省内率先实施必修分层走班,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切实提升了学校的特色化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