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专业需求相适应的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2015-05-30郑国萍宁永红吕金凤
郑国萍 宁永红 吕金凤
摘 要:高职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必需、够用的数学知识。面对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从教学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高职数学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评价方法的完善。
关键词:校本课程;教学方法;评价方法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数学在高职院校既是基础课与工具课,又是文化课与素质课,但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实施高职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障碍。如何使数学教学围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高职数学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探讨与专业需求相适应的高职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数学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是高职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审视目前的高职数学教学,存在如下问题:(1)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之一是现行高职生高考对数学要求的弱化,考试采用“3+2”模式,即专业理论和技能测试成绩占52%,数学成绩占16%,数学成绩所占比例低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够重视的重要原因。(2)高职数学与专业融合性不强是制约数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数学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不同专业对数学的需求不同,但数学教学往往采用统一大纲、统一计划授课,没有更好地凸显不同专业对数学需求的差异性。(3)多数高职数学教学仍采取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满堂灌授课方式,缺少师生的互动性。(4)高职数学“单一笔试”的评价方式已经不再适用目前的数学教学。教学评价更应注重过程和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核。
基于如上分析,高职数学教学必须立足学生的数学基础和专业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重点、以数学应用为目的,做到因材施教。
二、高职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1.构建与专业需求相适应的高职数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到目前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的形式出现,已经列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实施的内容。2006年《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研究》列为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在一些学校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3月又吸收了33所中小学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学校。高职院校也纷纷加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列,开发适合各自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高职数学是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开设的课程,数学知识的呈现更应具有专业背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高职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如在介绍数学的主要概念时,尽可能选取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问题作为引例,从专业的视角分析观察问题,从数学的视角给出概念,达到用数学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目的。例如经济问题中的边际成本、边际利润和工程造价评估中的影子价格都是变化率问题。第二,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作为高职数学的第一堂课,就应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与大学数学课程的衔接。第三,关注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既要体现“够用”的原则,也要关注学生升本的需要,从内容的选择上要有一定弹性。
2.编写高职数学讲学稿,加强师生的互动性
校本课程不一定有传统意义上的校本教材,而只需教师编写与专业相适应的高职数学讲学稿,即依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编写出具有校本意义的师生共用教学文本,让学生提前了解上课讲授内容,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性。
“讲学稿”是江苏东庐中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合一”的载体。王敏勤说:“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3.融入数学实验,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过程
高职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引导学生从“学数学”向“用数学”方向转移,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融合体现了“用数学”。如农机专业要用向量的数量积和线性方程组,电气专业要用Fourier级数、常微分方程,电子信息专业要用离散数学,土木专业要用无穷级数和数理统计,经管类专业要用函数的最优化和多元统计分析等内容。要实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借助先进的计算工具,数学实验借助Matlab数学软件实现计算、仿真等功能。
数学实验是开放式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平台,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发现、分析、寻找规律。如,线性代数中求行列式和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量很大,可以用Matlab的计算功能检验其结果的正确性。数学实验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使得教学不再枯燥、单调,增加了“做”数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有效教学策略对比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取自数学基础相当的4个班,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人。期末采用统一试卷、統一考试、流水阅卷的形式,用SPSS独立样本T检验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均值分别为78分和72分,双侧检验概率为0.02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差异显著。
三、构建理论与实验并重的高职数学评价方式
从目前高职数学成绩评定来看,大多采取的评价方式是平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单一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弊端:由于期末卷面成绩所占比例很大,致使部分平时学习不认真而期末突击复习的同学仍然能够通过总评测试。这种获得知识的方法是靠瞬时记忆、模仿计算,并没有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针对这种弊端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平时检测的力度,对课前预习、课上提问和作业有创新的同学要给予肯定和加分奖励;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实验成绩应在总评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高职数学课程的学习评价应该多角度、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总评成绩应该由三个维度构成,即平时作业与单元测试、数学实验和期末卷面成绩。
总之,数学实验与高职数学的有效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高职数学教、学、做的相互统一。既改变了单一的评定成绩的办法,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数学知识为专业服务、达到学用合一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宫芹芳.江苏东庐中学教学合一的“讲学稿”[J].上海教育,2011.
[2]王敏勤.教法是学法,教案是学案[J]天津教育,2006.
[3]王凡刚.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的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1.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