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集咏》——明代文登孝子的见证
2015-05-30梁玮晏周强
梁玮晏 周强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统治者都对孝子给予嘉奖,并在史志中详细记载,树立榜样,垂范后世。光绪版《文登县志》中记载了一位叫孙鹏的明代孝子,他尽心竭力赡养父母,在父母去世后结庐墓侧、守孝五年。时任文登知县王允言将此事上报朝廷,皇帝亲自对他给予表彰。为了表彰孙鹏的事迹,文登知县王允言、乡贤林洙等都撰文称赞孙鹏,并请画家根据他的事迹创作绘画,将这些文章和绘画收录到一本册页之中,取名为《孝感集咏》。2013年威海市博物馆征集到这本珍贵的明代册页,结合《文登县志》的记载,鉴定这本册页为明代善本,后曾一度丢失,在清代被孙鹏七世孙孙其福寻回,增加了内容,并重新装帧。
《孝感集咏》册页为硬壳纸本,共44页。每页长41厘米,宽31.4厘米。其中31页为文字,5页绘画,8页空白,封面上楷书题写“孝感集咏”四个字。册页的主要内容是四篇散文、五幅绘画和一些表彰的诗句。四篇文章分别是:进士林洙撰写的《叙孝感集咏前》、文登知县王允言的《庐墓传》、毕澹菴的《跋》以及孙鹏七世孙孙其福撰写的《重修孝感集咏叙》,前两篇是明代隆庆年间刘重向誊写,后两篇是清康熙年间刘泽润誊写。五幅绘画表现的内容是孙鹏守孝的事迹,标题分别是大业终慕、乌台称奖、蝗蝻远避、五载辞庐、金阙赐旌。
《叙孝感集咏前》是这本册页的序言,全文约一千字,作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三月。作者林洙是文登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进士,曾任户部郎中。在文中,林洙简要介绍了孙鹏的出身和事迹,并介绍了册页的由来。孙鹏的父亲孙瑜曾任陈留少尹,孙瑜去世后,孙鹏痛不欲生,但因要照顾母亲,不能在墓前守孝。嘉靖辛卯年(1531年)母亲病故,孙鹏将父母合葬于文登县城东的皇筵岭,此时正下着大雪,孙鹏留在墓前不走,亲友相劝也不离开,从此搭建茅庐,朝夕负土,修整坟茔,在此守孝。三年之后,亲友劝他回家,他说小时候生病,父母悉心照顾我五年,我也要报答五年,于是又在此守孝两年才回家。在他守孝期间,周围曾经失火,火势猛烈无法扑灭,但墓上却野火不生。周围也曾发生蝗灾,遮天蔽日,但蝗虫却不到墓前,墓周围的树叶依然生长茂盛。各种怪异之事不胜枚举,孙鹏的事迹也广为流传。知县王允言上疏请求表彰孝子的事迹,皇帝下旨建造牌坊、嘉奖孝子。为了将此事传播,垂范后世,特此编辑画册,名日《孝感集咏》,邀请林洙题写序言。同时林洙还创作两首七言律诗记录此事。
老见麻衣已二毛,思亲犹任筑坟劳。云山堆里号枯柏,荆棘丛中叹蓼蒿。一点孝心金石凛,五年方节古今高。顾君土篑牢收留,住与儿孙世世挑。
荒园孤冢空岗恋,不上高山不见难。几杵筑成千丈恨,两筐挑尽一生寒。道冲趾印今还在,泪洒茅痕尚未干。千古纲常都此植,世人莫作土堆看。
《庐墓传》是文登知县王允言所做。在文章中,王知县详细介绍了孙鹏的家世。孙鹏,字抟之,世代居住在县城东大约百里的杏林村,因此号大林。孙鹏曾祖父孙善,曾任兵部郎中,祖父孙寿,由儒学生纳粟为散官,父亲孙瑜曾任陈留县丞,卓有政绩,孙瑜有三子,孙鹏排行老大。作者谈起孙鹏幼年天性纯笃,长大后日侍父母左右,一日三餐必亲自检查准备。文章重新叙述了孙鹏守孝的事迹,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作者称赞道:“庐墓辛苦至于五载,非孝诚出于天性而能若是乎!”作者有感而发,而作《孙鹏传》。
在《庐墓传》后是五幅绘画,都根据孙鹏守孝期间发生的事件而作。每幅绘画前是隶书题写的标题。这些绘画作品画风简洁、设色淡雅,虽然在技法上不能称为佳作,但也表现出文人画的韵味。作为册页的插画,这些作品生动形象,向人们完整讲述了孙鹏守孝的故事,每幅绘画后面有一首七言绝句,是根据绘画内容题写的,如第一首的内容是:一入荒陵五载多,辞庐浑胜叶辞柯。枝梢还念根源重,哀慕绵绵耿不磨。
在绘画之后,是清康熙己亥年(1719年)八月上旬毕澹菴撰写的《跋》,康熙庚子年(1720年)二月上旬刘泽润誊写,全文六百余字。在文中,作者称孙鹏是前明孝子,他守孝的事迹记载在本地史志上,已经有近二百年了,父辈仍然经常说起,作者小时候就对孙鹏万分敬仰,已经很多年了。康熙己亥年秋天,孙鹏的七世孙找到残存一半的《孝感集咏》,想重新装裱,要做文章记录这件事始末。作者在文中再次简要叙述了孙鹏的事迹,并给予评价,称赞其孝心。
册页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孙其福撰写的《重修孝感集咏叙》,全文七百余字,作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六月。孙其福是孙鹏七世孙,他在文中详细记录了册页失而复得的经过。
这本《孝感集咏》,记录了明代文登孝子孙鹏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极为难得。这本册页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这是目前为止威海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纸质文物,而且非常完整,册页中的记载与本地史志完全吻合,包括知县王允言和进士林洙等人物也有据可查,证明这本册页最早的确是明代所做;二、册页中的文字和绘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研究威海明清历史的信息,如当时的丧葬制度、文风特点等等;三、通过这本册页了解明代孝子的故事,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宣传“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