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三道茶
2015-05-30徐勇
徐勇
随着一壶煮沸的开水冲入青花蓝边的盖碗中,盖碗中青青的熏豆、橘黄的橙皮、橘红的萝卜干、黑紫的野芝麻、薄薄的姜片、浅黄的桂花等,加上少量绿茶,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图画,上下起伏如雀舌的茶叶煞是好看,这是流行在吴兴一带“三道茶”中的第二道茶“熏豆茶”,如果你有幸来到湖州吴兴区的普通人家做客,人们往往会用当地特有的“三道茶”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
位于太湖之滨的湖州是著名的茶乡,植茶、品茶之风盛行,有关茶的风俗也多姿多彩。茶圣陆羽因此钟情于这方物华天宝之地,在此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茶经》,使湖州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在湖州民间,逢年过节,或家中有婚嫁喜事,或是贵客临门,热情好客的湖州人总是以风味独特的“三道茶”招待。
在著名的湖州吴兴“三道茶”中,第一道茶是用锅巴(又称风枵)制作的“甜茶”。制作甜茶时,要选用当年出产的新鲜糯米,先将米粒在水中浸泡,再淘洗干净,煮成洁白甜糯的糯米饭,把米饭烹煮成千稀适中,熟透后盛出,放入烧烫的铁锅中不断翻炒摊薄,炒成一锅薄片,待到饭片起薄,略带焦香,轻轻铲下薄如纸、白如霜的糯米锅巴,然后把锅巴掰成小块,放置碗中,加入适量的白糖,用沸水冲泡,就制成了一碗甜糯松脆的“甜茶”,这第一道茶,吴兴民间又称“风枵汤”或“镬粢汤”,寓意“甜甜蜜蜜”。
第二道茶,就是风行浙北地区的“熏豆茶”,在碗中只要加入少许绿茶,再加入熏豆、橙皮、紫苏或芝麻、丁香萝卜干,有的还加入淡盐渍过的姜片、桂花,山里出产的扁尖及香豆腐干等,当各色佐料和少许绿茶经沸水冲泡后,在茶碗中若沉若浮,五颜六色,交相辉映,十分诱人。这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成茶”了。清香鲜醇,回味长久,“成茶”喝完,宾客要入乡随俗,即将茶中佐料一并吃下,这“成茶”是奉客,寓意“和和美美”。
第三道茶,称为“清茶”,才算是真正的“喝茶”。顾名思义是用纯粹的茶叶沏成,沏“清茶”时,一般都选用湖州名茶,如温山御荈、三癸雨芽、莫干黄芽、菰城旗枪、安吉白片、顾渚紫笋等优质茶叶冲泡。清茶入口,香味宜人,寓意“四季常青”。
妙西是吴兴的重要产茶区,自古以来就流行着“三道茶”的风俗,这里也是茶圣陆羽撰写《茶经》所在。陆羽隐居妙西杼山时,就和妙喜寺住持诗僧皎然品茗赋诗,妙喜寺是陆羽到湖州后最早寓居的地方,寺前有黄浦桥、黄浦涧和黄浦亭。寺中有招隐院,寺周围茂林修竹,野花茶丛,环境幽雅,景色秀丽。大历七年(772年),大书法家、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邀请陆羽、皎然等十九位名士修撰《韵海镜源》,癸丑(773年)十月在寺东南建亭,颜真卿书《杼山妙喜寺碑铭》,“陆处士羽以癸丑岁冬十月癸卯朔,二十日癸亥建,因名之日三癸亭”。今天,妙西的“三癸雨芽”名茶就是以颜真卿为陆羽建的“三癸亭”命名的,“三癸雨芽”这种茶产于杼山西南的妙西石山村茶场,条紧苗秀,色泽翠绿露毫,板栗香型,味浓鲜爽,汤色清澈明亮,叶底黄绿,匀净成朵。由于悠久浓厚的植茶品茶之风,妙西民间很早就有头茶采摘炒制成后斗茶的习俗。这时四村八邻乡亲会聚一堂,摆开茶桌,配上茶具,以清澈的泉水冲泡,由乡亲品茗,以形制、口味、火候最佳者为胜。在这期间,他们也举行祭祀茶圣陆羽的仪式。在2008年5月27日举行的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陆羽茶文化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茶人拜谒了坐落于妙西的陆羽墓,举行了隆重的茶会。
陆羽隐居吴兴时,经常深入山区寺院,到过境内的卞山(温山)、西塞山、岘山、杼山和金盖山,温山在卞山法华寺后,陆羽在考察之后,引山谦之《吴兴记》记载“乌程(今吴兴)县西北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这是三国吴末帝孙皓创立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贡茶园。温山产茶区幽谷纵深,有大坞、二坞、石臼、杨家坞等,统称温山坞。坞深七华里,温山坞温泉四溢,冬季雪后,周围群山白雪皑皑,唯独坞中雾气弥漫,泉眼四周绿树成荫,形成倾洞无涯的山水风光。温山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历史名茶“温山御荈”,历史上“以茶代酒”的故事就和温山茶有关,另一位东晋时吴兴太守陆纳是以茶来接待卫将军谢安,这说明吴兴的茶俗源远流长。
历史上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和妙西杼山茶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有“茶仙”之称的“扬州八怪”中的著名画家汪士慎。汪士慎自称“饭可终日无,茗难一刻废”。他平常待客从不设酒,只是“清阴设茶宴”“煮茗当清尊”而已。在诗书画印四绝以外,汪士慎最精的恐怕就数辨泉品茗了。
汪士慎所品之茶甚多,大多是朋友们赠送的佳品,如樯峰上人经常赠饮的天目山茶、鲍西岗赠送的雁山芽茶等,还品饮龙井、武夷、霍山、杼山等地所产名茶,对茶的投入绝不亚于书画创作。有一次,他的朋友姚世钰(湖州人)带来一包妙西“杼山野茶”请汪士慎品鉴。他涤盏冲泡,品鉴之下,欣喜异常,认为这是饮过的茶中最具韵味的一种,一边品饮,一边吟出了“莫笑老来嗜更频,他生愿作杼山民”的诗句。
吴兴“三道茶”在民间婚礼“坐茶”中也有体现,如男女双方相互合意并经家长同意后,男方会向女家送上聘礼或聘金,这叫“求红”或“瑞安心盘”;而女家接受聘礼、聘金,就叫“受茶”。受茶后当天就要“回礼”,也就是在回礼中放上一小包茶叶,一小包白米,以茶代水,以米代土,预祝新娘日后到了男家会“服水土”,顺顺当当。在结婚当天,新郎和朋友一起先要敲锣打鼓到女家去接新娘,当迎亲队伍到女家落座后,必定要“坐茶”。大家围坐在桌旁,桌上放满了糖果、香烟,还有茶点。女家帮忙的人还会送上“三道茶”,丈人、姑父、娘舅会热情招待,大家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每到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来临,或者是家有结婚、生子、建房、做寿等喜庆之事时,吴兴普遍流行“三道茶”的习俗。即使是在遍布水乡的茶馆中,也常能窥其一斑。吴兴的茶馆,民国时期县城内有60多家,其中府庙的金贵园、启园、顺元楼,仪凤桥两端的朝阳楼、观凤楼、日日升、一乐天,南门的同春楼、清河楼,北门的岳阳楼、复兴楼、九江楼,还有天韵楼、青莲阁、四肘得意楼、状元楼等。目前,吴兴的茶馆有三四百家,茶馆业更见兴旺,佐以各式茶点,在“三道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吴兴区和妙西镇目前把“吴兴三道茶”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重点保护和传承,成立了“吴兴三道茶”整理传承小组,专访民间传承人,把“吴兴三道茶”的整个过程通过图像记录下来,对每一个细节全程记录,同时,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在展示“吴兴三道茶”的同时,体现深厚的茶文化。因为茶圣陆羽大半生生活在吴兴和妙西,并终老于此,他们特别在“吴兴三道茶”中注意体现陆羽在茶道中的文化价值。作为当地民间家喻户晓的茶俗,“吴兴三道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妙西准备在每年的清明、陆羽生日和重阳等节日中举办“三道茶会”,使之成为妙西的重要节庆活动,充分显示妙西“东方佛国,茶经故里”的文化特色。
吴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吴兴三道茶”作为茶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茶文化的结晶。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多彩的“吴兴三道茶”反映了湖州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展示了吴兴人的灵巧智慧,以及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生命意识。“吴兴三道茶”不仅仅是一种民间习俗,还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吴兴三道茶”构成了吴兴独特的民俗景观和文化景观,成为世代相传的深刻影响文化心理和精神生活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平凡亲切而又细腻精致的生活内容之一。它沉淀为每一个吴兴人生活中无法抹去的日常图景,沉淀为个人历史中不可替代的生命记忆,当然,它也是湖州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民俗、历史和人文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