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神奇的灭绝动物

2015-05-30贾晓峰

天天爱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猛犸象河狸学名

贾晓峰

我们居住的地球诞生于距今约46亿年前,那时候还没有生命存在。过了大约10亿年,地球上才有了生命起源。从35亿年前到现在,地球上诞生过多少种生物,又有多少种生物灭绝,恐怕是没有人能回答。科学家们通过地质考古发现,如果以生物大灭绝为指标,地球上出现了五次生物大灭绝。其中距离我们最近的是6500万年前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称霸地球多年的恐龙灭绝了。

在距今1万多年前,史前人类和众多的第四纪冰川末期的大型哺乳动物,如猛犸象、剑齿虎、巨河狸等在地球上共同生活。而如今,这些动物早已灭绝。虽然人类已经踏上月球,将要征服太空,但作为地球上众多生命物种之一的人类,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每天都有生物从地球上灭绝,而这一切,或许正是因为人类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狩猎、人口数量骤增、森林和草原退化、全球工业化等都是加速动植物不断减少的因素。

要把已经灭绝的物种列出来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列举出一些光是名字就足以让人惊奇的动物,目的是让人们记住它们。让我们在认识它们的同时,想一想地球的明天。

巨河狸

拉丁学名:Castoroide ohioensis

身高:2米

居住地:北美洲

体重:最重达100千克

灭绝时间:1万多年前

北美河狸是筑坝的高手,它们善于伐木。那巨河狸是不是现代河狸的祖先?非也,非也。尽管巨河狸和北美河狸有着许多相似点,但它们不是近亲,现代河狸并不是巨河狸的后代。和北美河狸一样,巨河狸也是不知疲倦的啃咬者,它们长着长长的大门牙,能轻松地啃咬树木。巨河狸没有北美河狸那又长又扁的尾巴,而是一根像老鼠一样圆圆的尾巴。在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中,英雄克鲁斯卡和巨河狸有过一场恶战,并打败了巨河狸。这表明巨河狸曾和人类同期存在过,并且人类为了获取食物而对它们展开过猎杀。巨河狸曾生活在距今1万多年前的冰川时代末期,科学家们推断它们可能死于寒冷和饥饿,就如同这个时期灭绝的许多动物一样。

白鳍豚

拉丁学名:Lipotes vexillifer

身高:1.5米

体重:150千克

居住地:中国

灭绝时间:2007年

白鳍豚是水中的哺乳动物,是世界上仅有的五种淡水海豚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之一。像鲸鱼一样,白鳍豚有一个长满牙齿的尖嘴,便于捕食猎物。白鳍豚的头顶上方长有一对很小的眼睛,视力不好,不太能分辨清事物。实际上它并不靠视觉来辨认方向,而是依靠它那强大的声波定位系统。白鳍豚能够发出一种声音,声音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当它听到返回来的声音时就会自动做出分析,以确定行动的方向。

白鳍豚被长江沿岸的居民称为“长江女神”,可见它的重要地位。但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江女神”最终在2007年消失了。

哈斯特鹰

拉丁学名:Harpagornis moorei

身高:3米

居住地:新西兰

体重:15千克

灭绝时间:距今600多年

安第斯兀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鹰,但在600多年前,它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已经灭绝的哈斯特鹰。哈斯特鹰的翅膀展开能够达到3米长,它高高地栖息在树上,当看到猎物时,会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猛扑下来。猛烈的撞击能击晕猎物,接着哈斯特鹰用它强有力的爪子将猎物活活掐死,真是令人生畏的猎手。哈斯特鹰的爪子比普通鹰的爪子大很多,它的脚掌很粗壮,看上去像是老虎的爪子。哈斯特鹰曾是一种小鹰,后来逐渐进化成了巨鹰。一些科学家认为哈斯特鹰的灭亡与人类的猎杀没有直接关系,它们没有存活下来是由于它们的猎物——恐鸟数量的减少而导致的。

伟恐鸟

拉丁学名:Dinornis giganteus

身高:3米

居住地:新西兰

体重:250千克

灭绝时间:距今300多年

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类是鸵鸟。而在300多年前,最大的鸟类是一种名叫恐鸟的鸟类。恐鸟从名字来看,意为“大得吓人的鸟”。是的,这种几千年来一直生活的在新西兰的鸟类体型非常大,让人看了惊诧。在13个恐鸟的种类中,体型最大、最引人注目的是伟恐鸟。伟恐鸟身高达3米,活像一个长满羽毛的怪物。伟恐鸟是一种食草性鸟类,它们喜欢吃树叶、果实和小树枝。长长的脖子使它们能够吃到很多其他动物都够不到的植物。和鸵鸟一样,伟恐鸟也属于巨大的走禽目动物,不能够飞翔(它们没有翅膀),但它们可以靠结实的脚掌和厉害的爪子攀登到高处。毛利人登陆新西兰后,他们频繁地猎杀伟恐鸟并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最终伟恐鸟在18世纪初灭绝了。

猛犸象

拉丁学名:Mammuthus primigenius

身高:4米

居住地:西伯利亚等地

体重:6至10吨

灭绝时间:1万年前

猛犸象又叫长毛象,它可是《冰河世纪》电影里最受欢迎的主角之一。而真实的猛犸象则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它们适应了不同时代的气候变化,期间只有毛发长度发生过改变。但是在距今1万5千年前,地球突然变暖使它们所生活的冷杉树森林变成了大草原。这种可怜的食草动物却没有能够成功转变它们的食物结构,这大大影响了猛犸象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早期人类对猛犸象的猎杀更是雪上加霜,最终它们灭绝了。猛犸象的生活方式极有可能与如今的大象相同,整个象群由最年长的雌性象统领。猛犸象的象牙长而弯曲,用来争斗和求偶,在吃东西时也非常有用。和皮肤几乎无毛的非洲象和亚洲象不同,猛犸象全身长有浓密的毛发,冬天时它们的毛发可以达到90厘米长,能够有效地对抗西伯利亚的严寒。

渡渡鸟

拉丁学名:Raphus cucullatus

身高:0.8米

居住地:毛里求斯岛

体重:20千克

灭绝时间:约在1680年

你听说过渡渡鸟这个名字吗?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渡渡鸟这个角色让我们着迷。很多人只把它看作一种想象中的动物,其实它曾真的存在过,是消失的动物明星。渡渡鸟的这个名字来源于土耳其语doido,意思为“傻瓜”和“笨蛋”。在人类看来傻而笨的渡渡鸟,其实不傻也不笨,它们能够用棕榈树叶在地上直立建起一个类似金字塔样的巢,非常独特。渡渡鸟属于走禽鸟类,是进化史中鸽子家族中的一员。在欧洲人来到毛里求斯岛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够威胁到这种奇特禽类的生命。渡渡鸟身体笨重,行动起来非常不便,虽然有翅膀,却不能飞翔。对于人类来说,它们是非常理想的猎物。荷兰人为了贩卖它们的肉,进行了大肆猎杀。一些野性难改的家养动物,如猫、狗等也对渡渡鸟不断猎食。雪上加霜的是,随殖民者来到的老鼠也疯狂地偷食渡渡鸟的蛋。所有的一切都加剧了渡渡鸟的灭绝速度。大约在1680年,最后一只渡渡鸟消失了。

隆鸟

拉丁学名:Aepyornis maximus

身高:3米

居住地:马达加斯加岛

体重:500千克

灭绝时间:距今400多年

隆鸟又叫象鸟,主要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中。“隆鸟”的意思是“高高凸起的鸟”。隆鸟和伟恐鸟身高基本相同,比如今世界第一大鸟——鸵鸟——就高多了,在400多年前,它是世界第一大鸟。隆鸟长着一对短小的翅膀,但不会飞。不过它那长着3根脚趾的爪子强而有力,十分适合奔跑。在一些神话故事里,有一种巨鸟能够把人抓到天空中,隆鸟就是这种巨鸟的原形。隆鸟的蛋非常大,相当于100只鸡蛋加在一起那么大。隆鸟的数量本来就不多。到了17世纪初,马达加斯加岛的居民数量增至以前的十几倍,他们将很多森林砍伐后变作田地。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加上被人类不断猎杀,隆鸟彻底灭绝了。

大海雀

身高:0.75米

居住地:大西洋北部

体重:5千克

灭绝时间:约在1844年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为什么北极熊不吃企鹅?答案是北极没有企鹅。其实,北极曾经存在过“企鹅”的,不过这种“企鹅”不是生活在南极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企鹅,而是一种叫大海雀的鸟类。大海雀生活在欧洲和北美洲之间的大西洋多岩石的岛屿上,它的身体背部和脖子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在它的眼睛和短喙之间有着一块独特的白斑。不过你不要将大海雀和南极的企鹅混淆,这两种生物外形虽相似,但命运大不相同。从15世纪开始,人们为了获取大海雀的肉、油脂和羽毛,对它们展开了大肆猎杀,这是大海雀灭绝的主要原因。大海雀不够警觉,且无法靠飞行逃跑。尽管大海雀逃亡到比较边远的岛屿,但仍被无情地猎杀。直至19世纪中期,大海雀全部灭绝。

大懒兽

拉丁学名:Megatherium americanum

身高:4米

居住地:南美洲

体重:3吨

灭绝时间:1万多年前

大家都知道亚马逊原始森林里的树懒吧,它以超级懒惰而闻名。树懒在生物学上属于现代懒兽,它们都生活在树上。在1万多年前的亚马逊广阔的森林里,也生活着很多种懒兽,不过这些懒兽的体形都很大,被称作巨型懒兽。在众多的巨型懒兽中,有一种懒兽体型最大。它高达4米,有着长长的爪子。当它双脚站立起来的时候,看上去相当恐怖,这就是大懒兽。不过你不要怕,大懒兽是重量级的食草动物,并不具有攻击性。与其他动物相比,大懒兽的行动显得十分笨拙,它喜欢在草木茂盛的平原上缓慢地行走。当它想要站立起来吃鲜嫩的树叶时,需要用它的尾巴来保持平衡,然后再用爪子把树叶拉向自己的嘴巴。大懒兽曾经在很久很久以前与人类有过十分密切的接触,它们的形象也出现在史前文明的传说和岩画中。虽然许多文献记载和标本让人们相信大懒兽依旧在某处存活着,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物种已经消失1万多年了。

猜你喜欢

猛犸象河狸学名
什么是植物的拉丁学名
草莓主要害虫名录
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学名订正过程及四川所产形态特征
假如人过河狸的生活
会啃树的河狸
我是动画大明星——真猛犸象
冰原巨兽猛犸象
不一样的河狸
图书中药用植物拉丁学名的规范和常见错误
忙碌的河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