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兰朵》: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童话
2015-05-30王君卓
王君卓
【摘要】《图兰朵》是一部以中国故事为背景所创作的意大利歌剧,它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中国和西方的对这部歌剧的理解和表达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同。本文从西方的文化视角来探寻《图兰朵》的诞生过程。
【关键词】歌剧;图兰朵;中西方文化交流
我们所熟悉的歌剧《图兰朵》,是由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问创作的。这部蕴含着神秘东方元素的歌剧在首演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这部歌剧上演之前,很多欧洲人就已经熟悉《冈兰朵》的故事了。早在1816年,德国作曲家弗朗茨·丹茨(Franz Danzi(1763-1826))所创作的同名清唱剧就已经在欧洲上演。另外,还有其它五部同名歌剧相继诞生。虽然它们都没能如普契尼般的成功,但是当时也经常在欧洲的主要城市进行演出。
《图兰朵》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我国的清朝,也被欧洲称为远东(Far East)地区。在当时,西方对古老的中华文明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甚至存在着不少误解。即便在今天的欧洲,中国和西方对这部歌剧的理解和表达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同。本文试图从西方的文化视角来探寻《图兰朵》的诞生过程。
一、《图兰朵》创作的文化背景
在十五世纪之前,由于交通不便,地理空问上的距离阻隔了中西方之问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不远万里从西方到达东方的传教士,成为了巾围了解西方的途径,更成为欧洲认识中国的重要渠道。公元1582年,明朝万历年问,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来到了中国,并对中西方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中国的传统哲学一一儒家思想,开始被欧洲人理解和学习。一些欧洲哲学家,试着用儒学的一些思想来补充基督教,同时也摒弃了他们认为与基督教不相容的部分。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越来越多的传教士来到了中国,他们不仪把福音传递到中国,同时也把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带回到西方。
十八世纪初,“中国风”(Chinoiserie)作为一种时尚风格开始在欧洲,特别是法国贵族巾流行起来。它成为了欧洲时尚辞典中常用的词汇,而在“中国风”的背后是欧洲人对神奇富饶的东方宝藏的憧憬。“中国风”还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同林建筑等。
例如中国的瓷器、丝绸以及茶都成为欧洲人生活中的流行元素。甚至很多花同、塔、桥梁以及宫殿被建造或装修成此风格。在今天欧洲很多主要城市,依然能见到这些建筑的踪影。随着“中国风”的流行,东方元素的故事出现在欧洲的戏剧舞台上,也成了一种必然。“中国风”既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亮点又迅速成为了观众关注的热点。
二、《图兰朵》故事的起源
从18世纪初,东方文学开始走进西方人的文化,他们对来自不同文化的故事和童话感兴趣。例如,在1704-1717年间被安图万·加朗(Antoine Calland(1646-1715))翻译成法文的《一千零一夜》,就是一部搜集了很多来自波斯和阿拉伯国家的故事。在1710年,还有另外一本波斯故事集《一千零一日》也被法同人弗朗索瓦·德拉克洛瓦(Fracois P e tis de laCroix(1653-1713))翻译给了欧洲人,而我们所熟悉的《图兰朵》的故事就出自这里。
在《一千零一日》中,图兰朵的故事被称为《卡拉夫工子和中国公主》。这个故事要比歌剧《图兰朵》更长更复杂。首先,在故事巾讲诉了更多关于卡拉夫王子和他父亲之问的关系。卡拉夫是诺盖鞑靼(Nogais Tartars)国王的儿子。他的双亲被一个叫做卡里斯姆(Sultan of Carizme)的魔鬼放逐。接下来,在故事巾并没有普契尼歌剧巾柳儿(Liu)的角色,而存在着一位叫做阿德拉玛(Adelama)的侍女。阿德拉玛是一名被清朝皇帝所俘虏的他国公主,她单相思地爱上了卡拉夫,并且计划能与王子一起私奔。为了能破坏卡拉夫和图兰朵公主的姻缘,阿德拉玛谎称图兰朵公主准备秘密杀害卡拉夫王子,并清王子与她一同私奔,但是卡拉夫拒绝了。第二天早晨,图兰朵宣布他知道了卡拉夫的名字,并且愿意嫁给卡拉夫工子而没有杀他。最终阿德拉玛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自杀谢罪。最后,故事还有一个更加辉煌的结尾,卡拉夫王子带领着来自的中国的勇士们回到了他的祖国,并且从邪恶的魔鬼手中解放了他的国家,卡拉夫和他的妻子一起快乐的生活到老。
然而,《一千零一日》巾关于中国公主故事,是一个完全虚幻的故事,它并没有发生在中国的历史中。甚至连一点相近相关的故事、传说都没有。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要表现有二点不同。
一是,公主的名字其实并不是一个中国发音的名字。图兰朵(Tuandot)一词来自波斯语。是由Turan和dot组合而茂的。Turan是中亚地区古代伊朗的名字,意思是土耳其斯坦的土地(the land ofthe Turkistan)。而第二个词dot则是女儿的意思。
二是,故事有一些其他的细节并不符合中国传统。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巾,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绝不可能执掌国家的政权,多数的公主在皇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故事中图兰朵公主被捕述成一个残酷、冷血的公主,这也不符合巾围传统妇女的形象。另外,对于中国皇帝的称呼也存在问题。故事中的中国的皇帝被为“可汗”,或者“国王”。而且从故事中的主要宗教被设置为伊斯兰教。
二是,公主设置的二个谜题,也借鉴了埃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Sphinx)。斯芬克斯是一种翅膀的生物,它长着女人的头和狮子的身体。他会杀死那些回答不出来谜题的人。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来自波斯童话中的图兰朵公主并没有太多的中国“血统”,而只是借用了东方元素而编造出来的一个故事。
三、歌剧《图兰朵》的诞生
《图兰朵》的第一次作为戏剧在欧洲上演是在1762年。意大利戏剧家卡洛·戈齐(Carlo Cozzi(1720-1806)),把这个故事带上了西方的舞台。和原著《一千零一日》相比,戈齐加入了一些叙述性的元素在戏剧中,来更好的适合西方听众的习惯。例如,他改变了二个谜题。后来,1801年德国诗人、哲学家费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再次改编了戈齐的剧本。但是不论是戈齐,还是席勒都借助了东方色彩的故事,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和一些欧洲的义化传统以及文化元素。因此,戏剧版本的《图兰朵》进一步的背离了《一千零一日》中《卡拉夫王子和中国公主》的故事。
在十几世纪,戈齐改编的戏剧上演之后,《图兰朵》的故事在欧洲观众巾变得更加流行,它包含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浪漫的爱情主题以及浓厚的异域色彩。因此,很多作曲家也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选择《图兰朵》作为剧本。从19世纪以来,共有六部改编白戈齐或者席勒的歌剧《图兰朵》在欧洲各地的舞台上演(见附表1)。虽然它们没有如普契尼的图兰朵一般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很多观众还是对这个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普契尼创作《图兰朵》是从1930年3月开始的,在和两位词作家朱寨佩·阿达米(Ciuseppe Adami(1878-1946))和雷纳托·西蒙尼(Renato Simoni(1875-1952))见面之后,普契尼开始了《图兰朵》的作曲。阿达米同普契尼,在1917年和1918年J训先后合作完成做了歌剧《燕子》(La Rondine),《大衣》(Il Taharro)。西蒙尼是第一次与普契尼合作,但他却有着在巾国生活的经历,他也为剧本带来了更多真实的中国元素。这也是普契尼的《图兰朵》让巾国人感到亲切和熟悉的原因之一。整部歌剧还是以戈齐的戏剧为蓝本。起初,二个人在一起工作的非常顺利,很快完成了第一幕,并在1921年8月定稿。但是,接下来作曲家和作词家都面对了一个同样的问题:这部歌剧《图兰朵》应该有几幕?他们花费了二个月的时问来讨论,但是并没有得出任何的结论。1921年12月,他们决定这部歌剧要分为三幕。1922年1 1月,普契尼通知出版商黎柯笛公司(Casa Ricordi),第一幕的总谱已经完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普契尼的创作进展变得十分缓慢,似乎他依然纠结这部歌剧到底是应该有两幕,还是二幕。1924年初,在阿达米的协助下,普契尼完成了第二幕的草稿。并开始为整个歌剧配器。不幸的是,1924年11月29日,伟大的作曲家没来得及完成这部歌剧就离开了我们,留下了36页关于第二幕的草稿。
通过与其它几部早期同名作品对比,我们发现普契尼的《图兰朵》更长,而且歌词巾融入了更多的东方元素。但似乎这些东方元素却干扰了普契尼的谱曲进展。而这些不顺畅的歌词,也成了普契尼没有完成这部歌剧的主要原因。在普契尼逝世的十七个月后,1926年4月25日,《图兰朵》在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首演。由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1957))担任指挥。观看首演的观众回忆,为了纪念普契尼,那晚歌剧并没有演完。而是终止在第二幕的中间,歌词“Liu,poesia”之后的两小节。托斯卡尼尼放下了他的指挥棒,并悲伤地宣布因为大师在这里永远停笔,所以今晚的演出也将中止在这里。在接下来的几场表演巾,才演出了巾普契尼的学生意大利作曲家弗兰科·阿尔法诺(FarncoAlffano(1875-1954)),根据他的草稿所续写的《图兰朵》。
综上所述,《图兰朵》是一部描写古老的中国故事的西方歌剧,虽然并不是基于真正的巾国文化所创作的,并且存在一些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但是它还是为中西方问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因此,对于《图兰朵》,我们不能过多地按照东方的文化背景去解读和演绎时。但是,《图兰朵》,特别是普契尼创作的《图兰朵》的成功,为我们带来一些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在本国的音乐及戏剧作品巾,借鉴和融合他国的文化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来丰富作品多元性方面。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如何通过我们的文化产品,来让全世界来正确了解巾围文化,也成为每一名中国艺术工作者实现“中国梦”路上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