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卷北图7677V《方言诗一首》试解
2015-05-30赵家栋
赵家栋
内容摘要:北图藏敦煌写卷7677V《方言诗一首》中出现了不少难以索解的俗字和俗语,导致学界对该诗的性质和诗意主旨的理解出现较大偏差。本文在考辨诗句中“吓”、“迗迆”、“迌”等语义所指的基础上,分别对各句进行解读,阐发诗意主旨,认为该诗寄寓了诗人退隐遁世之情,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叹。
关键词:敦煌写卷北图7677V;《方言诗一首》;试解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4-0102-04
A Tentative Interpretation of BD.7677V from the Dunhuang Documents in Beijing Library
ZHAO Jiadong
(College of Art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7)
Abstract: BD.7677V, a Vernacular Poem which is kept in Beijing Library, contains some incomprehensibl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at have made it difficult to correctly explain the main idea of the poem. By studying the possible explanations of words like“yingyang,”“pengpo,”and“zhitu”in the poe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each sentence of the poem and elucidate the general idea of each phrase. In this poem, the poet is expressing his feelings as a recluse and his lament for the fleeting show of time.
Keywords: BD.7677V; a Vernacular Poem; tentative interpretation
北图藏敦煌写卷7677V(即北图千字文编号“夜098”卷,下文简称为BD7677V)《方言诗一首》中出现了不少难以索解的俗字俗语,导致诸家对该诗的性质和诗意主旨的理解出现较大的偏差。本文试图运用传统训诂学理论和汉语俗字俗音的研究成果,对诗句中的“ 吓”、“ ”、“迗迆”、“ 迌”等语词进行考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诗意主旨,以期对该诗有一个准确的解读。
BD7677V正面抄写佛教真言及杂抄,《敦煌宝藏》[1]及《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下文简称《索引新编》)[2]皆著录为“真言及杂抄”,其背面抄有法坛图及吉祥天女真言,后面附有《方言诗一首》,为五言四句,无题,无作者。诗句内容如下:
吓人易老, 长流。迗迆不书写, 迌度三秋。
其中,“ 水长流”之“流”,原卷作“梳”,从句义和用韵来看,当是“流”字形误。《敦煌宝藏》及《索引新编》皆拟题为“方言诗一首”,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拟题为“游戏诗”[3],张锡厚《全敦煌诗》据首句拟题“ 吓人易老”[4]。项楚先生认为此诗为离合诗,并云:“其中怪字连篇。从第二句看来,是将‘水字离为‘ ‘ 二形,再合为‘水形,一字三用,属于离合诗的范围,不过所离二形实在不知道是何音何(原文为合)义,无法诵读。其余三句大概是乱加偏旁,第一句读作‘上下人易老,前二字加‘口旁(原文误作‘傍)。第三句读作‘天也不书写,前二字加‘辶旁(原文误作‘傍)。第四句读作‘日月度三秋,前二字也加‘辶旁。杂体诗写到这个地步,真是走火入魔了。”[5]今核原卷,在诗句后还有“ 吓人易水 ”七字习字。
此诗句中的“ 吓”、“ ”、“迗迆”、“ 迌”四词难以索解,要准确解读此诗,必须要疏通这一词语难关。今不揣浅陋,拟运用传统训诂学理论和汉语俗字俗音的研究成果进行考辨。
一 吓人易老
“ 吓”,原卷字形作“ ”。“ ”,《改并四声篇海·口部》引《类篇》:“ ,问而不(答)。”《字汇补·口部》:“ ,问而不答也。”这里“ 吓”謰语,当读为“ ,《五音集韵·蒸韵》:“ , 也。”《字汇补·口部》:“ ,应唤语也。”清代翟灏《通俗编·声音》:“ ,咿哑之转音也。”《康熙字典·口部》“ 字下引《篇海》云:“作 ,乌刚切, 应唤语话也。”《越谚》卷下“音义·声音音乐”:“ ,乌刚切。谓讲话响。从《篇海》。”“ ”即为“ ”之俗变。
准此,“ 人易老”可理解为“应答说话之间人已经变老”。
二 水长流
“ ”据字形当为“水”字的拆分,这里似读为“ ”。 ,《改并四声篇海·辵部》引《余文》:“ ,普庚切。”《字汇补·辵部》:“ ,音烹。见《篇韵》。” ,《改并四声篇海·辵部》引《余文》:“ ,普没切。”《字汇补·辵部》:“ ,音 。见《篇韵》。”《生冷僻字汇编》[6]:“ ,pēnɡpò,物落水声。”《广韵·没韵》与《集韵·没韵》皆训“ ”为“按物声”,可知王氏似将“ ”读为“ ”,又因“ ”为“水”字形的拆分,故有“物落水声”之释义。方志中也见此字形,清道光年间吕恩湛、宗绩辰修纂《永州府志》卷5《风俗志·宁远土字》:“ ,读如品棒,物落水声也。”然“ ”为謰语,王训欠妥。“ ”具体词义当以音求之。今谓“ ”似为“澎浡”的俗写,又作“滂沛”,义为“水流广大众多貌”。《玉篇·水部》:“澎,……又澎浡,滂沛也。”刘向《九叹·逢纷》:“波逢汹涌, 滂沛兮。”汉代王粲《浮淮赋》:“于是迅风兴,涛波动,长濑潭渨,滂沛汹溶。”《文选·左思〈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包汤谷之滂沛。”李周翰注:“滂沛,水多貌。”又作“澎濞”、“滂濞”、“滂 ”、“澎湃”、“澎赑”等。《集韵·庚韵》:“澎,澎濞,水貌。或作苹、滂。”《别雅》卷4:“滂 、澎濞,澎湃也……音义皆同。《淮南子·俶真训》:‘譬若周云之茏苁,辽巢澎濞而为雨。濞亦与湃通。”《通雅·释诂》“謰语”下:“澎湃,一作滂 、滂沛、澎濞。《文选·〈上林赋〉》‘汹涌澎湃,《史记》作‘汹涌滂 。又与滂沛通,司马彪又引‘澎濞。”《文选·〈上林赋〉》“滂濞沆溉”,郭璞注引司马彪曰:“滂濞,水声也。”《文选·王褒〈洞箫赋〉》:“澎濞慷慨,一何壮士!”李善注:“澎濞,波浪相激之声。”《艺文类聚》卷8引三国曹丕《沧海赋》:“惊涛暴骇,腾踊澎湃。”唐周岳秀《君山祠》诗:“风涛澎湃鱼龙舞,栋宇峥嵘燕雀迁。”郦道元《水经注·淄水》:“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之声,惊川聒谷。”又作“澎汃”,韩愈《征蜀联句》:“汉栈罢嚣阗,獠江息澎汃。”宋魏仲举五百家注:“澎汃,湍声。”宋文谠详注:“澎汃,波激声。”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澎汃即澎湃也。”唐陆龟蒙《苦雨诗》:“或闻秋稼穑,大半沉澎汃。”值得一提的是,“澎汃”之“汃”又写作“ ”,“八”有“分”义,《改并四声篇海·水部》引《类篇》:“ ,普八切。”《字汇补·水部》:“ ,音汃。见《篇韵》。”“八”有“分”义,故“ 与上文诗句中“ ”的所表示的字形意义是一致的。
写作“ ”,乃是以分水之形会意水波汹涌之貌,水波汹涌必然有波浪相撞击之声。至于加“辶”旁作“ ”,乃体现水势流动之貌。汉语言中采用这种分形会意的方式构成的謰语不止一例,如将“斗(鬥)”字拆分成“ ”与“ ”,俗写作“ ”,又作“ ”,表示打斗,击打之声。《大字典·丨部》(第28页):“ ,拳击声。”又《大字典·乙部》(第51页):“ ,象声词,拳击声。”明清小说中习见“ ”用例,如明陆人龙《型世言》第2回:“一日赴馆,往一铁店门前过,只听得 ,两个人大六月立在火炉边打铁。”《封神演义》第13回:“拎起拳头来,或上或下, ,一气打有一二十拳。”清古吴墨浪子搜辑《西湖佳话》卷10“虎溪笑迹”:“道士见精怪不怕他,他却有些慌了,连忙把令牌在桌上, ,一片价敲得发喊道……”又倒文作“ ”,明金木散人编《鼓掌绝尘》第9回:“那些走报的,巴不得抢个头报,指望要赚一块大大赏钱。 直打进寓所来。”明佚名《拜月记》第25出:“(净)叫些木匠, 早把棺材钉。”
准此,“ 水长梳(流)”可理解为澎湃激荡的水流永不停息。
三 迗迆不书写
“迗迆”,原卷作此,甚为清晰。今谓“迗迆”当读为“迗逇”,《康熙字典·辵部》“迗”字引《篇海类编》云:“五和切,音讹。迗逇也。”并曰“义未详”。又《康熙字典·辵部》“逇”字引《篇海类编》云:“杜本切,音遁。”并曰“注详‘迗字”。皆未详其义。然《龙龛手镜·辵部》云:“迗逇,上五禾反,下徒本反。《玉篇》云:‘迗逇,违天下也。”然今见各本《玉篇》皆无此训。考明代张自烈《正字通·辵部》卷10“ ”字下附订正《篇海》“辵部”四百零七字云:“……逇,音遁,迗逇,违天下也……又迗,音讹。……诸如此类,不考音义,非俗即讹。《玉篇》《集韵》所不载皆可删。附记。”可知《龙龛手镜》所引《玉篇》当指《篇海》。“迗逇”意谓“违天下”,即违背天理民心。古人认为违背天地之性,必将招致祸害,就统治者国君来说,违天地之意,非帝王之道。《说文》:“咎,灾也。”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太玄》曰:‘天违人违,天下之事乖矣。各者不同也。不同,违也。《洪范》曰:‘汝则逆庶民。逆,龟筮逆,凶违也。会意也。”《后汉纪》卷9:“违天地之性,错圣人之化,不亦弊乎?”《梁书·武帝本纪上》:“丙辰,齐帝禅位于梁王。诏曰:夫五德更始……隆昌凶虐,实违天地。”《易·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周易正义》曰:“范谓模范,围谓周围,言圣人所为所作,模范周围天地之化养,言法则天地以施其化,而不有过失违天地者也。”《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正义曰:万物皆天地生之,故谓天地为父母也。《老子》云:“神得一以灵。”“灵”、“神”是一,故“灵”为神也。《礼运》云:“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言人能兼此气性,余物则不能然。故《孝经》云:“天地之性,人为贵。”此经之意,天地是万物之父母,言天地之意,欲养万物也,人是万物之最灵,言其尤宜长养也。纣违天地之心而残害人物,故言此以数之。
准此,“迗逇”即“违天下”,指国君不尊天地之意,违天地之心而残害人民,借喻统治者的过失。“书写”犹抒泻,倾吐。晋代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上》:“(尚书何敞上封事曰)诚不忍目见祸至,故敢书写肝胆,舒度愚情。”此用例正好可与诗句中的“迗迆不书写”相比照。
“迗迆不书写”可理解为“面对当今统治者的违背天地之性、不行帝王之道,眼见祸害将至,而不去直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进谏”。
四 迌度三秋
“ 迌”,项楚先生读为“日月”,不确。《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与《全敦煌诗》皆录作“ 迌”。今谓当依据原卷字形录文作“ 迌”。《玉篇·辵部》:“ ,陟栗切,近。”陶宗仪《说郛》卷85下引《金壶字考》(释适之):“ ,音只,近也。”又《玉篇·辵部》:“迌,他没切,音突,诋 貌。”显然“ ”、“迌”词义与诗句不洽,“ 迌”也不能作为构词语素组合成词。
我们在从语意方面无法索解的情况下,试从俗字字形及语音方面来分析其可能记录的语词。从“ ”、“迌”的形体来看,其构字部件有三,分别为“日”、“月”、“辵”。“日月”有“时令、时光”义,如《诗·小雅·小明》之“昔我往矣,日月方除”。韩愈《与崔群书》曰:“仆自少至今,从事于往还朋友间,一十七年矣,日月不为不久。”岳飞《赠方逢辰》诗云:“日月却从闲里过,功名不向懒中求。”而构字部件“辵”表示意义与行走有关,所以“ ”、“迌”分别是从日从辵、从月从辵的会意字,“ 迌”似指时光飞逝。
从语音上看,我们认为“ 迌”可能为“踟蹰”之音转。“ ”,音“陟栗切”;“迌”,音“他没切”。“ 迌”,中古拟音为[tǐět-t′u?奚t],“踟蹰”,中古拟音为[dǐe-dǐu],符合音转的条件。“踟蹰”本作“彳亍”,音转又有作“蹢躅”、“踯躅”、“ ”、“歭 ”、“踌躇”、“迟伫”、“踟 ”、“跺跦”等。《别雅》卷5:“蹢躅、踯躅、 、彳亍,踯躅也。《易·姤卦》‘羸豕孚蹢躅释文云:一本作踯躅,古文作 。《说文》:彳,小步也。亍,步止也。《六书本义》:彳亍,左右足行步欲止貌。《文选·陆士衡〈招隐诗〉》用‘踯躅,五臣本作‘彳亍,音义皆同。”《通雅·释诂》“謰语”:“踟蹰,一作歭 、迟伫、踟 、跺跦,转为踌躇。踯躅本作彳亍,一作踯躅、蹢躅、 、掷躅。《说文》: ,歭 ,不进也。《刘宋书·乐志》引‘五马立歭躇,《长笺》引《诗》‘搔首歭 ,升庵引‘ 跦,《富嘉丽色赋》用‘迟伫,《茅山碑》用‘迟蹰,陆士衡诗用‘踯躅,五臣本作‘彳亍,又作‘踯躅,又有‘掷蠋,亦谓其行貌也。《易》释文:古本蹢躅作 ,一本作掷躅。”《广雅·释训》:“蹢躅, 跦也。”王念孙疏证:“踟蹰,《文选·〈鹦鹉赋〉》注引薛君韩诗章句云:‘踟蹰,踯躅也。《三年问》:‘蹢躅焉,踟蹰焉。《释文》作蹢躅、踶蹰,《荀子·礼论篇》作踯躅、踟蹰。《易·是类谋·物瑞》‘ ,郑注云:‘ ,犹踟蹰也。成公绥《啸赋》云:‘逍遥携手,踟跦步趾。并字异而义同。《说文》:‘彳,小步也。亍,步止也。彳亍与蹢躅声义亦相近。”
“踟蹰”有“须臾、瞬间”义,形容时光飞逝,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诗:“踟躇暂举酒,倏忽不相见。”《魏书·萧衍传》:“运神器于顾眄,定宝命于踟蹰。”宋苏轼《和刘柴桑》:“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其实,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就有“ 迌”一词,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迌】厦门 (或 ) 玩;玩耍:休息日,伊爱带一家大人囝仔去公园 迌│顾只顾 迌,伓读册,考 进则来咧忧头苦面考不及格才忧容满面,赫[he??壑?塾]那 赴来不及咯O本地俗字,民间也有写同音字‘七桃、‘佚佗的。”[7]厦门方言“ 迌”也应该是由“踟蹰”的“徘徊逗留、歇息”之义引申而来。“徘徊逗留”为“踟蹰”的常用义,此不赘述。
准此,“ 迌”即“须臾、瞬间”义的“踟蹰”的俗写。“ 迌度三秋”可理解为“须臾之间浑浑噩噩已经度过多年”。
五 诗意主旨及拟题问题
上文依据“ 吓”、“ ”、“迗迆”、“ 迌”的考释对各诗句作了初步的解释,现在再对全诗的诗意主旨作进一步的阐发,这反过来也有助于进一步验证我们对“ 吓”、“ ”、“迗迆”、“ 迌”等的词义考定。“人易老, 水长流”意谓说话之间人已变老了,而澎湃的流水依然奔腾不息。相较于流淌不息的岁月长河,诗人感叹人生是如此短暂。“迗迆不书写,迌度三秋”意谓如今统治者不行帝王之道,眼见祸害将至,诗人却不愿直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浑浑噩噩须臾之间已经度过许多年了。整首诗寄寓了诗人的退隐遁世之情,表达了对时光飞逝、虚度年华的感叹。
下面再谈谈这首诗的拟题问题。《敦煌宝藏》及《索引新编》将其拟题为“方言诗一首”似乎并不恰当,不能仅仅因为诗句中用了一些俗字俗语的使用就断然拟作“方言诗”。就敦煌文献来说,俗字俗语的使用现象非常普遍,正如变文类俗文学作品,断不能因其无题而随意拟作“方言变文”之类的题目。通过对“ 吓”、“ ”、“迗迆”、“ 迌”的词义考释,项楚的“离合诗”说似乎也不够允当。《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拟题为“游戏诗”亦不确,因为诗的主旨寄寓了诗人退隐遁世之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并无游戏之味。倒是《全敦煌诗》据首句拟题“ 吓人易老”相对比较客观,符合传统学术规范,如学界对王梵志诗的拟题即如此。
参考文献:
[1]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07冊[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1986:296.
[2]施萍婷.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0:492.
[3]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0:916.
[4]张锡厚.全敦煌诗:第10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4575.
[5]项楚.敦煌诗歌导论[M].成都:巴蜀书社,2001:224-225.
[6]瀚堂典籍工作室,(采用Unicode4.1)整理.生冷僻字汇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