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春江花月夜》为例综述诗歌教学方法

2015-05-30曹霞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综述诗歌

摘 要:诗歌是文学最初最美的形式,理应得到继承和发扬,如何通过课堂诗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就成为教育研究者最关注的目标。本文综述了前人诗歌教学理论和方法要略,总结出或朗诵,或分析,或唯美,或激发,或联想,或细思,或整体感知,或实践写作,或诗情画意,或诗化人生,或诗无达诂的教学方法,具体以春江花月夜的欣赏为例使学生学会接受诗歌的美好。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法;春江花月夜;综述

诗,无疑是世界上最原始最美好的文学艺术形式,因为她表达了人世间最动人最真挚的情感,而人世间情感的表达又借助诗歌的载体赋予生活更高级、更完美的形象概括,从而更理性的总结了人性中感性的美好和生活的情趣,给世界增添了无数动人的优美乐章。中国甚至一度被誉为诗的国度。这一最古老最纯粹的文学体裁,既是沟通人们情感的纽带,也是人们展示内心情感的窗口,同时还是人们寄托心灵的精神家园,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理应得到继承与发扬。如何通过课堂诗歌教学,探讨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得这一最美文化艺术形式的弘扬和传承达到最佳效果,就成为教育研究者最关注的目标。

一、诗歌教学理论源流

陈奇志硕士梳理过诗歌教育的传统,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一直到今天的新诗,诗的数量蔚为大观,整个中国的文学史可以称得上就是一部诗史。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诗歌的教育功能,最早最积极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应该始推孔子的“诗教”。他教导弟子们说,为什么不学诗呢,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述诗歌具有陶冶、体察、沟通、讽刺的功能。他的诗论强调了诗歌教育的社会作用。《礼记》中也有记载,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又提到了“诗教”的美学宗旨,即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古人主张诗歌必须要能陶冶人的性情,倾孕美好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也就是诗必须具有引人积极向上的作用。集中体现儒家政教功用学说的诗学理论则是汉代的《毛诗序》,进一步系统化、明确化了诗的政教功用理论,所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1]序中鲜明的指出了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先人还认识到诗歌是通过情感来感染人,乃至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人,诗歌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正是由于诗是人们释放心灵情感情绪的,后世才有,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的理论。

清代章学成说,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人不知;其源多出于诗教,人益不知也。既论述了诗歌艺术,对后世文章的影响深远;也表达了诗歌思想与文化,对后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深远。自“五四”以来,随着文言的变革,古典诗词的教学和写作日渐衰落,诗教的传统也难以为继。因此不少有识之士又开始呼唤诗教传统的回归。

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江泽民提出,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存高远,博大精深。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加强修养,陶冶情操,丰富思想,并且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诗歌教育问题重又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诗教的身体力行者叶嘉莹先生谈到诗教,以为本该是指由诗歌的兴发感动的本质,对读者所产生的一种兴发感动的作用,南怀瑾强调,要懂诗,透过诗的感情,真正了解诗背后的人生、宇宙的境界,以培育立身处世的胸襟,并不仅仅是酸溜溜地关门闭户掩柴扉做一个诗人。和蔡元培先生强调诗歌的美育作用一样。后人论诗更多的在于对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生命的关注。古人论诗教,更多的是关注诗的社会功用,现代人则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心灵世界,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发展。[2]

由此可知,诗歌教学历久弥新,和人的精神、情感关系密切,和社会的需要联系紧密,然而,现实状况却也并不总是十分乐观,才有许多教育者以实践经验不断的补充完善着这一理论。

二、诗歌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针对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低迷状况,诗人西渡强调了诗歌必须纳入到教育体制的规划中。吴长青也指出,不仅要普及现代诗歌的诗学特征,而且要将诗歌教育放到整个文学教育中,提高教学效果。

说到提高教学效果,不少教育者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林晓丽,悠悠古诗情-谈诗歌教学中的美,吴长宝,浅谈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骆寄成,诗歌教学与素质教育,钟卫平,略论诗歌教学的人文价值,杜文曦,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法初探——以诗歌教学为例,李梅香,诗歌教学方法种种谈,刘雪苗,邓秀明,浅析诗歌的教学艺术,施永万,浅谈诗歌教学的基本原则,唐方翠,诗歌养目鉴赏养心-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初探,孔燕,诗歌文本的召唤结构与教学探索,曹霞,以‘蒹葭为例谈谈诗歌欣赏等文章都论述了诗歌的美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以春江花月夜为例综述诗歌教学方法

综述各家教学所得,诗歌教学就是引领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怀,感受人世间的真性情,体会人生中的真情境。或朗诵,或分析,或唯美,或激发,或联想,或细思,或整体感知,或实践写作,或诗情画意,或诗化人生,或诗无达诂。

就拿诗美的标志作品《春江花月夜》的课堂教学为例,首先用一段优美的诗歌朗诵带领学生进入纯净,静谧的诗意王国,从听觉感受上领会诗歌语言天籁之音的美妙,引领学生探求是谁能写出这么美妙的作品,自然分析引出作者张若虚,盛唐诗风的开创者,正所谓“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由此介绍诗歌写作背景以及诗歌的地位与影响,“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从理论上概括诗歌的缘起与创新,激发学生探求诗美的内涵,然后进入作品的细读,通过春天,鲜花,江水,月亮,夜晚的自然美景图片感受自然界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所谓诗情画意的诗境,通过诗歌中的月亮的升悬等意象联想到自然美景的歌颂,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慨叹,游子思妇人生情感的思考,总括情景理交融的诗歌脉络,以及即景抒情诗的中心内容,联系落花、流水等细节意象感慨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转移等时空变幻,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即诗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的主题思想。即从诗歌的春潮涌动、月共潮生的描写中,欣赏如画的良辰美景,赞美自然。从孤月高悬中,思索宇宙人生的关系,积极的人生态度。从抒发思念离愁之感,讴歌爱情的美好。从落月西斜中,表达渴望归去团圆的希望。从整体上体会唐诗的积极向上的风貌,进而领会一首好诗带给人们的是对美的歌颂与探寻,是对人情的抒发与讴歌,是激发人们思想解释的无限可能性。正所谓诗歌体现的朦胧的美,悲伤而轻盈;她是清纯的美,宁静而空灵;她是跨越时空的感动,她是穿透千年的哲思的诗美意蕴。对诗歌自然的景,宇宙的理,人间的情融汇而成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的探寻,使人还可以联想很多近似的诗句,比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优美一阔大的诗境等,从诗的艺术结构严谨完美,善于烘托和铺垫,选择景物极具典型性,语言清晰,韵律婉转等艺术手法上该诗都堪称诗美典范,从思想和艺术两个角度分享诗歌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最后激励学生一起诵读中感悟写景抒情论理的做诗的具体模仿与写作。

总之,诗歌是人的精神和情怀的全部展示,诗歌教学就是引领学生阅读、欣赏,理解,感悟,升华。诗言志,诗缘情。雪莱说,诗是至上的幸福,至善的精神,至佳而且至高的瞬间幸福的记录。诗歌教学就是要把这种幸福的美感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拥有诗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3.

[2]陈奇志.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0.

作者简介:曹霞(1972–),女,河南光山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综述诗歌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诗歌岛·八面来风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春江花月夜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