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桥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2015-05-30杨意念

心理与健康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准备医护人员情绪

杨意念

一个月前,82岁的金大爷刚做了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很成功,医生说他恢复得很快,甚至比那些年轻一些的病人恢复得还要顺利,这两天他就能出院了。

金大爷回忆起这一个多月的住院日子,笑着说:“多亏了我的老伴,没有她的照顾,我不会这么快康复,辛苦她了!还有我的儿子和女儿,他们轮流给我们老两口送饭,陪我们聊天,推我出去散步,让我们放松心情。现在医学技术这么发达,我真幸运啊!”老人的女儿说:“父亲平时就是个乐观开朗的老人,很少生气,对谁都笑眯眯的,也爱帮助人,朋友特别多。这次我们都觉得很危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没想到父亲这么顺利地挺过去了,想想一家人又能在一起多好啊,真是很感谢医生们!”在临床上,那些生病以后就一筹莫展、郁郁寡欢的病人很多,抑郁焦虑的心态会让人吃不好,睡不香,精神状态差,这对病情是非常不利的。

临床观察已经证实,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对手术效果有不同的影响。一般认为,有轻度抑郁情绪者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因为轻度的情绪变化恰恰反映了病人的正常心理适应功能,说明病人对面临的手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抑郁情绪过于严重则影响手术效果,因过度抑郁会减缓伤口组织再生,使伤口愈合减慢,应激的生理反应可以抑制机体天然防御机制而使炎症易于扩散。然而,完全没有情绪波动同样不利于手术后恢复,它说明病人对医护人员或手术过于依赖,对手术的危险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康复的艰巨性等均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旦面临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时便会无法应对。

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患者的情绪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点。

1对手术了解不够,过度紧张。一提及手术就联想到切口、出血和疼痛,甚至出现意外。岂不知道大多数手术是安全的,是在充分麻醉、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预后多数是令人满意的。还有的病人认为,所有的手术都是万能的,完全依赖医护人员或手术,或者期望值过高。

2既往手术体验及情绪障碍。以往的不成功手术史可能使病人通过不愉快的联想而加重焦虑与担忧。

3人格特征的差异。人格较为健全的人在面对应激事件时依然能够很好应对,而人格脆弱的人在应激事件作用下易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4医护人员及医疗环境的影响。医护人员的态度、病人对医护人员的心理评价、周围环境都会对病人的心理活动造成影响。往往微小的刺激会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反应,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医疗环境,甚至同室病友也可能对病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

心理干预方法

国外曾对54名心脏外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术后交谈,并根据开始的适应、与手术有关的焦虑及对未来的定向而分为四组。

Ⅰ组适应型:认为手术对自己的疾病有益是必要的;

Ⅱ组共生型:病人已适应疾病状态,可以与疾病“共同”活下去;

Ⅲ组否认焦虑型:这类病人否认和缩小自己的症状,比较矛盾,希望能通过手术使病情缓解但又否认自己对手术有焦虑,这类人过敏多疑,难与人交往;

Ⅳ组抑郁型:术前多呈抑郁,多数否认焦虑,对手术期望各异,多有悲观。其中抑郁型患者的术后病死率较高,共生型及否认焦虑型术后并发症较高。因此对于后两种,护理人员应特别重视对其进行心理护理。

术前干预该怎么做

由于病人各自的社会角色不同、病因病情不同、实施手术不同,每个人心理状态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术前应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及主治医生情况,尽快建立相互信任,消除对手术的顾虑及不安全感;

應用幻灯及医护人员的宣教,介绍手术过程及预后,清楚知道怎样进行治疗和康复活动,尽量让病人增强信心及自我控制力;

合理安排病室,让预后较好的病人与新病人同住。要让病人知道如何与医护人员配合,如术前应怎样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怎样咳痰、怎样保护胸部伤口及过多使用镇痛剂会产生的副反应等。病人对术中、术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遇到问题时可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并从医护人员身上体会和感受到支持的源泉,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后干预—家属也要多参与

1恢复期间早期干预。由于身体功能未完全恢复,病人不能完全履行自己的角色功能,会经历三个阶段,即虚弱阶段、神经官能症阶段、第二次虚弱阶段。有的病人担心活动会导致切口裂开或血管再堵,有的很敏感将来功能的缺损。这时护理人员可通过角色训练来帮助病人调整认识,表述情感,避免误导,指导其参加心脏功能康复训练及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

2健康教育干预。向病人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及有效的护理方法,帮助病人重新认识和评价现状而减轻应激反应,从而加强心理疏导。

3心理治疗。如音乐疗法、暗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认知治疗通过病人对自己、对其他人或其他事的看法和态度的改变来改善自己的心理问题。放松训练是行为疗法中的一种,它是通过降低肌肉紧张和自主神经兴奋来减轻焦虑,应该向病人解释主要的放松内容,一步一步地放松肌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能使病人迅速放松,可以给病人放松指导和录音磁带,让病人在家中也能继续练习。

护理人员可利用交流与观察的技巧,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去了解和评估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生活背景,了解病人所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

猜你喜欢

心理准备医护人员情绪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神回复
二宝妈坐月子 要有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心理准备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