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盖州市水土保持区划研究

2015-05-30姜明君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5年4期
关键词:盖州市综合治理区划

姜明君

摘要: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充分了解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方法,提出盖州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和预防保护区,并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和水土流失特点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方向。

关键词:水土保持;区划;水土流失因子;综合治理;盖州市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4-0050-03

水土保持区划是在综合分析水土流失发生发展演化过程及空间分布异质性的基础上,根据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有关指标,按照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将一定尺度的侵蚀区域区划为各具特色的区块,以阐明各个区块的水土流失综合特征,指出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和水土保持治理方向、途径和原则。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区域内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空间差异性很大,有必要开展水土保持区划,对区域内各地的水土流失治理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揭示和理解水土流失因子的分布格局、水土流失形成过程的空间反应和尺度变化。采用数学方法进行数量化分析,可以定量地对评价区域内的各个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表示其间的数量变化和规律,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水土保持规划的工作措施和选择最优化方案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盖州市位于辽宁省南部,东西宽73.4 km,南北长71.4 km,土地总面积2 930.00 km2;属长白山脉千山支脉,一般海拔高程为350.0~1 130.7 m,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和东南部为低山和丘陵区,西部和北部为平原区;包括27个乡镇;主要河流有12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0 km2以上的有碧流河、大清河等6条;主要土壤有棕壤、风沙土、草甸土、盐土、水稻土5个土类;现有林地面积1 662.10 km2,其中灌木林1 476.00 km2、占林地总面积的88.80%;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4.4 mm;年平均气温为6.9~9.5 ℃,≥10 ℃积温在3 500 ℃以上;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86 d。

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24 193 hm2,水土流失类型以重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为主。根据土壤侵蚀模数划分,大多为中度侵蚀以下(其中轻度侵蚀62 507 hm2、中度侵蚀54 607 hm2),而强度以上侵蚀面积较小(其中强度侵蚀4 327 hm2、极强度侵蚀2 693 hm2、剧烈侵蚀60 hm2)。

2 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2.1 区划的原则

水土保持区划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因素。水土保持区划总原则有3条:一是相似性原则。自然区划指区内自然条件相似,部门区划则指区内自然、社会、技术、经济条件及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相似,水土保持区划侧重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相似性、水土保持措施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方向的相似性。二是主导因子原则。即采用主导因子分析法,抓住主导因子,以主导因子为主要划分因子进行区划。盖州市的区划主要考虑地貌类型、降水、植被、土壤侵蚀模数、土壤类型、经济行为等因子,以地貌、植被、侵蚀3个因子为主。三是综合性原则。即必须充分考虑前述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且应按照一定的数量方法分区,力求做到区内差异性最小、区间差异性最大。

2.2 区划的方法

采用聚类分析法,即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局部以村为单元),根据盖州市各个乡镇的多个观测指标,以地貌、植被、侵蚀3个因子为主,同时考虑其他影响因子,计算能够度量乡镇之间相似程度的“距离”,以这些距离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即距离较近)的乡镇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大的乡镇聚合为另一类,直到把所有的乡镇聚合完毕。

3 研究结果

3.1 分区结果

根据各个乡镇、街道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调查数据,经过标准化之后,利用SPSS软件计算各个乡镇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到聚类分析的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图1可以将盖州市分为东部中低山区、中部丘陵区和西部平原区3个区(如图2所示)。

1) 西部平原保护区。本区位于盖州市的西部,包括太阳升办事处、西海办事处、果园乡、西城办事处、归州镇、九垄地镇、团山镇、古楼办事处共8个乡镇办事处,土地总面积为297.31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0.16%。本区地势低洼、平坦,海拔在3~60 m,河流环绕,灌溉条件较好,海岸线长,海域广阔,海区水质肥沃,是退海冲积平原。

2) 中部丘陵监督区。本区位于盖州市的中部,包括青石岭、东城办事处、徐屯、沙岗、团甸、暖泉、陈屯、九寨、二台子共9个乡镇办事处,土地总面积为705.81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4.13%。本区地表起伏变化较大,处于低山和平原之间,低山丘陵和小块平原两种地貌类型均有,丘陵海拔50~400 m,低山、丘陵面积为453.70 km2,地面坡度较缓。

3) 东部低山治理区。本区位于盖州市的东部,包括矿洞沟、卧龙泉、万福、什字街、梁屯、小石棚、榜式堡、高屯、杨运、双台子共10个乡镇,土地总面积为

1 925.82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5.84%。本区地少山多,比较偏僻,交通不方便,经济不够发达。

3.2 各分区水土保持工作内容

为实现盖州市“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5%以上,规划区内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生态安全提供保障”的目的,根据各个区域的自然条件特点、生产条件特点及水土流失特点,制定各个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内容。

1) 西部平原保护区。本区水热条件好,地势低平,河流环绕,灌溉条件较好;水稻面积大,商品率高;自然水面多,河、海养殖潜力大;水土流失比较轻,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风沙侵蚀。保护荒地滩涂,适当增加海岸防护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是当前本区的主要任务;同时,应拦蓄地表径流,增加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根据平原区的农业生产资源及其主要特点,本区今后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应以果粮及淡水养殖为主,同时搞好渔业,发展海水养殖;要以促进生态平衡为目的,合理利用宜林荒地,因地制宜地营造薪炭林、改善防护林,搞好农田林网、海岸林网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搞好田间水利工程,疏竣排水系统,加大河道治理;在低丘岗地上发展葡萄、草莓等的生产,增加副业生产,建成粮、果、淡水养殖基地。

2) 中部丘陵监督区。本区处于低山和平原之间,丘陵、平原兼有,地形变化大,平地海拔20~30 m,丘陵海拔40~350 m;土地类型多种多样,适宜发展多种经营,是盖州市粮、果、菜、蚕、猪的主要产区;水资源不足,地下水采补失调;坡耕地比重大,治理难度大;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果树占耕地现象严重;矿产资源丰富,乡镇工业发展较早、较快,但由于矿业的发展破坏了山体植被,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

根据中部丘陵区的自然条件和特点,本区今后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应以粮果并重为宜,即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发展苹果、葡萄等经济作物面积,增加蔬菜生产能力;要调整不同林种的比例,大力发展薪炭林,同时发展以干鲜果为主的经济林,而且应实施封山育林,采取管护、补育相结合的措施,保护建设好蚕场,充分利用丘陵区的河滩地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加强10余座水库库区的水土保持工作,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延长使用年限,调蓄地表水资源;有计划地发展矿业,做好矿业开采的执法监督管理工作,做好后续水土保持工作,具体措施应以建蓄排水系统、抗滑抗崩措施为主,减少水土流失。

3) 东部低山治理区。本区属于千山余脉,海拔在350.0~1 130.7 m之间,山地多、耕地少,山地面积占本区总面积的87.00%;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本区总面积的70.74%,发展潜力大;受山地的小气候影响,气温偏低且变化较大,无霜期短,气候差异大;由于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现象严重,加之以往的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使得本区森林覆盖率持续降低,减弱了水源涵养能力,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辽宁省水保所的遥感测量结果,本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911.94 km2,占本区总面积的47.72%,其中轻度侵蚀占本区流失面积的53.51%、中度侵蚀占43.09%);由于蚕场严重砂化,导致担蚕量和单位面积产茧量较低,本区具有特色的生产受限。

根据东部低山区的自然优势,本区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应以大力发展林、果、蚕、牧业生产为主;积极营造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搞好封山育林,抚育水源涵养林,基本实现全区内所有宜林荒山、荒坡、荒沟和四旁全部绿化;充分利用山地优势条件,积极恢复柞蚕场的生产能力,并扩大山楂、秋子梨等杂果生产,加速组织栽植耐寒和适应性强的梨、枣、核桃和板栗等果树;水土保持治理上应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修建坡面工程、水平梯田、池台田、竹节沟等,以及采取立体复合结构的针阔混交林措施,以达到工程保生物、生物护工程的目的,综合治山治水;对重力侵蚀区,要重点防治泥石流的发生,确保村庄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 结论

1) 采用聚类分析这一数量化方法进行水土保持分区工作,可以提高分区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保证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特点应有明显的相似性、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生产发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应基本一致、同一类型区应集中连片的同时,使得结果更为直观、形象。

2) 开展水土保持区划工作,可以明确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的限制因子,便于对水土流失实施分区、分类指导,提高地方管理的明晰性和可执行性,为基层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超.水土保持区划及其系统架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2] 承志荣.江苏省水土保持区划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3] 李果.区域生态修复的空间规划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Abstract: The regionaliz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s a basic work of soil and water reservation. It takes qua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adequate knowing of natural conditions, soil erosion, land use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in all areas of the region, meanwhile raises key treatment areas, key monitoring areas and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areas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erosion in Gaizhou city, and work out the working direction for corresponding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natural condition differences and soil erosion.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gionalization; soil and water loss factor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Gaizhou city

猜你喜欢

盖州市综合治理区划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On“TheBeltandRoad”fromthePerspectiveofaSenior HighSchoolStudent
盖州市汛期气象灾害现状分析
灰色关联法在盖州市水土保持生态安全评价及PSR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涉毒案件场所变化趋势的分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为孩子织起一张“安全网”:记盖州市鼓楼办事处兴隆社区网吧义务监督员牟仲昌
基于GIS的陕西省烤烟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