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王堆汉墓中医药文化旅游价值分析

2015-05-30肖新云赵先平谭周进虢剑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文化旅游

肖新云 赵先平 谭周进 虢剑波

摘要:中医药文化旅游是以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为旅游内容,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中医药知识和体验中医药文化,具有健康、特色突出等优点。马王堆汉墓具有中医药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好、旅游观赏条件优越等优势,是长沙市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的一个重点景点,具有很好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价值。

关键词:马王堆汉墓;中医药文化;文化旅游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4.02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4-0004-03

Analysis on Tourism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of Mawangdui Han Dynasty Tomb XIAO Xin-yun, ZHAO Xian-ping, TAN Zhou-jin, GUO Jian-bo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ultural tourism, with the trait of health and unique features, is based on rich resources of medicine and profound TCM culture. TCM cultural tourism focuses on making tourists get TCM knowledge and enjoy TCM tourism activities. Mawangdui Han Dynasty Tomb, a key scenic spot to develop TCM cultural tourism in Changsha, has advantages of high TCM cultural value with a good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superior geographic and tourist viewing conditions. It has a great value in TCM cultural tourism.

Key words:Mawangdui Han Dynasty Tomb;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cultural tourism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世界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也不断涌现,旅游方式正在朝着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依托中医药资源的旅游是依赖于我国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项目,是以具有药用作用的动植物为旅游对象,集旅游、度假、休憩、养生、保健、疗养、科考、科普、文化文娱、购物为一体,让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中医药知识和体验中医药医疗文化的旅游活动。随着“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健康养生”“绿色消费”的生活理念在世界各国的日益流行,国际中医药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医药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也使中医药资源的旅游开发存在巨大商机。挖掘和合理开发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是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推动的结果,也是传承发扬和创新中医药、养生保健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

基金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K1303027-41)

通讯作者:虢剑波,E-mail:tanzhjin@sohu.com

振兴中医药学的新途径,对发展旅游产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于1972年初至1974年初被考古学家所挖掘,出土了大量丝织物、漆器、乐器、服饰、简册、帛册、帛画、农产品、肉食品及中草药实物等珍贵文物。在帛书和竹简中,蕴含着丰富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其中医药文化资源,挖掘潜在的巨大旅游价值,有利于弘扬传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而且在湖湘经久锤炼的中医药资源和中医医疗历史的背景下,完全有可能将马王堆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湖南旅游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1 马王堆汉墓的中医药文化价值

马王堆汉墓中有大量医书,如《足臂十一脉灸经》、《导引图》、《养生方》、《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杂疗方》、《胎产书》、《五十二病方》及《杂禁方》等,都是与医药相关的帛书或竹木简,实属中医学之滥觞、湖湘文化之瑰宝,受到中医药学界和古文字学界的高度关注,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古医书,其中既有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也有临床、养生保健类著作。从文物及其内容来看,汉之前的医学领域已覆盖了方剂学、诊断学、治疗学、脉学、养生学、导引气功、经络学及妇产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其内容非常丰富。通过医书文献,还原古代医学和古人养生保健思想,感受先人智慧结晶,不仅对医学探究具有传承意义,更能让心灵穿越古代,享受中医药魅力旅游。马王堆中医药文化价值巨大,所蕴含的中医药文化旅游价值可让旅游者尽享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尽享中医药的神圣。

1.1 中医基础理论滥觞

马王堆出土医籍基本建立了中醫基础理论的雏形,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脉法、针灸学及“气血”“精气神”等中医基础理论,体现了西汉早期中医发展丰硕成果,同时对后世研究中医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早在西汉初期,《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明确系统总结和记载了十一脉每一脉的主要证候,并作为诊脉的辨证结果,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三阳为天,三阴为地,三者,天、地、人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阴阳理论的前提。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阴阳脉死候》就已明确提出“凡三阳,天气也。凡三阴,地气也”等。《养生方》和《杂疗方》均谈到了“精”“气”和“神气之道”。“精”是指人体内的精华,包括血、津、液、营、卫及具有生殖作用的物质而言,而“神气”是指表现于外的精神气色。关氏等[1]研究发现,马王堆医书记载了十一脉,确立了脉与内脏及其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建立了脉证关系的基本框架。石氏等[2]通过对马王堆出土的三号墓帛书的研究表明,《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全面论述了十一条经脉的循行走向及相关穴位和相关病症,《足臂十一脉灸经》全部为向心性,而《阴阳十一脉灸经》开始出现远心循行,最后“出内踝之上廉”,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经络学说论述。林氏等[3]从马王堆医书对比先秦中医生理观中从“脉”和“实体”的生理观点发展,认为中医整体性的身体观逐渐形成及“司外揣内”的藏象和经脉知识日渐成熟。

马王堆医书中还有明确的五行概念,如《胎产方》“四月而水授之,乃使成血,五月而火授之,乃使成气,六月而金授之,乃使成筋,七月而木授之,乃使成骨,八月而土授之,乃使成肤革”具有明显的五行所表论述[4]。

1.2 中医临床

解剖学是一门描述人体结构和组织构造的学问,为便于叙述各结构之间的相关位置,现代解剖学制定了规范统一的解剖学姿势、人体切面术语、人体轴术语及解剖学方位术语。现代解剖学中的人体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而从马王堆的医学书籍片段记载看,当时的解剖方位术语已臻完備,体表解剖学名词相当丰富,体表解剖体系初具雏形。《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从头到脚及由中轴到四肢部位都有详细记载的体表解剖名词,且书中所描述的解剖方位术语及解剖学姿势,如“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近腹者为前,近背侧者为后,近身体正中矢状切面者为内,远离正中矢状切面者为外”等,与现代解剖学几乎相差无几[5]。在治疗上,《五十二病方》详细记载了100多种疾病,并配有相应药方200多个,如虿、巢者、伤、癃、痈、蚖、疣等涉及毒蛇咬伤、蝎子螫伤、淋病、小儿惊风和腹股沟疝等病的治疗方法[6]。如《五十二病方》有一种药物叫“段”,即现在的虾,可温补壮阳,增强膀胱气化功能,对癃病的治疗起关键作用。

1.3 养生保健

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保健活动。在汉之前,就有各种神丹妙药、寻求长生不老的传奇故事。马王堆汉墓关于养生记载的医书也很多,可通过了解古人养生保健,给自己心灵的启发。陈氏[6]通过对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学资料进行养生分类得出,西汉以前人们主要通过一些饮食的合理搭配、仙丹药物的神仙方术和行气以调节身体机能或神经系统、导引配以呼吸和肢体动作达到养生目的。有学者更基于民生视觉的中医药文化——以马王堆养生文化为例,将马王堆医书有关中医养生高度概括为聚精、养气、存神,即通过饮食生津、房事保精、导引行气、养气安神等途径达到养生的效果[7]。

1.4 药物

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中草药实物有10余种,是现存较早的中草药实物,包括茅香、佩兰、辛夷、高良姜、桂皮、花椒、藁本、杜蘅、姜、朱砂,这些药物也都是现代中医常用的药物。除朱砂外,其他药物大多气味芳香,具有芳香祛湿、通气健脾、防腐杀菌等功效。这些药物在出土时被存放在香囊、枕头和熏炉中,用于预防疾病,调节精神。三号墓中出土的彩绘陶熏炉,通高13.3 cm,口径11.2 cm,盖上镂孔,炉内装高良姜、茅香、藁本和辛夷等,熏烧时就可清新空气,祛除秽气,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1.5 辛追遗体

马王堆汉墓的墓主之一辛追一直以来备受青睐,许多人都慕名前来一睹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的辛追仪容。出土时,辛追尸体皮肤呈淡黄色、润泽,肌肉柔软而富有弹性。专家通过对尸体的检验,发现辛追内脏保存良好,特别是在电子显微镜下,各种组织的切片胶原纤维保存最好,几乎与新鲜尸体没有区别。而辛追之死更是引起了专家的广泛兴趣。专家通过解剖验证,辛追生前患有相当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70%的主动脉堵塞,同时还有胆结石。辛追尸体胃部尚留有未消化的甜瓜子138粒半,可见辛追是由于食用了太多甜瓜而引起胆绞痛,继而死于胆绞痛诱发的冠心病。辛追女尸的出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现存年代最久远和保存最好的湿尸,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蜡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堪称防腐学上的奇迹。

2 马王堆汉墓地理位置价值

湖湘中医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西汉马王堆的医书,千年而下,人文湘楚名儒名医辈出。“湖广熟,天下足”“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等特定的自然、人文、政治、民俗历史文化,成就了湖湘中医药文化旅游的人文资源。其名胜古迹、文化名城、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名人名篇比比皆是,尤以马王堆汉墓、炎帝陵、苏仙岭、仲景祠、药王殿、南岳衡山国际寿文化节及苗医苗药等可作为湖南中医药文化旅游人文资源的顶级代表,兼有浓郁的湖湘山水特色,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在具有浑厚湖湘中医药文化旅游的人文资源映衬下,马王堆汉墓又具有中医药文化价值高和人文资源优越的特点,两者相得益彰。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大约4 km,交通位置便利,且周边的基础设施完善,为远来参观的游客解除了后顾之忧。

3 马王堆汉墓中医药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目前,马王堆汉墓开发主要面向出土的文物资料展示、辛追遗体的介绍等,对中医药文化旅游区域开发较少。为进一步扩大马王堆汉墓的吸引量,进一步提升其价值空间,笔者就此提出如下开发其中医药文化旅游策略。

3.1 增设中医药文化讲堂

首先,马王堆博物馆应针对出土的医书文献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或引进,既可博物馆内人才自身进修,也可引进专家和学者,但必须是深入研究马王堆医书至少某一方面的人才。其次,博物馆内管理者应根据观展人流量平均情况制定一份详细的课堂讲座安排表,讲授马王堆医书出土的相关中医药知识,讲课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实物展示、情景模拟、视屏再现等,并根据课堂听众的意见进行整理、完善和提高。

3.2 提高马王堆汉墓的中医药有形价值

可将马王堆出土医书所记载的一些临床实例及临床理论进行加工整理,吸取古人智慧,挖掘开发出一些能应用于临床的中药合剂等。

此外,将马王堆出土医书进行通俗易懂的翻译、注释于一体而出版发行,方便读者阅读。

3.3 打造马王堆中医药文化品牌

以马王堆汉墓所出土的特有医书文献为载体,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创办马王堆中医药文化节的形式作为平台,全力宣传马王堆的中医药文化,为创造马王堆中医药文化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3.4 建议立项

相关政府部门应重视马王堆中医药文化旅游价值及开发,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立项,使马王堆中医药文化旅游得到全面大力开发。

参考文献:

[1] 关晓光,隋小平,王一静,等.马王堆脉证关系的研究发现[J].中医药学报,2013,41(7):81-82.

[2] 石全服,王宫博.从马王堆医书到《黄帝内经》看经络辨证的早期发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1):46-47.

[3] 林伯欣,李建民,林昭庚.從马王堆医书看先秦生理观[J].中华医史杂志,2008,38(1):19-23.

[4] 高也陶.马王堆医书与《黄帝内经》成书上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21(3):28-31.

[5] 杨仕哲.马王堆医书的解剖学知识[J],中华医史杂志,2010,40(1):25-28.

[6] 陈光田.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学资料的分类与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39(3):121-125.

[7] 陈小平,何清湖.基于民生视觉的中医药文化研究——以马王堆养生文化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2(2):76-83.

(收稿日期:2014-05-10)

(修回日期:2014-06-22;编辑:梅智胜)

猜你喜欢

中医药文化文化旅游
医学类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互联网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新思路
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凤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