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应只是“悦”读
2015-05-30蔡建明
蔡建明
2014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将“倡导全民阅读”写入其中。4月23日,第19个世界读书日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回信,称其近日创建的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很有创意。他在信中写道,“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政府报告的提倡、总理的关注,显然基于并不容乐观的阅读现状。2013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算上电子阅读量的2.48本,一共还不到8本,成年国民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相当于鲁迅所说“喝咖啡的工夫”。出版的书越来越多,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一家家实体书店闭门关张,七拼八凑的成功学、致富学、官场秘笈等大行其道,低俗的言情小说销售量不断攀升。
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指尖阅读,逐渐成为阅读的常态,并且往往是通过电子方式实现的,地铁、公交车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就是最好的证明。人们通过手机等电子终端进行断断续续的、快捷的阅读。此类阅读浮光掠影,不断养育着阅读的浮躁心态;它不求完整,不求甚解,不求深解;它排斥系统,排斥思考,排斥想象。阅读内容不断趋向既轻又浅,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曾举例说,广州某个大学校园里借阅率最高的竟是漫画《名侦探柯南》。
从表面上看,我们寻找知识变得无比轻松起来,只要输入关键词,有用无用的知识瞬间就充满了屏幕。手指一动,信息纷至沓来;不必舟车劳顿借书阅读,备一电子设备,随时随地都携带着一座“图书馆”。阅读对象的呈现形式在悄悄变化,图片、视频和音频逐渐伴随文字或干脆取代文字;阅读的姿势也由洗手焚香,变成了躺着、歪着、斜着——舒服就行,阅读完完全全成了“悦”读。因为来得容易,人们总是过目即忘,不需珍惜。
学校的阅读也不例外,浮躁的同时,不断走向纯功利,取悦分数成为基本定位。“读书肯定有用,但远水救不了近火”“把成绩考出来是硬道理”,是学生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常说的话。只要不考,课本知识会果断舍弃,试卷提供的阅读对象才会得到青睐。于是,阅读获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碎片化。结果呢,事与愿违,阅读素质越来越差,考试分数越来越低。我们忘了或者干脆不愿意相信前人说过的话:欲速则不达。
其实,用什么方式读并不重要,读多读少也并不重要,关键是:读什么和读到了什么。有品质的阅读能够提升一个人的素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即使是考试成绩,也一定建立在阅读的品质之上。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说:“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因此,阅读并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消遣。
读到了什么,则需要我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继续为“悦”读而读,最终只能成为“识字的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