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015-05-30华志
华志
[摘 要]事业单位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基础,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活跃竞争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事业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阐述了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6.149
1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要素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由多方面的因素组成。一般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内部环境。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涉及各个部门,比如财政部、运营部、会计部、行政部、审计部等。第二,风险评估。事业单位在运行中,经常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方案、措施,来应对当前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做到减小风险的目的。第三,控制活动。当事业单位发生风险时,要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然后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最终制定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第四,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指的是时刻观察、注意事业单位运行的状态,在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另外,一旦发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来改善,防止发生类似的问题。
2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2.1 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欠缺
虽然,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由于很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缺乏了解,在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机制。具体表现为: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时,以管理者的经验为主要参考依据。长期以来,都普遍认为事业单位就是花钱单位,资产管理上也是重视采购轻视管理,给单位的内部控制留下了隐患,这种传统的管理体制没有纳入现代管理技术,而且依赖于管理者的指挥、调节,没有激发员工的工作自主性与积极性,更没有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从而失去了内部管理的意义。
2.2 内部控制没有落到实处
通常监督、管理是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必要手段。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应该独立设置部门。可以通过选举、推荐等方式,将责任意识强的工作人员分配到监督、管理的岗位,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把好关。但是实际情况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有些事业单位在加强内部控制时,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导致内部监督走形式、走过场,从而降低了监管的力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监督评价的功能大大降低,从而不利于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
2.3 内部控制信息揭露滞后
财务报告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将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纳入其中,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数据。但是有些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缺乏深刻的了解,没有将内部控制作为重点去管理。具体表现为:财务报告中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比较陈旧,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严重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一方面财务报告中没有涉及内部控制信息的变更,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管理者管理意识薄弱,对内部控制批评报告置之不理,情况严重的还会推卸责任。
3 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3.1 加强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思想认识
积极的思想意识能够对现实行动起到指导作用。因此,要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果,就要加强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第一,组织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定期学习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其内部控制的意识。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能够对会计控制起到积极的效应。第二,培养内部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还要加强内部人员素质方面的培养。内部人员在工作之余,要加强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从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单位全体人员都要参与内部控制,消除只有财务人员负责内部控制的思想,这样的内部控制才能不留死角。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工作结构,加强服务质量等,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高效运行。
3.2 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高效性
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积极发挥工作人员的主动性,提高风险预警的能力,需要时刻观察内部控制的动态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解决的方案,来提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效能。另外,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评价与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将有关报告发给负责人员,提高后期工作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另外,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要发挥好监督的作用。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并与其他各个部门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这些部门的监督意识,最终发挥各个部门在管理、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在内部监督机制中,进行积极有效的结果评价,将内部管理中的问题落到实处,并采取必要手段来改善,保证内部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最后,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以财政监督手段,使预算更加准确、全面。同时,可以将激励机制纳入其中,对内部控制管理效果显著的部门予以奖励,相反对负责人提出批评,并降低部门年度奖金,并且对资产丢失和损毁负有责任的人员要追究责任,严格落实监督、奖惩制度。
3.3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揭露
第一,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机制,对单位的资产等管理信息公开化,各部门清楚单位的资产状况,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第二,扩展信息的来源,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并对各类信息加强管理和控制。比如:国内的一些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将内部控制目标设为两个项目:一个是相关的报告;一个是预期的目标。这种管理方式是国外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中推行的办法。该形式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容得到了深化和扩展,从而为建立科学的管理框架与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传统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责任主体比较单一,同时责任划分不明确,降低了活动的执行力度,不利于内部控制管理的发展。因此,要不断细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明确各个部门、人员的责任,将工作落实到位,最终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运行。
3.4 落实内部控制的手段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可行的任何企业,只能导致管理的空白。因此,在事业单位运行中,要以国家政策为前提,针对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征,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并具有可行性的法律、法规,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果。首先,要将事业单位长远规划作为参考的依据,充分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为事业单位财务部提供更加真实、全面、有效的数据和信息。其次,要充分掌握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运作特征,一旦事业单位发生风险,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力的办法和措施来解决,最终提高事业单位风险预警的能力。再次,加强对事业单位主管人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视度,改变传统管理中的错误理念,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最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每个员工息息相关,所以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提高每个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思想素质,最终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效果。除此之外,在事业单位运行中,财务部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做到及时对信息进行揭露,加强这两个部门的合作和交流,进而提高财务风险控制的能力。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的能力,来提升服务的质量和发展的空间。但是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领导人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对内部控制工作不重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没有落到实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实际的事业单位工作情况,总结出了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比如:增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内部控制的思想意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揭露机制,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高效性,制定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等,希望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淑静.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4(8).
[2]石彩霞.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8).
[3]陈丽萍.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8).
[4]王智慧.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2014(51).
[5]张春茹.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2014(49).
[6]战鹏程.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2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