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群众路线”在文化界的实践

2015-05-30严娟

今传媒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化界群众路线知识分子

严娟

摘  要:对于“群众路线”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内涵、逻辑、演进等本质问题的讨论,行文大同小异,缺少创新性,但为其他相关“群众路线”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将从延安时期的文化角度切入,探析文化界在延安时期的“群众路线”实践以及文化界这种变革的深层次原因,以期对“群众路线”以及延安当时的文化氛围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延安时期;群众路线;文化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5-0138-03

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路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提出与形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和挫折、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进展和提升过程,延安时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成熟时期,对于群众路线的研究,有必要回到延安当时的大背景大环境下进行考察与思考。

同时,一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建构,所以本文将从延安文化角度切入,缕清延安时期文化与“群众路线”之间的关系。

一、延安时期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基本路线,它最早出现在1928年7月党制定的《政治决议案》中,在文件中明确指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1];紧接着在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出台,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工作和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2]

延安时期经历了近13年的时间,从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至1948年3月23日红军由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为止,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在这一时期渐渐趋于才成熟,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在提出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简言之,党领导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从群众中收集意见,并将集中的意见在群众中整合宣传,同时在其实践中检验其合理性,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意见链,从而使党的决策与人民的利益实现高度统一。此时,毛泽东将“群众路线”理念提升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可见他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与认识已较成熟。

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继续就群众路线作了更深刻的发言,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3]”毛泽东在这一时期主要强调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显著性,并将其定位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无时无刻不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因个人私利而损害群众利益。同时刘少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再次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4]。毛泽东和刘少奇在这一时期关于群众路线的阐述已经臻于成熟,将群众路线视为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与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些优良传统与认识成为党的基本认识,一直贯彻执行至今天。

二、知识分子聚集延安及带来的问题

从九·一八事件到卢沟桥事变再到八·一三事变,日本侵华意图一步步升级,最终发动全面战争,中国也被迫走上了抵抗的道路,此时,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决心以及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双十二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国共第二次合作。随即1937年8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紧接着陕甘宁“工农民主政府”易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延安为首府。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边区拥有独立的对边区事务管理的自主权,行政长官由国民党委任,但只是名义上的,他不允许到任,南京派来的高级参谋也仅仅是联络性质[5]

随着3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获得合法席位,以“赤都”扬名天下,全国大量拥有革命热情、向往延安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纷纷赶赴延安,其中还包括很多文化名人,如丁玲、艾青、周扬等等,同时这些知识分子的来延,都受到了中共高层的欢迎。1939年12月,毛泽东为中央起草制订了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吸收政策,即“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方针。1942年整风运动期间更强调知识分子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并劝诫党员干部尊重知识分子的生活习惯,并且欢迎他们来到延安一起干革命[6]。这些都激励了其他知识分子来延,大量知识分子的涌来改变了延安原来的文化样貌,其文化建设也呈现出了爆发性的增长,各种文化机构团体应运而生。

但这些习惯于大城市生活,同时又持有精英思维的知识分子在文艺创作上仍延续其在大城市的模式,这些都与延安当时艰苦的环境及人民群众落后的文化水平格格不入。1938年1月26日晚,刚刚成立的一个诗歌组织——战歌社举行新诗朗诵会,晚会共发出三百张入场券,但开始不久,人即陆续散去[7]。其实都可以想象当时新诗会的情景,台上的诗人们以其夸张的動作,慷慨激昂的、自以为精彩的咬字和腔调来诵读那些时髦的自由体诗,而台下坐着的大多数都是满身尘土、面色黝黑,并且习惯山歌野调的农民,这些听众当然会不知所云,相继散去。当时知识分子“脱离群众”不仅表现在创作上,还表现在生活上,当时延安条件非常艰苦,但知识分子1940年在延安城北青年沟打了三孔窑洞,作为交流聚会、谈心叙欢的一个场所,屋子里摆放着当时时髦的沙发、地毯、挂灯、木器什具,还陈列着古色古香的瓶、精致的壶、碗,整个屋子的墙壁都是涂了颜色,目的是调节屋里的光线,除此之外,还有他们用来娱乐的象棋、留声机、扑克、报刊杂志等。这些都与当时延安的其他窑洞条件设施形成鲜明的对比,可见,当时的文艺界存在严重的“脱离群众”问题。

知识分子的这些“脱离群众”的表现与党此时渐已成熟的“群众路线”思想相悖,也不利于党的相关政策的宣传。1942年4月3日中宣部作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使整风在延安全面展开,延安从中央到地方及其所属机关,相继成立学习委员会,紧接着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至此整风运动便从文艺界开始,并如火如荼地进行。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批评文艺工作者对工农兵们摆臭架子,希望他们先做工农兵们的学生,才能做老师,文艺工作者们才明白过来,认识到自身与人民群众生活的严重脱离,渐渐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他们以前嗤之以鼻的民间艺术,改变其文艺样态,开始向人民群众学习,并进行创作;同时整风运动也使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这些转变从他们后来的文艺作品中就可窥见一斑[8]

三、文化界在延安时期的“群众路线”实践

整风运动之后,知识分子的文艺样态发生了变化,全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今天人们熟知并且优秀的延安文艺代表作,包括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秧歌剧《兄妹开荒》,新歌剧《白毛女》,诗歌《王贵与李香香》,报告文学《诺尔曼·白求恩片段》等。

(一)街头文化

以街头诗运动为开端,随后其他领域包括音乐、美术等等都相继跟进,形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街头文化”。1938年1月延安诗歌团体战歌社试办了一次诗歌朗诵会,但未成功,于是走上形式改革变通的路子,开启了街头诗运动,当时的延安,满街挂满了用墨笔写满了诗行的旧报纸,或者墙壁和岩石上都被诗人们写上了他们喜欢的诗。

除了街头诗之外,还出现了街头巨型墙报,种类繁多,有《街头画报》《街头诗》《街头小说》等,其中,黑板报也是在这期间出现并发展壮大。其创始于1943年的绥德分区,并在接下来1944到1950年的七年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9],主要协助政府开展各项新的群众运动,发挥其表彰和批评功能以及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群众办报”思想的一次成功实践。除此之外,还有街头艺术台、广场张贴等文化样式,都在联系群众、积极组织宣传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街头诗运动的兴起与延安的物质条件分不开,当时延安的纸张很少、印刷也很困难,办刊用纸都需要请中央批准和拨给,在这种艰苦的出诗集或者画报以及报纸困难的时期,知识分子充分利用“街头”这一空间形式,以期形成最好宣传以及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参与的效果,同时这也是文化界对“群众路线”思想的一种有益尝试。

(二)民间形式

延安时期之前,秧歌、民歌等民间文化形式一直被认为是低级的、最落后的形式,整风运动以及抗日战争使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重新回归民间形式。其一,整风运动使知识分子意识到自身脱离群众的问题;其二,抗战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抗战宣传动员,这就要求知识分子采用老百姓所能接受和乐意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才能达到效果,所以必须回归传统和民间;其三,抗日激起了人们的民族意识,自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以来,中国人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上的自我批判从未停止,彻底否定和推翻了中国传统的一切,但抗战使这种批判显得不合时宜,民族危机感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

在这一时期,原已沉寂的许多民间形式重新被拾起,包括秧歌、民歌、顺口溜、说书演义等,尤其是秧歌舞,1942年腊月三十的秧歌表演中,鲁艺“洋学生”们腰系红布条,身着花袄裤,扮作小丑村姑模样唱沿传至今的:“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出哇了门……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10]”同时,延安还出现了一些从未有过的创作方式,一种是,纯粹是工农兵自己创造,几个人在一起商量,一起凑故事,最后出来作品;另一种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合作,先由这些群众作家凑故事,成功了再让知识分子进行语言、结构等方面的装饰和整理[11]。此时的知识分子以各种民间形式进行文艺创作以及发动群众参与文艺活动,也许今天我们看这些行为都会觉得滑稽可笑,但这确为当时知识分子贯彻“群众路线”的努力。

(三)革命白话

“革命白话”是面向革命的,是只属于革命主体工农大众自己的语言体系,是工农平时使用,他们能听得懂的,他们所喜欢的一种话语形式[12]

“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一直就是以“现代白话”为基础的,但是尽管“五四”提倡平民主义,自诩为“平民文学”,但它并不是真正的平民文学。鲁迅的作品被公认为“五四”时期的代表,但他的《呐喊》《野草》《故事新编》等等都不是普通工农群众所能读懂的,即使是一般知识分子读起来也很费力。毛泽东在《讲话》里强调以前的文艺工作者“不懂”工农兵:“什么不懂?语言不懂。[13]”毛泽东认为文艺工作者之所以与工农兵大众距离远,归根结底还是不懂群众的语言,无法跟工农兵大众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所以需要从学习工农兵的语言开始,“五四”时期的语言归根结底还是一种精英语言,与普通民众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但在延安时期的“现代白话”到“革命白话”的转换中,方言、乡村口语、俗语、野词儿等大量农民语言进入文学作品中,如在《王贵与李香香》中,“……荒年怕尾不怕头,第二年的春荒人人愁。掏完了苦菜上树梢,遍地不见绿苗苗。百草吃尽吃树杆,捣碎树杆磨面面。二三月饿死人装棺材,五六月饿死人没人理!……”这篇诗歌已不同于五四时期的诗歌,出现了“綠苗苗”、“磨面面”等这些口语化的词语。“革命白话”的建构无疑拉近了文学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是文学语言的一次大解放,也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成果,但这种完全俗话的文学倾向却又给文学戴上了新的枷锁,束缚其自由发展。

四、结 语

随着大量知识分子涌入延安,延安的文化界发生了一次大的变革,而这次变革则主要围绕“群众路线”进行,因此,本文从文化角度切入,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分析文化界变革与“群众路线”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文化界的这次文化界变革或者知识分子改造,除了与“群众路线”的联系之外,还有其深刻政治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这些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历史,缕清历史脉络以及“群众路线”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都将会在以后的研究中涉及。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 黄修荣.国共关系七十年[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骆方.诗歌民歌演唱晚会记[J].战地,1938(3).
  8. 张庚.谈秧歌运动的概况[J].群众,1946(9).
  9. 李文.群众办报思想的重要实践基础——黑板报[J].新闻知识,2008(3).
  10. 刘炽.“鲁艺家”的秧歌,延安鲁艺回忆录[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
  11. 周而复.人民文化的时代[J].群众,1945(3~4).
  12. 李洁非,杨劼.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与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13. 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文化界群众路线知识分子
推进文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文在寅政府首次就“文化界黑名单”道歉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第三只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