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改革途径

2015-05-30吴菁菁

中国市场 2015年44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吴菁菁

[摘 要]基于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现代企业的目标。审计教学作为高职经济学院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教学专业性影响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基于新的法规对于审计的要求以及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审计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引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审计教学;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4.135

1 高职审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新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院校角度分析,应加速教学改革,以为企业培养专业的人才。目前,高职审计教材更新速度慢,教学方式以教师主讲为主,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审计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不到位,影响企业的人才输送。实践教学的缺失造成高职学生的实际审计能力不高,审计思路不开阔。同时,高职审计教学缺乏创新,教师的审计知识结构不能及时更新,与高素质审计教学目标相违背,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2 高职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高职教师多数直接走进学校,学历较高,实践经验缺乏。许多教师对会计事务所相关业务知之甚少。这也导致其在教学中无法讲授更多的实践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案例分析在审计教学中具有直接作用,然而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缓慢,使得其掌握的具体案例缺乏说服力。另外,高职教师的再教育缺失,综合素质不高,影响审计教学效率的提高。

1.3 审计教学考核标准不合理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审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审计速度和审计质量。但高职院校多将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基于这种考核方式的审计教学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同时,高职审计教学受到教学思想落后等影响,教学设备更新速度慢。审计过程时间跨度大、技术性强,并对审计人员的知识丰富性具有较高要求。而高职审计考核标准单一使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在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化的同时,高职教育体系革新、教师的综合素质均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审计模拟实验室教学模式的提出提高了教学效率,但目前高职教学现状使该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不佳。

2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改革途径

2.1 教学方式改革

基于现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并从审计教学的特点出发,高职审计教学应采用案例分析法、双元制教学模式,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教学改革目标下提出的新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促进其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而且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择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案例的系统性和适用性。在案例分析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不同的审计案例要采用针对性的审计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到二者之间契合点,以开阔学生的审计思维为主,促进课堂教学实用性的提高。案例分析过程要做到重难点清晰,从而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审计分析实践能力。学生阶段,学生还应养成资料查阅的习惯,以正确解决审计问题,并为日后审计工作提高丰富的经验。

(2)模式化教学。模块化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基于能力本位,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在不同模块完成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了解审计流程。通常,在高职审计教学中,可将教学划分为:初步审计业务活动、审计计划及实施以及完成审计几个模块。模块化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教学模块的同时获得学分,既可完成教学效率,又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审计环节。

(3)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针对高职院校审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应将校企合作作为其主要教学模式之一。高校教师应致力于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机会。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负责提供岗位和场地,学校则负责为其输送专业的学生,促进二者之间的共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进入会计事务所培训,培训采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提高其审计实践能力。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为确保高职审计教学质量,应优化教师基础知识结构体系、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对该职业的敏感性。基于此,高职教育应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出发,使其熟练掌握审计法律、法规。教师还应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审计课程发展的最新动向。根据审计教学特点,教师还可采取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组织教师参与审计实践,从而使其了解具体案例,增加审计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使教师成为教学组织者,而学生要成为教学主体。全面提高审计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2.3 加强和完善审计教学的实践环节

审计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判断力。因此,在审计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实践,以实现教学任务。审计实践性教学构建思路基本可划分为“课堂实践环节—校内模拟实验室—实务专家讲座—校外实训”四个部分。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审计执业的全过程,深化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掌握审计的基本技能,从而掌握企业审计人员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首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为案例分析和审计实践提供基础。其次,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构建仿真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审计模拟实训机会。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模拟实验系统,对于审计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应鼓励其他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计划,在模拟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确保审计的专业性,应邀请政府审计部门和企业审计员进行专题讲座,优化审计教学内容。最后,加强高职教学与职业界之间的联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审计实践中,提高其分析能力、职业敏感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尝试引入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审计教学考核应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求。将客观考核与综合评价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总之,在审计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能力发挥,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

3 结 论

总之,审计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培养实用性人才是目前企业的需求,也是高职审计课程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受限于观念、经济等原因,高职审计教学存在明显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基于此应优化审计教学,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的人才。

參考文献:

[1]马娟.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考与实践探索[J].财会通讯,2011(2).

[2]陶慧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5(3).

[3]李英艳.在高职审计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

[4]肖仲云.审计实践教学新模式[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6).

[5]马云平,徐延明.浅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外企业家,2013(4).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