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道德修养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影响
2015-05-30朱锦平
朱锦平
摘 要:道德是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中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特殊的行为关系。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对于道德特别的重视,也形成了大量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儒家的道德观上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儒家还对如道德修炼提出一些自己的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儒家;道德
一、儒家道德修养的内容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中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特殊的行为关系。儒家思想作为我们国家的主流思想,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指导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儒家思想虽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至今仍充满活力。如孝道、礼仪、诚信等基础性的道德。正是儒家道德的这些基础道德构成了儒家道德的丰富内容。
儒家道德中的孝道。儒家十分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长幼有序。孔子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这里孔子把孝道作为了道德的根本、基础。在《论语·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这里孔子对于道德中的孝不仅仅是在父母在世是给父母提供衣食等东西。而且要求人们在父母不在之后为父母留下好的名声。只有做到这样的孝才是符合道德标准的道德。儒家除了早期的孔子在道德上对孝十分重视,后来的孟子也有相应的孝道上的阐述。孟子从孝的反面不孝来阐述他的孝道观,“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孟子把我们生活中一些不孝的行为加以细致的叙述。儒家关于孝道远远不止孔子和孟子的这些阐述,后来的儒学家对于孝道也有大量的阐述,无论是汉代的董仲舒还是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孝道是儒家道德观丰富内容中的重要内容。
儒家道德观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孝道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义利关系。义利观系自古以来就是我们要考虑道德问题。儒家在义利关系上也是有着十分丰富的阐述。儒家肯定了人们的利欲之心和逐利行为的必然。儒家主张义本利末,以义统利,义是人们首先要追求的和行为的准则孔子提出“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论语 宪问》。在这里孔子告诫我们在利益面前不要仅仅考虑利益而要在看到利益的同时还思考义。他把是否“取义”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在利与义面前君子把义放在首位。孔子在虽然强调义的重要性但是他并不反对人们去追求符合义的情况下的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之外的孟子在作为道德观中重要的内容义利取舍也是有着精彩的阐述。孟子在义利内容上不言利。孟子的思想中充分体现了义为重的,利次之价值倾向。孟子曾回答梁惠王时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在义利关系发生冲突时,孟子的思想是“取义”为先,甚至当义与生命发生冲突时,孟子思想任然坚持义为先,甚至为义而放弃生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在义利观这个问题上上甚至有些极端,他要求我们在义利的选择上要做到舍生取义。孔孟之外的其他儒学家对于义利之辩也大多有所阐述,而其中大多数又如孔孟一样重义轻利。儒家的义利关系在儒家的道德观中地位十分重要。他们的义利关系上也决定了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在义利关系选择中的思想。
上述所讲的孝道、义利观这些内容都是儒家道德观中的重要内容。当然儒家的道德观内容十分的庞杂,也十分丰富。除了这些内容儒家道德观中还有家庭生活中的伦理关系等内容。儒家道德观主要是要指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圣贤的人。体现了中国普遍的道德追求,也是促使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一个手段和过程。
二、儒家道德修养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也随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就是如何让中国民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的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中国传统儒学的道德观的影响。
儒家道德观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的消极影响。儒家道德观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根基基础。可以说绝大数的中国人的道德观就是儒家的道德观。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作为外来的一种道德观很难将其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超越阶级的道德观。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的那样,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的道德才成为可能。在阶级社会里,它或者作为统治阶级统治被压迫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作为被统治阶级反抗压迫和统治的意识形态,反映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愿望。而中国的儒家道德观则正是封建阶级社会中形成,所以它有着很强烈的阶级性。正如我们前文所述,它的有些道德观念就是建立在阶级差别之上。因而这两者在产生的基础上就不一致所以两者在遭遇时就是你死我亡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对于永恒的道德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这与儒家给中国传授的一些永恒的道德相悖,儒家认为一些贤者的所阐述的一些道德是永恒。并且中国人在思想观念上也是承认某些永恒的道德觀念。这个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中国化也是很不利。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中国化的过程中这确实是一个不利的影响因素。
当然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也不仅仅是受到儒家道德观的不利影响。儒家的道德观在有些方面也会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儒家的道德修养中有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外在教育。儒家提倡道德修养可以通过教育方式,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提供了一个契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可以借助这样一种方式进入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之中,实现其与中国本土的思想意识相结合。儒家的有些道德观念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也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两者在目的上都是为了让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也可以以此为外衣,实现其中国化。儒家道德观中的包容精神也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提供了可能。中国的儒家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在对待其他学说上也是抱着包容的精神。
中国儒家道德观念有着丰富的内容,在修养方式上也是多种多样。它也是中国人的重要的道德观念,中国人在修养方式上也是采用儒家提供的修养方式。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作为外来的道德观念,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如果能将儒学道德观念中优秀的内容加以吸收并辅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适合中国的内容发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然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对于目前打手诟病的中国人的道德的提高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莫守忠 刘剑康 儒家“信”观念及其现实意义[J]湖湘论坛 2003.03
[2] 吴 光 论儒家道德伦理的内涵、特色及其现代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