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生子女家庭:养与被养都很难

2015-05-30

新传奇 2015年44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生育子女

在蜜糖罐般环境里长大的独生子女将来某一天可能成为孤家寡人。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连日来新闻媒体对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有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了赡养累,被赡养难的现象。

“421”的家庭结构抗风险能力弱

据相关媒体报道,我国独生子女政策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实施以来,大部分独生子女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当下他们面临赡养4-6位老人、抚养孩子和激烈工作竞争的“三座大山”压力。

国内有关组织发布调查报告说,当前我国15岁-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1.9亿。其中,每年还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已有200万老年人因无子女面临巨大的养老、医疗、心理等方面的困难。

按照3人/家庭的规模计算,国内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的人口有4.5亿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事实上,考虑到祖父母辈,独生子女家庭涵盖的人口比例更高。

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指出,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相比更加脆弱,风险度更高。“421”的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在中年之后背负巨大的压力。现实中,很多独生子女的收入水平根本买不起房子,更不要说去赡养父母与负担小孩的教育、生活等各种开支。一部分年轻人,除了没日没夜地工作外,别无选择。

就独生子女的父母来说,只有一个孩子,意味着更有可能更早“空巢”,老来孤独居住。一旦出现伤病,一个孩子所能提供的资金和照料都相对有限。“421”的家庭結构将使年少时饱尝宠爱的独生子女们在中年之后背负巨大的养老压力。

独生子女本人,也存在一定的养老风险。一旦父母终老,自己再婚姻不幸,又没有兄弟姐妹可以相扶持,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今天的年轻人将会“老不起”吗?

调查显示,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本该个体化意识最强的“80后”,却遵循着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许多核心内容:比如在择偶、就业和购买大件商品的决定权上,更愿意征求甚至听从父母的意见;认为“子女要孝敬父母”的认同比例在各年龄组别中最高;和其余年龄组别相比,“80后”对父母的情感依赖性最强。

长期关注私人生活领域的人类学家阎云翔指出,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种全新的个体主义,以“80后”为代表,在这种道德变迁中,他们不再相信自己应该为保持传统(如保持家庭血脉)而奋斗,却会选择传统中可利用的部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并且,随着“80后”陆续为人父母,他们和父辈变得越来越像——前两代人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让第三代人接受最好的教育,找到最好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因为第三代的存在,使得前两代人在情感上越来越近,甚至产生了传统中国家庭生活中不受鼓励甚至遭到压抑的亲密性。

“80后”为什么更“听话”了?阎云翔认为,这是“80后”成年子女的“理性回归”——公共生活没有留给年轻人足够空间,转了一圈,发现还是父母靠得住,又回到了家庭当中。不难发现,“80后”缺少社会保障,也只能依靠父母。

在生育率低的国家,人们早就意识到,如果不是母爱爆棚,如果不是不期待回报,生育可不是什么自利的划算的经济投资,而是一次爱的旅行。那些高度自我或具有高度理性的人,就渐渐选择了不生育。今天的生育率日益降低,这是“养儿防老”这一经济功能从生育行为中撤退之后,人类真实生育意愿的体现。也就是说,人类的繁衍冲动和爱的富余能力,并没有我们此前设想的那么“人皆有之”,没有做好为人父母准备的人,将不再勉为其难地跳入“养儿防老”陷阱。

至此,可以看出来,“孝道”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在掩护“养儿防老”的经济功能。而婚姻呢,则主要是服务于女性的生育职能——只不过,人类无限延长了生育职能的任期,成为女性的“终身职业”,并且以爱情的名义剥夺不会亲自怀孕的男性的性爱自由。可以想见,人类为经济保障及繁衍后代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包括牺牲自由。然而,被夺走的,终究会报复性增长,那些被牺牲掉的自由,最终以施恩的姿态向子女加倍索要精神补偿(服从、顺服且孝顺)或经济回报——这也是代际关系紧张的另一个根源。

怎么化解这些问题呢?看上去短期内无解。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在未来十年,还会进一步进入深度老龄社会,而中国未来的老年人却面临着未富先老的新问题。今天的这一批老年人,如钱理群还可能以房养老,但在未来二三十年,房子是否还养得起老,则是有疑问的。

应兑现“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

有一部分舆论认为,要是多生一个就好了,就不可能造成这么多没有子女的家庭与社会严峻的养老问题。既然是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政府就应承担这份责任,况且收了这么多年的社会抚养费去哪儿了,怎么就不拿出来破解社会问题?

有网民说,刚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时,不是说好了由政府来养老吗,现在怎么政策变了?在互联网上,还有17.6%的人认为这是政府不作为的表现,35.2%的人认为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机制。

这回连专家也纷纷认同部分网民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龚志文博士认为,独生子女养老问题,其实质是养老制度的缺陷。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许琳、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等专家建议,建立合理的养老制度体系。

对此,《重庆时报》、《江淮时报》等媒体建议,政府应主动承担社会养老问题的责任,兑现“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的口号与承诺。部分舆论还指出,独生子女的父母当年是积极响应党和政府 “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他们进入老年阶段后,国家和政府应尊重他们的历史贡献,关注和重视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为避免独生子女养老困境代代持续,全面放开二胎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问题不是放开二胎就能全部解决的,需要经济社会与保障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解人口总量增长和结构失衡等问题,实现国家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的长治久安。

(《中国青年报》、《新京报》、澎湃新闻网)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生育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