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借“航行自由”骚扰全球36年

2015-05-30

新传奇 2015年44期
关键词:美舰美国军舰领海

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了美国“航行自由计划”中的“常客”。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实施“航行自由计划”,中美在中国沿海发生一系列海上摩擦或事件,2012年以來,美国军舰更是大肆在南海活动,多次向中国发起挑战。

美国10月27日派“拉森”号驱逐舰硬闯中国南沙驻守岛礁邻近海域,蓄意在南海制造紧张氛围。美国不顾中国反对,坚持这样做的借口就是所谓“航行自由计划”。它是美国从1979年开始推行的一项外交和军事行动计划,旨在防止沿海国家的“过度海洋主张”挑战美国海洋霸权。在36年的时间里,美国此举曾多次引发地区紧张甚至擦抢走火。

初衷为反制《海洋法公约》

二战结束后,美国军政界认识到,美军机动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受限制地进入全球海洋和国际领空。因此1979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谈判处于最后阶段时,美国已敏锐地意识到这部国际法将给美国海洋霸权“制造麻烦”。

当时的卡特政府评估后认为,全球数十个沿海国家都提出了“过度海洋主张”,例如阿根廷规定外国军舰通过麦哲伦海峡或“无害通过”其领海需要事先告知;印度规定外国军舰进入其领海需要事先通知;伊朗规定外国军舰“无害通过”其领海需要事先批准等。美国由此认为《海洋法公约》难以保证美国的海洋利益,因此不但拒绝签署该公约,而且还需采取进一步的反制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卡特政府于1979年正式宣布“航行自由计划”(简称“FON计划”),打算用实际行动挑战沿海国家的“过度海洋主张”,维护美国在全球的海洋霸权以及保证美国军事力量的全球机动畅通。美国大西洋司令部迅速响应,宣称“海空军计划举行一系列演习、穿越和飞越活动,以此维护美国的权利,应对那些过分要求”。此后30多年间,美国历届政府都继承了“FON计划”。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航行自由”年度报告,仅2000-2011财政年间,美军舰机就针对3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100余次“航行自由军事宣示行动”,其中不乏日本、菲律宾、印度和台湾等美国“盟友”。

多次借“航行自由”打击利比亚

由于军事力量薄弱或由于需要美国的支援和援助,很多被“FON计划”侵犯的国家只能忍气吞声;但对于那些不肯屈服的国家,美国则举起“大棒”。例如美国与利比亚在锡德拉湾的几次军事冲突,都与“FON计划”密切相关。

锡德拉湾位于地中海中南部,从东到西为439公里。1973年,美国眼中“桀骜不驯”的利比亚卡扎菲政府宣布锡德拉湾为本国“内海”,井划出一条“死亡线”(北纬32度30分),声明跨过这条线会招致军事反击。但美国强硬表示有权在该海域展开军事活动。1981年8月18日,美国“福莱斯特”号和“尼米兹”号航母为首的舰队进驻锡德拉湾开始演习,决心维护本国权益的利空军出动战斗机靠近美军航母,但遭美机拦截。拦截行动很快擦枪走火。19日,利军两架苏-17战机被“尼米兹”号起飞的F-14战斗机击落。1986年春,美国海军3个航母战斗群跨过“死亡线”进入锡德拉湾,再度引发武装冲突,训练与装备都不如人的利比亚在美军空袭中损失惨重。

然而军事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美国在政治和舆论上的失败,美国借“FON计划”对利比亚故意挑衅的行径遭到全球的广泛批评;联合国大会以79票赞同、28票反对、33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决议,强烈谴责美军对利民众的军事攻击。

尽管遭到多方谴责,美国仍坚持在锡德拉湾继续推行“航行自由”行动。1989年1月4日,美军再度在锡德拉湾上空击落利军两架米格-23战斗机。1989年空战发生后,阿拉伯国家谴责美国行径是“野蛮侵略”,苏联将美国的行动定义为“国家恐怖主义”。

在苏联领海遭撞击狼狈收场

从全球角度来看,美军在锡德拉湾的行动只是“练手”,1988年美军在黑海上对苏联的“FON计划”引发全球紧张。上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舰艇以每年3次的频率进入黑海“展示旗帜”,宣示美海军舰艇在苏联领海享有“无害通过权”。苏联对美国海军在黑海的活动很快从外交抗议升级到了武装对抗。1984年,美国驱逐舰在黑海新罗西斯克附近海域进行“FON行动”时,一架苏联战机用机炮朝该舰航迹射击,另一架苏联直升机突然降到距离该舰甲板仅有9米的高度,让美国水兵惊恐不已。

然而这次事件并未让美国收敛。1986年,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和驱逐舰“卡隆”号又进入黑海南部克里米亚半岛以南巡航,在苏联领海内逗留约2小时后才离开。苏联海空军紧急提升战备等级,并派飞机对美国舰只进行威胁,引起长达数周的外交纠纷。出乎美国意料的是,此事刺激苏联高层下定决心,用军舰撞击方式驱逐美舰。

1988年2月初,“约克城”号和“卡隆”号再次前往黑海执行“航行自由”行动。苏联海军动“忘我”号反潜护卫舰和SKR-6号护卫舰前去拦截。12日上午9时许,“忘我”号通过无线电向美舰发出警告:“你舰正在穿越苏联海上边境,请立即转舵。”但“约克城”号回应称:“我舰不会改变航线,我们没有违反国际规定。”不久,所有苏联军舰向美舰发出警告:“你舰已进入苏联国境,请立即离开!”但美国军舰仍没有改变肮向的迹象。突然,苏军两艘护卫舰加速向美舰冲去。11时02分,“忘我”号撞击“约克城”号左舷,几乎同一时刻,SKR-6号护卫舰也撞上“卡隆”号尾部左舷。冲撞中,双方舰艇都轻微受损,但没有人员伤亡。11时40分,两艘苏联护卫舰接到最新指示:“再次要求美舰离开苏联领海,并做好第二次撞击的准备”。苏舰重新拉开距离,准备第二次撞击,此时美舰再也没有之前的傲气,径直撤出苏联领海。

事发后,苏联国防部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军舰无视苏联舰艇发出的警告,在苏联海域危险航行。该事件被称为“冷战期间最后一场美苏冲突”,就连当时美国国防部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防长阿米蒂奇也承认,美国军舰执意在苏联海域“无害通过”不是必要的。

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了美国“FON计划”中的“常客”。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实施“FON计划”,中美在中国沿海发生一系列海上摩擦或事件,例如2001年4月南海撞机事件以及2009年3月“无瑕”号间谍船对峙事件等。2012年以来,美国军舰更是大肆在南海活动,多次向中国发起挑战。

(水云间荐自《环球时报》2015.10.29)

猜你喜欢

美舰美国军舰领海
本期导读
美舰警告射击伊朗船只
日向中方询问海警船进九州“领海”意图
国家海洋局印发《领海基点保护范围选划与保护办法》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