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读者
2015-05-30王月靖
摘 要:文学的历史是作者、作品和接受者的关系史,而非文学时间、事实和作品的罗列,在接受美学中,读者成为研究中心。本文以接受美学部分理论为基础,从文学作品的文本和读者、隐含的读者及文学文本意义的延续和发展三个角度探讨读者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本 ;意义;读者;作者;价值
随着文学研究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读者只是被动接受作品,与作品存在并无关系”的观点是有缺陷的,离开接受者的参与,文学作品的生命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都是无稽之谈,本文将从三个角度讨论读者对文本意义实现的重要性。
一、文学作品的两部分——文本和读者
一般文学理论认为读者被动接受本文传达的意义,其欣赏和批评受到文本的限制。在接受美学中,读者参与文本创作,也是使文本成为作品的必须因素。[1]文本只是作家创作的未完成结构,不是一种独立自足的存在,不等同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需要读者通过阅读来把握和理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作品既不等同于作品本身,也不能简单化为读者对作品的具体化,而是两者的结合。以《红楼梦》为例,若缺少古往今来众多读者的解读,这部作品是否还能如此意蕴悠长?由此可见,读者对作品的解读和阐释是文本意义生成的重要一环。
二、隐含的读者
尚在作品创作阶段,读者已经在发挥作用了,这就是“隐含的读者”。伊瑟尔在《读者作为小说结构的重要成分》中揭解释了“隐含的读者”:“在文学作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含的读者,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含的读者叙述故事并与其对话的过程。因此,读者的作用已经蕴含在文本的结构之中。” [2] 由此可见,作者在创作时就设置了复杂的邀请性结构,通过文本的整体,预设每一位读者所要承担的角色,等待读者的介入。
以萨克雷的《名利场》为例,他在作品中设置了一个叙事者的角色——不断进行介入式评论的“戏班的领班”,它不是隐含的读者,而是一个人物角色。叙事者一开始就表示,名利场的来访者应当是一个“生性好思想”的人,读者要做到这一点才能领会小说的含义;从整部作品看,这位领班表面上站在读者的角度,实际上却通过介入式议论,暗示读者参观名利场并突然在某个场合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倾向。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给定的材料联合起来,才能表现没被文本给定的东西。
“隐含的读者”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文学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增加,作品的具体化愈发需要读者的积极介入,因为作品最有意味的地方往往是那些未写出的部分,在这里,读者有了自己的位置。
三、意义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延续、发展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是一种浮动价值,是一个向未来延伸变化的曲线。正如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指出的,一部作品“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
证实。”[3]
作品意义产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接受者自身的主观因素使读者在阅读文学时体现出历史性、差异性,从而使同一部作品展现出不同的意义。比如在19世纪中期的法国文坛,同时出现了体裁相似的两部小说,一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另一部是费多的《范妮》。最初,法国很多读者因袭传统的文学视野而难以接受《包法利夫人》中展现出的新思想倾向和审美表现形式;相反,《范妮》却大受欢迎,一年内连印了13版。但随着时间推移,《包法利夫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著,而费多则相反,“他的花哨的风格,时髦的效果,抒情忏悔的陈词滥调令人不堪忍受了。” [2]最终,《范妮》只得落入昨日的畅销书之列。
意义并非是文学所给予的客观存在,相反,文学作品的内蕴对于不同时代的读者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不同的接受中,作品的形象和意义就能不断地得以充实和丰富,从而大大加强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和生命力。[4]这就说明,作品不但只有经过阅读才能获得生命力,其意义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空白”也是文本意义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间的差异让他们对“空白”的填补异彩纷呈,从接受的角度来看,这正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它使文本的意义在不同的时空中获得了新生命,而文学的特点就在于未定性与意义空白给予读者能动的反思与想象的余地。这些“不确定”不仅没有让作品显得不完整,反而让作品有了更多的被理解空间,而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前展现不同的魅力,可见这些“空白”是作品效果产生的根本出发点。
最后要指出,虽然本文强调读者的重要性,但并不否认文本的地位,读者对文本的解释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必然受到文本潜在指示的影响和制约。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哪一方都不可能孤立自足地存在。
注释:
[1] 周来祥,戴孝军.《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M].贵州:《贵州社会科学》,2011(8).
[2] 童庆炳.《新编文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83-291.
[3]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 .周宁,金元浦译.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95.
[4]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252.
作者简介:王月靖(1991–),女,安徽合肥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文艺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影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