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30刘清
刘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广泛使用,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创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变化,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本文主要就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为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广,提供一点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都是教师领读,小学生跟读,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进行生动的讲解,使小学生自己在头脑中进行构建。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对语文教学缺乏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感到枯燥。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通过声音、图片、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将语文教材上原本抽象、静态、复杂、较难理解的书面文字变得直观具体,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教学《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这篇课文时,“国旗班的旗手擎着五星红旗,护旗队员身着礼服,肩披金色绶带,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正步走向旗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很难理解课文的意思,构建不出升旗的场景,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授课时,播放一段天安门升旗时的视频,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理解课文的意思,一方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很多课文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缺少联系,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吃力。例如,在《朱德的扁担》这一课,学生对革命、扁担、草鞋、斗笠等词语接触较少,阅读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些词语通过实物展现给学生,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配上声音教学,采用跟读、默读、齐读、自由阅读等多种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场景当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体会、去感受,加强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在帮助学生理解的过程中,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下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景象、图片,然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特点,观察事物,同时可以将特定的镜头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强化学生的观察训练。教学时,指导学生随着图像的播放,按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学生有序地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并展开联想。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题材,使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提高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手段,当前在教师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多媒体教学比较抵制,其中一些年纪大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有着比较抵触的情绪,认为传统教学才是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是华而不实的东西,只是表面好看,对教学没有实质的帮助。另一种是唯多媒体教学论,以年轻的教师为主,这些老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万能的,不管教材是否适合进行多媒体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使教师真正理解多媒体教学的益弊,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科学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本着科学的原则,不能只追求多媒体制作效果,也不能盲目地追求艺术美感而过分采用声音、图片、动漫等特效,教师要遵循教育原则,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地对课件进行制作,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优化,才能使语文教学质量快速提高。
3.多媒体课件要有启发性
多媒体教学要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思维逻辑、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上都可以快速提高。多媒体课件要有启发性,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可以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独立去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力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小结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有益补充,语文教师要提高认识,敢于创新,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合理地制作课件,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吉青.浅谈多媒体语文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教研),2011(05).
[2]李亚红.多媒体语文教学的误区[J].学苑教育,2012(03).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中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