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地游客逛北京可租公共自行车

2015-05-30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路权自行车道外地

北京市民可凭有效证件租公共自行车,外地来京游客又如何租车呢?2014年3月18日,北京市交通部门表示,外地游客可凭身份证和400元押金,以及一张预存30元的市政一卡通,就可租用公共自行车了。據统计,目前北京公共自行车已达21000辆,已有7个区可刷一卡通租用,并可以“通租通还”,外地游客大可骑到哪里还到哪里。

为缓解拥堵、节能减排,北京市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按规划,未来将实现50000辆公共自行车的服务网络,2017年全市公共自行车将实现通存通取。目前,北京市民或外地来京旅客只需持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等相关证件,以及带标识的一卡通卡,就可前往各辖区指定网点开通一卡通租车功能。而外地游客退卡也很方便,只需到指定网点,提供身份证并签署协议,并将一卡通扣除相关费用即可。

多维解读

把公共自行车打造成现代城市名片

破解“公交最后一公里”难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市民生活,看似小事,实质上却是一座城市是否注重保护公众出行权利的大问题,而这也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是自行车大国,大部分人还买不起或者消费不起汽车,对自行车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即使城市道路修得再好,汽车再多,自行车仍然是一种很好的短程交通工具。因为自行车除了环保、节能、经济、方便、灵活,弥补机动车的不足等优势外,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人均拥有汽车比例很高的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推广自行车,建设自行车道。

满足民众的出行需要,推广公共自行车,拓宽自行车道,让各种车辆与行人各行其道。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实质上也是一座城市是否尊重民众出行权利的大问题。2012年9月,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曾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今后,新建或改建扩建的城市主干道、次干道,都要设置自行车道。政府在处理城市交通到底为谁服务,在城市形象与普通公众交通权利的问题上,如何摆正位置,这是一个导向问题,更是一个原则问题。因此,在赞同北京等城市推广公共自行车的同时,我们更期待它们拿出实际行动改善自行车的出行环境。城市不仅要注重自行车道设置,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细致的配套措施,保证自行车的路权,帮助自行车族重新树立上路的信心,让公共自行车成为城市新名片,让自行车族惬意出行。

“叫好”还要“叫座”

倡导自行车出行,除了增加自行车数量,方便更多的群体之外,更需有软硬件的保障,既包括确立自行车路权、礼让自行车的交通规则,也应完善公共自行车的服务。不可否认,现在骑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少。那么,人们为什么短距离也不骑车,甚至出现“把汽车当自行车用”的怪现象呢?骑车不安全是首要因素:或是大量原有的自行车道被改用或占用,或是新建道路就没有合理规划出自行车道,导致骑车出行路况日益恶化。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快速迈入“汽车社会”的城市没有保障自行车的路权,高架桥、立交桥、大马路都是围绕汽车而建。同时,零距离的尾气污染、夏天没有绿荫的暴晒、冬天猛烈寒冷的大风,都让骑车人的健康指数大打折扣。此外,自行车容易丢失、无处停放等管理漏洞也让骑行变得不太方便。

因此,倡导自行车出行,不能是简单的宣扬绿色生活方式,更需有软硬件的保障。北京推出的公共自行车服务虽然“叫好”,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制约着这项社会公共产品的“叫座”率。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公共自行车发挥作用,如何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公共自行车接通“最后一公里”的便利,是政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猜你喜欢

路权自行车道外地
天津市城市街区慢行系统自行车道构建研究
为路域环境“整容”——探讨公路路产保护与路权维护
你适合到外地发展事业吗?
北京郊区外埠车猛增本地人高价买外地牌
为何日本骑车者众多却罕见自行车道?
城市规划师告诉你,路权的定义
修建自行车道有助于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广西城市道路增设专用的步行和自行车道
借伞
论路权配置视野下的交通事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