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探讨
2015-05-30李春辉
李春辉
摘要: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在环境教育方面的优势及作用,并探究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以期为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环境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对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也愈发关注,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而由此产生的环境危机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借助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势开展环境教育,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 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
高中地理的综合性较强,其内容不仅包括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环境会变化的规律,而且包括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维持发展的道路。在这些涵盖的内容中,因环境问题出现的水土流失、资源枯竭和能源短缺等问题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
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特征,让学生了解其发生的成因、构成要素、发展进程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发展观。环境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社会进步、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其目的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关系,从而让学生对环境与经济发展有全面认识。
在时代的发展中,高中地理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地理知识的讲解,而是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目标,这与环境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两者的相互融合共同构成高中地理教育的主题,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为紧密。
2 高中地理教学在环境教育中的优势及作用
2.1 高中地理教学在环境教育中的优势。高中地理教学涉及到很多环境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大气环境保护”中,涉及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产生等方面的成因、后果和解决措施;在“城市交通运输”中,涉及了交通堵塞和城市道路规划问题,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种植花草树木等解决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涉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原则,以及时间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如清洁生产、公众参与和选购环境标志产品等。通过这些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学在开展环境教育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通过高中地理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会逐渐加强。
2.2 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环境教育的作用。首先,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休止索取,只会阻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在索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会使这种阻碍进一步加剧,从而唤醒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其次,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学会保护环境和趋利避害的方法,认识到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在生活中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最后,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以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看待环境保护问题,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观、人口关和资源观。
3 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
3.1 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环保能力。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真正树立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解“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可以采用比较法法,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分布、土地条件和河网密度等方面的差异以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既简单直观,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又如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解“旅游开发与保护”时,可以采取辩论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围绕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利弊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可以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3.2 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环保意识。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而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内容包罗万象,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课外活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围社会关注的“雾霾问题”,一方面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讲解雾霾的成因、危害和解决途径,让学生对雾霾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每日观测记录大气的能见度、污染状况和污染源,以及对消除雾霾途径的思考建议等,从而身体力行为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又如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借助环境日,如世界人口日、世界水日和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唤醒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4 结束语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高中地理教学在环境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高中地理教师只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栾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刘娜娜. 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王桂君,许振文,王雪,王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探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148-150.
[4]宋建红. 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对学生环境认知影响的评价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