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秋兴八首》的艺术成就
2015-05-30刘晓彤
刘晓彤
摘 要: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为其晚年的心血之作,其艺术境界,表达技巧,组诗形式都臻于完美。从组诗的内容起笔,研究其风格、意境、时空的转换运用、结构、对比、用典等方面,以探索此组诗极高的艺术成就,探寻诗圣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杜甫;秋兴八首;艺术成就
《秋兴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杜甫旅居夔州所作,其时已处于人生的暮年。居无定所、国家动乱、亲朋去世,三种磨难交织侵袭。恰逢秋日,波涛汹涌的江水激发了诗人郁结的诗情,成就了这八首亘古绝今的悲情之作。
下面对诗歌内容稍作说明:
第一首开篇明义,描写了巫山巫峡的秋景,“玉露”“丛菊”“孤舟”等意象的使用为整组诗奠定了一个悲凉的基调,字里行间散发着诗人思故园之情。第二首紧承上首,描写了夔府日落月升之景,“望京华”成为八首诗的诗眼。第三首描写夔州的清晨,诗人对于渔人的“还泛泛”和燕子的“故飞飞”表现出厌倦,感慨今昔,总是天不遂人愿。第四首为过渡篇章,承上启下,着眼处由“夔府”转到“长安”,与“望京华”呼应,写到长安近况,一瞬间气势流淌,情感急转直下。第五首承接“故国平居有所思”而来,忆昔长安全盛日,末句颇有“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之苍凉。第六首首联第一句将目光转移回了夔府,第二句则将长安与夔府用若有若无的“风烟”联系起来,看似笔调变化,其实仍是描写长安,两相对比,更突显京华之没落。第七首写古之长安,羡其繁华,终落笔于凄清。第八首为完结篇,描写诗人往日畅游长安之景象,全然衬托出如今无可奈何的落差感。
《秋興八首》的艺术成就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浑厚深沉的境界
(一)沉郁顿挫的风格
“沉郁顿挫”基本成为后世公认的杜甫的主要诗歌风格。《秋兴八首》因秋起兴,诗人身在夔府,心念京华,借盛衰之变,寄故园之思。诗中所运用的意象皆笼罩上沉重悲怆的色彩,诗人联想自己的身世,参悟个体生命的无奈,悲天悯人的情怀夹杂着无所归属的零落感,加以国家的混乱,蕴藉着难以言表的悲愤,此可谓之“沉郁”。但诗人的情感不是一味的低沉。例如第八首,诗人回首往事,气象万千,不禁带读者进入到一个高昂的旋律中,突然笔锋直转,“白头吟望苦低垂”。通过这种错落有致的写法,使读者有“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情感体验,此可谓“顿挫”。“沉郁顿挫”是在奠定了情感基调上的情绪起伏,这种风格使杜甫之作总描摹出一副苍茫的图景。
杜甫一生都在努力入仕,因此《秋兴八首》自觉地带有政论性与思辨性,这给他“沉郁顿挫”的风格作了一个很好的补充。例如第四首的首联,以喻代议,以议发端,整首诗歌展现了诗人对于大厦将倾的忧虑和思考,切身体验锻造出如此振聋发聩之声。所以“沉郁顿挫”所呈现的不是阴沉与抑郁,而是厚重的感情。莫砺锋指出:“他的爱中充满着同情、悲悯、惋惜,是一种浓烈而又沉重的
感情。”①
(二)和谐统一的意境
《秋兴八首》的意境和谐统一,主要体现为意象的选择和情景的关系。在组诗中,诗人选择的部分意象带有“凄、清、苦”的色彩,诸如“猿”“悲茄”,但更多的是以壮丽华美的意象来衬托哀伤,如“蓬莱宫阙”,看似与“凄、清、苦”不符,实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意境之深,又在常情之中。
《秋兴八首》的情与景相互融合。以第一首为例,乍看句句写景,实则诗人在写景过程中挖掘其精神内涵。例如“枫树林”使人联想到宋玉《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此景物是一种明丽的色调,外物的鲜艳更能衬托出内心的哀伤。“巫山”“巫峡”,山与水,高低动静,扩展出诗歌无限的张力。用“气萧森”将它们封闭起来,暗示着作者心中抑郁不得发散。江间波浪激荡,与天相接,塞上风云阴晦,压到地上,环境封闭再次契合了“气萧森”,诗人对“故园”思念愈深。
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情因景显,景因情深,情与景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状态,言语精炼内在丰富,境界雄浑开阔。
(三)境随情转的时空
《秋兴八首》中诗人不断的时空变换,有意识地树立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以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无限来反思生命的形态。组诗因秋起兴,诗人面对季节的更替,难舍的情绪流出。主要表现在前三首诗的时间承续,从代表秋季的露水和枫树,再到“气萧森”的苍凉情调,直到燕子“故飞飞”时的厌倦,无不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然规律的敏感及个人内心的挣扎。
后五首诗中有着明显的地点变化,从夔府到长安,从长安到夔府。组诗时间的更替和空间的转换结合得恰到好处,如“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将空间(长安的不断沦陷)与时间(百年的兴衰变乱)囊括其中,给诗人的“有所思”增加了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秋兴八首》境随情转的时空得以幻化出一个浑厚深沉的境界。
二、多样的表达技巧
(一)结构严谨
在杜甫之前的组诗创作,结构大抵松散。杜甫的连章组诗则颇具创新精神。
《秋兴八首》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组诗中线性结构与环状结构并存。前三首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所写。第四首“闻道长安”又与第一首之“望京华”相照应。第五首描写全盛长安,其末的“一卧沧江”与第六首的“曲江头”承连。第六首的“秦中自古帝王州”又引出了“昆明池水汉时功”,整首诗又放到了长安,最后一首写诗人昔日畅游长安之景,尾联分写诗人在长安的往日景象和在夔府的今日落寞,整组诗歌完美收官。至于环状结构,笔者认为,诗人以“秋”为中心,着力描写了情与景的交融,物与我的变换,时与空的交错。后五首基本都是首、颔、颈联主要写景,尾联集中抒情。至于时与空的交错,即指组诗以时空为载体,展现诗人波澜的心灵感受。这种环状结构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其能自一本而化为万殊,而万殊又归于一本者,唯《秋兴》八首足以当之耳。”②
(二)用典无痕
杜诗被后人誉为“无一字无来处”③,但其所用典故都与自身处境相关,看似用典,实则抒情。例如第二首“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前半句化用典故“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实下”反映诗人大概以往只闻得猿声哀痛催人泪下,今日亲至此地,此情此景不禁掉泪。只因有“实下”,此处便可堪称活用典故的典范。后半句化用《博物志》中张骞乘槎入银河的典故,杜甫运用此典故与他当时的处境相关。杜甫在成都曾入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僚,诗人曾以为自己能够随着严武回到长安,却因严武之死,还都愿望破灭,因此诗人感叹自己的“虚随”,而今犹如“浮槎”。第三首的颈联中诗人反用典故。杜甫曾任官左拾遗,后因直言进谏被疏远,诗人不明白他像匡衡一样抗疏,最后为何官不见升反而落得功名如此之薄?像刘向一样研读儒家经典,最后为何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两个典故的反用带出了诗人的不满之情。
(三)对比鲜明
《秋兴八首》作为一个整体,内部却充满了不同的对比——地点上的对比:夔府今日的凄凉与长安昔日的繁华;在色彩上的对比:秋之玉露的晶莹与紫气满天的壮观;在思想上的对比:残酷的距离与急迫的渴望。此外还有个人情绪高昂与低沉的对比等。在这些对比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内部还蕴含了一个对比,“玉露”和“枫树林”前者冷色调,后者暖色调,放在一句诗中更显诗圣下笔不凡。刘辰翁评说:“露曰玉露,树曰枫树,凋伤之中仍有富丽之致,自是大方家数。”④诗人笔下的这些对比使读者产生了巨大的情感震撼,更将诗人的怀旧、牢骚展现,诗思跌宕,堪称大家之笔。
三、完美的组诗形式
(一)统一的主题
《秋兴八首》之前的组诗大都没有统一的主题。但《秋兴八首》八章结构严谨,顺序秩然,中心突出,情感丰富,仿佛一篇“秋兴赋”。这种以诗为文的写作手法,使得《秋興八首》多了文的博大。
整组诗围绕“秋”字展开,第一首的“玉露凋伤枫树林”,第二首的“已映洲前芦荻花”,第三首的“清秋燕子故飞飞”,第四首的“鱼龙寂寞秋江冷”,第五首的“一卧沧江惊岁晚”,第六首的“万里风烟接素秋”,第七首的“石鲸鳞甲动秋风”,第八首的“白头吟望苦低垂”,首首紧扣“秋”,奠定了苍凉基调,保证了诗人始终在秋天的气氛下抒发诗情。每首诗歌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彼此间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笔者在上文已有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组诗统一主题下的整体性与独立性,使得组诗形式上“八首诗可作一首诗读,盖其前一首结句,与后一首起句相通”⑤,最终以浩然之气为终结。
(二)优美的韵律
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开后世之先河。《秋兴八首》可说是其中的登峰造极之作。组诗中蕴藉着作者深沉复杂的感慨,如果单用一首诗来表现未能淋漓尽致,而用组诗写作则能避免这一难题。七律的严格格律是抒情言志的障碍,诗化语言也很少能反映作者所处时代的现状。但杜甫戴着七律的“镣铐”跳出了一支可歌可泣的舞蹈,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精严的格律
《秋兴八首》中诗人追求更加完美的形式,此组诗符合严格的格律形式,平仄准确,基本没有拗体。现试读《秋兴八首》其四,通篇合律。另据赵昌平先生考证,七律的成熟应在709年。⑥杜甫生于712年,可以说诗人就是为了将七律这种形式推向巅峰而生。七律最终能成为与五律、五古、七古一样地位的诗体,杜甫功不可没。
注释:
①莫砺锋.杜甫评传[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②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
③王绮珍.黄庭坚与江西诗派[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4月版.
④[唐]杜甫撰.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8月版.
⑤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版.
⑥赵昌平.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J].《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0.
[2]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7.
[3]仇兆鳌.杜诗详注[M].中华书局,1979,10.
[4]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6.
[5]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6]宋金亮.《秋兴八首》的时空表现及其审美文化意义[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卷第4期.
[7]龚敏.一本发于万殊,万殊归于一本——对杜甫《秋兴八首》的结构分析[J].中国韵文学刊,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