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引导中学生快乐阅读的策略

2015-05-30赵志琴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答题文章内容

赵志琴

【摘 要】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扩展视野、发展思维、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快乐阅读的引导,学生对阅读兴趣不高,是现今中学生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训练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经常进行阅读可以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为他们今后找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阅读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就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方法的指导是必须的,而且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学生在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同时,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这种知识必须成为能力。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这种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逐步提高。

一、用好教材,一课一得

教材中有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的内容。阅读能力分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评价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有每单元的综合学习的阅读内容,这些都是指导我进行阅读教学的很好的材料。我按照教材所规定的内容逐步的进行阅读练习。其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种阅读能力,来提高阅读效果的。

一般来说,读一篇文章,读懂它的内容和形式,大致要走三步。第一步:读懂文章表现了什么内容。第二步:读懂文章怎么表现内容的。第三:读懂文章表现得怎样,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做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

我在讲课之前,一般都先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让学生对所学的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一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面对初一上学期的学生,他们处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很不完整,概括能力很差,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掌握很不够全面,所以我就把整体感知作为每篇文章必训的内容之一。

我把整体感知记叙文的基本步骤进行了归纳,包括第一步:读题目,想问题。即让学生拿到一篇文章之后,先要看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我们根据题目归纳的作用有: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文章的线索;;提示文章的中心等,学生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时候就不会产生很大的偏差。第二步:疏结构,明内容。文章内容的概括首先要进行逐段的内容概括,然后本着留主去次的原则进行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让学生明确文章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步:抓关键,提主旨。训练学生着眼于表现中心的关键段落、语句。比如结尾议论抒情段或直接揭示人物性格的语句等等。明确中心大致分成揭示道理(写事为主),赞扬人物的品质或精神(写人为主),抒发作者某种情感(写景为主)。概括的时候,应该从正面进行概括,即赞扬,歌颂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再完成作者是怎样表现中心的,即对文章语言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现代文的知识点很多,如果每节课,每篇课文都将这些知识点让学生掌握,那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也没抓着。所谓的一课一得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单元重点以及文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抓住一点或者两点进行训练,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使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最后每课一得,得得相加,必有大得。

到了初二,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发展。在学习每篇文章之前,我除了安排学生完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的预习作业之外,还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简单的评价,可以对内容,可以对写法,可以对语言。课堂上,再根据学生自己阅读的情况的反馈,选取学生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作为一节课的重点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学生能注意听,而且能集中把问题突破。

到了初三,我主要是根据中考的题型,进行题组训练。我会先把文体的知识点及答题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在做阅读训练时,把一个考点涉及到的不同题型一次性训练到位,让学生明白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规律。然后我们用前两年的中考阅读题进行训练。训练时再提示相应的方法,反复在讲中练,在练中讲。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把握很扎实,而且掌握了一定的答题技巧,最终形成了答题的能力。

总体上说,无论教哪个年级,老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注意学生的个人体验,及时用鼓励性的语言,启发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主张,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会让学生在老师引导帮助下,在充分理解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方法,然后老师进行引导练习,有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从而让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的答题技巧,这样的课堂环节的设计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当然,现代文阅读不光是靠方法,学生的阅读体验也很重要。每节课对学生的阅读都给予一两点方法上的提示,这样积少成多,就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每节课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实施的整个过程,我都注意到了实效性的问题。老师的教学不光是考虑到知识本身的系统性,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朗读。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最不能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朗读。每学一篇文章,第一节课基本上就是读。这样除了能让学生解决一些字词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思维,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其实学生是非常喜欢读书的,那我们就应该投其所好。有的时候,一节课下来,没干别的,就是读书。一定要形式多样,男生读,女生读,男女对读,分角色朗读,接龙读等等。这样学生对所的文本自己就会有了深刻的了解。接下来,再训练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度和浏览。

二、课外阅读的点拨指导

(一)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从多方面着手。

(1)晓之以理,明确阅读意义。让学生明白广泛、健康的课外阅读在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中的地位,语文能在中考、高考及将来工作和生活诸方面的重要作用。

(2)用奖励,用生动而有说服力的例子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我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并进行统计,开展阅读竞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了语文成绩。

(3)导之以行。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采且带有观摩性、解惑性、竞赛性的读书活动。比如作品赏析、读书故事赛、知识竞赛等。引导学生自己多读多练,在实践中培养兴趣,积极而持久地投身阅读活动中。

(二)推荐读物

书有良莠之别,中学生开卷未必有益。初中学生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教师要培养他们的精品意识,帮助他们择真而读(真,真知灼见),择善而读(善,思想健康),择美而读(美,审美情趣)。除课标上推荐的中外名著外,我还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诗文,这些诗文形神兼备。规定学生每天熟读成诵一篇,让他们品评词句意蕴,学学鉴赏角度,既赏心悦目,又拓宽思路,也提高了文学修养。同时,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另外,推荐学生订阅一些既贴近当代生活,又有学习指导意义的报刊。如《中学生》、《语文导报》等等。它们都是很优秀的读物,多读这些对语文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要切实改变中学生阅读现状,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快乐阅读,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反思能力。

猜你喜欢

答题文章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主要内容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