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葛水平小说语言的地域性

2015-05-30成雅妮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晋东南谚语小说

成雅妮

摘 要:葛水平是山西文坛的新锐作家,她的小说描写晋东南地区人民原生态的生活,小说语言充满浓郁的地域色彩。本文拟从地域性语言的角度切入,分析葛水平小说语言地域性的形成,阐释其文本呈现,进而探究其蕴含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葛水平;小说语言;地域性

来自晋东南的葛水平,是晋军的代表作家。自2004年发表《甩鞭》以来,即引起文坛关注。总体而言,她的小说以乡土小说为主,用满含乡情的笔触,运用极具地域色彩的语言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山川风物和人性善恶,呈现了晋东南地区语言的丰富性,地域性语言已成为一种审美符号,并且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葛水平小说语言地域性的缘起

(一)民间立场的表达

葛水平的创作姿态是立足于民间的,她是站在对民间饱含深情的立场上来展现乡土世界生活面貌的。生于农村的葛水平对于底层有着特别的感情,她总是深切的关注着底层的疾苦,在作品中书写底层人民的生活,诠释着对晋东南地区的热爱,体现着人文关怀。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寄寓着作家的情感及写作立场,葛水平用富于地域色彩的语言表现底层人民生活,是对其民间立场的很好诠释。

(二)地域文化的积淀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作家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文学作品也会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葛水平置身于晋东南,这里的文化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山西地理位置特殊,黄河与太行山作为其天然屏障形成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易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特征。晋东南的风俗习惯、民俗礼仪和民间文艺对葛水平的创作产生影响,她选取地域性语言是最恰当的。

二、葛水平小说语言地域性的多维呈现

(一)词汇的原生态呈现

词汇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语言特色的部分,葛水平小说展现了晋东南词匯的独特风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她提炼出最能表现晋东南特色的词语融入小说创作,例如:这边厢(这边)、傍里黑(黄昏)、日月(生活)、日头(太阳)、寡淡(淡而无味)、恓惶(可怜)。其次,山西人喜欢用叠词,葛水平小说也大量运用叠词,在《地气》中描写李苗和翠花收割稻穗的情景:“镶嵌在蓝天白云中的太阳暖暖照射下来”,“一股细弱如烟的灰尘袅袅绕绕,闪闪烁烁地在她们周围舞动”叠词的运用细致入微、贴切生动。最后,还运用山西方言中含词缀“子”的词语,比如:香胰子(香皂)、拨烂子(一种面食)、挑子(担子)、法子(办法),这些词语使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二)谚语的思辨性表达

谚语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有鲜明的地域性,且有丰富的内涵和哲理。葛水平对晋东南人民的生活很熟悉,了解并能熟练运用他们的谚语。谚语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简练生动、含义深刻,有些是生活经验的总结:“该成的瓜不开谎花”(《甩鞭》)、“不蒸馒头也争口气”(《地气》)、“断了骨头连着筋”(《黑脉》)。此外,有的言语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例如:“同情眼前事,恓惶落难人”(《喊山》)。谚语用简短的语言表达道理,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

(三)民谣的地域性书写

民谣是民间文化的载体,较长久的保留了地方特色,反映了一种精神需求,葛水平的小说运用民谣展现了晋地文化的独特风味,增强了作品的地域色彩。《道格拉斯china》中“米儿啊米儿∕谷壳破了皮儿∕破成半半∕做成饭饭……我给你唱个好秧歌”,以晋东南的小米作为表现对象,呈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喊山》中哑巴想起童年的歌谣:“天上落雨又打雷∕一日望郎多少回∕山山岭岭望成路∕路边石头望成灰”这首歌谣表达的是少女对恋人的期盼,充满质朴、真挚的情感。

三、葛水平小说语言地域性的文化意蕴

(一)晋东南地区的审美符号

葛水平小说所呈现的是晋东南人民质朴的生活,只有运用地域性语言才能将人们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诠释晋东南地域特色的同时,又蕴含厚重而苍凉的晋东南文化。晋东南地区的文化相对稳定,并与地域风俗、民间传统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会受文化的影响,当地人的品质也会融入语言中,语言传递着朴实、率真、坚韧的精神内蕴,地域性语言成为审美符号蕴含着深层审美意蕴。

(二)传统文化的呈现

文学的表达方式、思想内涵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蕴含传统文化的因素。仁义在葛水平的小说中有充分的体现,《喊山》中村民们之间出现矛盾,总是能以宽容冰释前嫌,在这里仁义占了很大的比重。同时,传统文化中的男权文化也有体现,《甩鞭》中王引兰一生都在渴望生命的“春天”,而以失望告终,这是对封建礼教束缚和男权视阈下女性悲剧命运的书写,透露对女性命运的人文关怀。

四、结语

葛水平小说充满浓郁的地域色彩,这与运用的语言密切相关。晋东南的语言是她所熟悉的,她的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受其影响。文字中透露着质朴与坚韧、洗练与苍凉、真诚与厚重,葛水平始终立足于民间,选取地域性语言描绘人民生活。方言词汇的运用增加了表达的丰富性,富于哲理的谚语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内涵,民谣的汲取使小说更加生动,作品洋溢着明朗的基调。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2]肖敏.葛水平小说论[J].当代文坛.2008(1).

[3]葛水平.官煤[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4]葛水平.守望[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5]葛水平.喊山[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晋东南谚语小说
养生谚语也要“更新升级”(上)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晋东南特色面食名称英译及面食文化外宣
说说谚语
试论晋东南地区方言古语词的训诂学价值
明代晋东南和晋南地区的自然灾害比较
探寻晋东南早期人类的栖身之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