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荧屏科学潮流

2015-05-30唐潇霖

综艺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王刚脑力魔方

唐潇霖

2月27日,帅气、阳光又稍显腼腆的“最强大脑”选手王峰,在第二季《最强大脑》“王者归来”中挑战成功后,诞生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同时标志着《最强大脑》第二季的晋级赛和挑战赛落幕,进入更加白热化的国际赛阶段,“脑力”比拼再次升级。

可以说,自去年开始的两季《最强大脑》让人们眼前一亮,给荧屏带来清新之风,首次让“科技”引领了综艺节目的潮流。

2014年的电视荧屏,进入多元化时代,不再是歌唱类节目包打天下。其中,《最强大脑》是一个更加“另类”的存在。这部大型科学类真人秀,不仅将目光盯向素人,更是将领域放到了“高冷”窄众的科学领域,打出了“让科学流行起来”的口号。

谈起节目创作初衷,《最强大脑》制作人王刚告诉《综艺报》:“最初看到了德国的一档节目《Super Brain》,这是一部两小时左右的盛典节目,选手有各种表演,展示自己的脑力特长。它给了我灵感,当时我就在脑海中设想如果要做一个这样题材的节目,应该如何设计比赛赛程和环节等。”最终,电视上呈现出的《最强大脑》,基本是由王培杰王刚团队自主研发和原创的,目前模式代理公司在国际上销售的版本就是经过改造后的中国版本。

这样一档冷门的科学节目,缘何在周五晚间最热门的综艺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

“风险很大,因为大家都没见过,无从想象。而且脑力比拼呈现起来难度太大,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突破的”,王刚表示。“当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幸好我的直属领导态度比较坚决,力挺这个项目。而且那时我对节目的整体框架模式、流程设置、呈现环节等,在心中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想法了。后来节目表现跟我当初的预期差不多——稍微好一点点。” 王刚的坚持和自信来自他十几年在电视节目领域的积累和经验。

作为一档收视率破2的周五22点节目,《最强大脑》一路势如破竹。开播之日起,节目就稳坐同时段收视第一;中国对战意大利的首场PK赛,索福瑞CSM48城收视率达到了2.28%,收视份额10.1%,节目排名周五所有晚间节目第一名;“都教授”金秀贤助阵中国对战西班牙的第二场国际PK赛,CSM48城收视率达2.65%,收视份额11.77%,双双领衔周五档所有综艺节目;收官夜的中德大战,CSM48城的收视率2.74%,收视份额10.42%,再度刷新了节目的收视纪录。

播出之际,《最强大脑》的热议话题始终占据各大综艺榜前列,微信、微博也常被“大脑”刷屏。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所言,“这个节目又好吃又好看,是一道有营养的科学大餐。”

在50000个色块中肉眼找不同、水下盲拧魔方、人脑识别二维码、93的17次方一分钟内心算,还有大部分人都不了解是怎么回事的“数独”、“骑士跳”,都通过这档节目进行了全民化普及,突破了普通人的想象空间。

王刚表示,节目最难的部分除了寻找选手外,就是如何将科学用综艺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包装——既要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又要好看精彩。“项目组从成立之初,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科学团队。我们筛选了很多科学团队,幸运的是这档节目的设计获得了科学家们的认可,因此参与度比较高,最终确定了与北京大学心理系副教授魏坤琳团队合作,因为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恰好是人脑的工作方式等,跟节目契合度较高。节目中规则的制订、打分标准的制订等,都是节目组与科学团队在一起商量、讨论完成的。”

规则制订后,《最强大脑》在娱乐化包装上也颇下工夫,节目中出现的许多道具被网友称为“最强道具”。例如由数百个魔方组成的魔方墙、100个色盅表演、101条斑点狗、几十对双胞胎、300个模样差不多的鸡蛋,上百个指纹、二维码、手机图形锁屏图片等。而长23米高3米的3D版《清明上河图》沙盘,则把街道、河流、房屋、800个神态各异的人物等呈现得栩栩如生。

从第一期开始,节目就打出了明星概念,周杰伦、李彦宏、陶晶莹等人的加入让节目开篇就具备了眼球效应。章子怡、张柏芝、林丹的陆续到场,尤其是韩国明星金秀贤的到来,极大地点燃了粉丝们的热情,对收视率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提振作用。不过,明星们的加盟却并未喧宾夺主,真正受关注的还是那些脑力选手们的精彩表现。

或许,节目体现出的精神正像感动了亿万观众的“选手——中国雨人”周玮:“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最强大脑,但最强大脑一定可以来自每一个看似卑微的个体。”这是一档既具备了科学营养又兼容了娱乐精神,同时还有人文关怀的温暖综艺大片。

猜你喜欢

王刚脑力魔方
发明魔方的人
创意无限翻翻翻
魔方廖
脑力百分百
小魔方
脑力Bigbang
脑力Bigbang
脑力对对碰
名人读意林
你报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