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人生

2015-05-30喻若然

综艺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卫视跨界体制

喻若然

周冬梅的从业生涯经历了多次“跨界”。

1986年刚毕业时,她被分到浙江电视台新闻部,当时是浙江电视台唯一的女记者,工作第二年就与人合作获得了当时中国电视新闻的最高奖。1995年, “浙江卫视周末版”效仿央视《东方时空》,采用制片人负责制。周冬梅当时就是浙江卫视周末版的创始人之一,担任新闻版块的制片人,创办了《观点》《背景》《每周关注》等一系列有着全国影响力的新闻调查类深度报道,当时她麾下的一位记者就是现在《奔跑吧兄弟》的总制片人俞杭英。

经过多年历练,周冬梅又转向财经领域,制作财经人物访谈节目《财富人生》《天下浙商》。作为分管领导,先后创办了《男生女生》《爽食行天下》《爱情连连看》《转身遇到TA》《中国梦想秀》《人生第一次》《爸爸回来了》等一系列各种形态的综艺节目。回顾整个职业生涯,除了音乐类节目没有深度介入,其他类型的节目,要么创办、要么分管,周冬梅几乎做了个遍。虽然每一次转型都不容易,但她却凭着悟性和毅力屡有建树,而她特有的人文功底和跨界背景,让她在做娱乐节目时始终能保持敏锐的新闻触觉和鲜明的人文底色。

2013年5月,时任节目中心主任的杜跳槽去了酷6,由她接任主任。 “压力挺大的”,周冬梅坦承。在她接任时,一方面,各大卫视之间的竞争惨烈,另一方面灿星这样手握重兵的民营制作公司快速崛起,体制内的饭碗不断被蚕食。“你在体制内,旗下有这么多人,如果你没有拿得出手的活儿,体制不可能庇护你吃香喝辣,一旦饭碗被抢,就会尊严丧尽斯文扫地。所以我们没有退路,只有攻击前进,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浙江卫视的节目制作团队历来遇强则强,我们在激烈的拼抢中牢牢守住了阵地,提升了实力扩大了优势。“

周冬梅反复强调,在她看来,现在的市场热钱涌动,钱根本不是问题,人才是问题。培养团队,留住人才,永远是她最为看重的责任。

开放包容50岁的周冬梅经常被同事称赞精力充沛,总是拼在一线,但她也确实很累。她笑称,一季《奔跑吧兄弟》做下来,就像是“到炼狱里走了一趟”。不过她也表示,“如果这个工作五年前、十年前交给我,我不一定能完成得这么好。正是有了这些年的积累,才能从容面对这些困难。” 她用了3个“极大”来总结这次的收获——“极大地挑战了体力,极大地激发了创造力,极大地丰富了电视人的职场经历”。

跟年轻人没代沟,这一点让她颇为自得。“我不仅是节目中心主任,也是一位90后小伙的妈妈,双重的角色都要求我保持年轻的心态,与最前沿的信息保持同步。那些时尚前卫的新事物不一定非要欣赏,但一定要懂得,不然年轻人根本不买你的账。”她在美国工作的儿子也喜欢看《奔跑吧兄弟》,经常跟同事一起看。每期节目播出后,她都会征求儿子的意见,以求进一步改善。

周冬梅说她从来就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工作、生活都崇尚顺其自然,命运把她推到哪一步就扎扎实实地迈好哪一步。但是,她又是标准的摩羯座,“努力,坚韧,不放弃。就算横在面前的是90度的悬崖绝壁,也能一步一步地爬上去。”

有一年去巴厘岛拍片时,周冬梅对当地融入大自然中的室外无边框泳池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无边界”,所以与天地相融,那种包容一切的自由感令人心情舒畅。其实,“跑男”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想象力和包容性——海纳百川,圆融无碍。而这种开放包容也正是周冬梅推崇的性格特点。

猜你喜欢

卫视跨界体制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跨界
跨界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