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跑男”八十一难

2015-05-30喻若然

综艺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陈赫名牌卫视

喻若然

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主任,《奔跑吧 兄弟》总统筹。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后进入浙江卫视。1995年5月参与创办浙江卫视周末版;先后负责创办和分管《观点》《背景》《人生AB剧》《财富人生》《中国梦想秀》爱情连连看》《转身遇到TA》《人生第一次》《爸爸回来了》等一系列品牌栏目,以及一系列大型晚会和活动。先后多次获得中国电视新闻特等奖、电视文艺星光奖、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文艺奖一等奖等奖项。

《奔跑吧兄弟》开拍第一天,是周冬梅生命中“刻骨铭心”的一天。

头天晚上,剧组在杭州雷峰塔拍开场小片,几百人的团队第一次集结,万事俱备,却偏偏忽略了雷峰塔10点钟熄灯这一细节。景区管理人员无论如何不肯通融,作为总统筹的周冬梅一口气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协调各方资源,等到拍完收工已是凌晨一点多。

第二天早上5点,她又赶到西湖文化广场,准备迎接第一天的拍摄。上午很顺利,但中午刚过就“风云突变”,先是陈赫因为背胖大妈腰伤复发下不了地,无法继续下午的拍摄——周冬梅指挥工作人员找医生,送医院,做CT、打封闭,折腾了几个小时,拍摄时间因此大大延误。当天下午的拍摄场所是印象西湖演出地,为了不影响当晚的演出,节目组答应景区在下午3点拍完撤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心急如焚地等着陈赫复工,下午两点多,陈赫终于蹒跚而来,看到“RUNNING MAN”转眼成了“WALKING MAN”,现场人员傻眼了。为了帮助陈赫尽快恢复,周冬梅请来了一位曾在北京301医院做过高级保健师的推拿专家,在荷花池边支开推拿床为他紧急理疗。

没想到这边陈赫还没治愈,那边王宝强因为奔跑中速度过快又不小心跌进了荷花池。没有人知道,节目中那个被大家视为笑点的镜头,当时几乎把周冬梅吓出了心脏病。邓超把王宝强从湖里拉起来的时候,宝强的下巴被磕伤,整个脑袋都是晕的。坚持拍完水上乒乓球环节之后,宝强也要求去医院检查。这时天已全黑,暴雨如注,最重要的“撕名牌”环节还没拍,而韩国明星金钟国已经在中国美院等待了整整7个小时。剧组不得不再次暂停,等候周冬梅陪王宝强去医院做完一系列检查,确定无碍后,才赶往第一期节目的最后一个拍摄场地——中国美院。

第一期“撕名牌”的拍摄时间超乎寻常得长,时间接近午夜,艺人们已经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在场外守候的周冬梅一方面承受着来自艺人经纪人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暗暗担心高强度工作后第二天艺人以及工作人员体力不济影响第二期节目效果。凌晨两点拍摄结束,剧组连夜转场到乌镇,但还有一关没过:浙江省规定,高速公路凌晨两点到四点大客车禁止通行。周冬梅只得强打精神,继续协调。剧组到达乌镇时,已是凌晨四点。“毫不夸张地说,那天我起码打了100多个电话。”这漫长的一天,她几乎24小时没合眼,接下来又要面临一整天的拍摄。“我们就像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到了真经。” 周冬梅这样形容制作《奔跑吧兄弟》的过程。

中韩合作那些事

在《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中,周冬梅做了哪些工作?

从一开始赴韩谈合作,带队观摩培训,组建团队,探索两国专业人员工作模式,节目策划,协调两国团队及国内各工种团队之间大大小小的问题,处理拍摄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到后期反复多轮审片,宣传推广工作指导等等。除了不参加前期勘景,她几乎参与了节目从筹备到播出的全过程。这其中,让她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化解中韩两国人员由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工作习惯导致的摩擦和误会。

节目前五期,中韩双方团队紧密合作、朝夕相处,周冬梅对《Running Man》总导演曹孝镇的专业素质十分赞赏,特别是曹导对超大团队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调控让她叹为观止。

“每个人都身兼多职,三头六臂,专业化程度非常高。”但两国工作方式上的诸多差异,给周冬梅的工作也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大家对规则、节奏、笑点的理解都不一样” 。第一期的开场环节,曹导演剪得行云流水非常精彩,在艺术上高度赞赏和认同的同时,周冬梅认识到,十几分钟的开篇时长一定不是中国观众所能接受的。“中国观众习惯开宗明义,迅速切入主题。但韩国导演认为这是整季节目的开场,需要多一点时间铺陈”。

为了剪短几分钟,她和《奔跑吧 兄弟》的总制片人俞杭英与曹导演反反复复沟通了整整一个晚上,最后达成了折中方案。事后,周冬梅了解到,曹导演在SBS已经有4年没被人要求改过片子了。

在前5期节目的合作中,诸如此类因为工作习惯、语言文化、创作理念不同而引发的分歧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但靠着双方负责人的协调、沟通以及双方团队渐渐培养起来的理解与信任,合作越来越默契、越来越顺畅。

这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摄制团队”,涉及境内外、行业内外、体制内外,各种关系的协调,各种突发状况的处理。周冬梅很庆幸父母给了自己一个好性格,坦诚、率真、善良,敢担当,肯包容,眼里不存是非,因此可以得到同伴最大的信任,成为团队的黏合剂和润滑剂。

“跑男”真经

在浙江卫视“大审片组”几年的审片历史中,审完节目全体热烈鼓掌的只有两个节目,一个是《中国好声音》,一个是《奔跑吧兄弟》。

周冬梅给《奔跑吧兄弟》的成功总结了几点要素:一、这是一档“治愈系”正能量节目。“这个节目很阳光、很励志,让人看了非常轻松、快乐。忙碌工作一周后,一家人或者一个宿舍的同学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度过90分钟,我觉得这就是对现代人生活压力最有效又最绿色环保的释放和疏导” 。第二,明星真情流露。“看着平时高大上的明星犯二、犯错,耍小聪明、小伎俩,有时甚至不如普通人聪明,大家会觉得与明星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第三,大众一起狂欢,共同回到童年。“‘撕名牌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玩的‘捉迷藏,这个简单易懂的游戏把大家的童心都激发出来了。撕名牌从2014年冬天开始变成了一项火遍大江南北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中小学生,课余时间和假期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走进操场、公园,成群结队撕名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正能量,也是节目和观众之间最接地气的互动。浙江卫视的观众群因为这个节目变得更年轻化,以前浙江卫视主打的是60、70、80后,现在90后甚至00后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赢得年轻人,也就赢得了未来。”

说到这个节目对中国综艺节目发展的意义,周冬梅认为最大的意义在于《奔跑吧兄弟》开辟了中国综艺节目剧情化的新时代。“每一期‘跑男都是在导演、编剧制定的框架里,由7个艺人和特邀嘉宾共同即兴演绎一部真人秀电影。” 我们从来不设剧本,我们只是按照特定的环境以及地域文化设定主题和游戏,然后按照艺人的性格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设计规则,在此前提下,艺人即兴的发挥以及他们之间碰撞的火花往往能给我们带来许多超预期的惊喜。周冬梅坦言,韩国综艺团队的编剧水平是我们短期内最难超越的“门槛”。“中国综艺编剧太缺了” 。为了尽快补上这块短板,浙江卫视现已设立了“编剧”这个专门岗位。

一档成功的节目,其实可以产生巨大的商业开发空间。对于《奔跑吧 兄弟》第一季结束后同名电影的火爆,周冬梅感到并不意外,但她略有遗憾地说,如果节目组能够早一点深度介入电影创作,影片的质量应该会更好。现在“跑男”的官方衍生产品帽子卖得不错,周冬梅开玩笑说,“如果当初在淘宝上开一个官方‘名牌店,在北上广租个场地组织‘撕名牌大战,大家一定玩得不亦乐乎。”

韩国的《Running Man》是个固定的工作团队,已经运作了5年,这让周冬梅很羡慕。“团队成员只有长期合作,才能心有灵犀、配合默契,才能把一口井掘深,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陈赫名牌卫视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撕名牌
企业名牌
《极品家丁》开播陈赫穿越成倒夜香的低级家丁
《断片儿》热拍中杜淳、陈赫互爆醉酒糗事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奔跑吧兄弟》爆笑语录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
名牌表
新商标法禁止“傍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