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廖吉林书法散谈

2015-05-30张万鑫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颜体大度楷书

张万鑫

上世纪末,书法学术界提出如何实现书法创作由传统书写向现代书法援引从而创造出当今时代书法的话题,今天依然有着积极的探索意义,因为这是一个时代课题。提出这个问题的实际意义,不在于它的深刻而在于它的明确性与方向性,在于它能够清晰地引导人们该向哪个方向努力,在这个课题下,作为一个书家个体,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在多元的书法语境下,找准自己的切入点,不断深化个性艺术语言,博览约取、取精用宏,努力形成时代背景下的与传统书法接轨的个人风格。

廖吉林先生的书法正是对这个问题深入思考的产物。 我与廖吉林先生的交往是在网上认识的,那是他访问我博客后,我对他进行了回访,一进入他的博客,我便被他书法中的儒雅大度、简远宁静所感动,然后转而品读他的古体诗词与散文,看他的书法论文与随笔,亦深被其文字中所表现出的境界与独到的见解而吸引。于是,我索要了他的电话,便立即在美国耶鲁大学向他打越洋电话,一打就是两个多钟头。我是美国耶鲁大学主讲中国美术与中国书法的访问学者,一般来说我是不与人谈书法的,但与吉林先生深谈后,深感得遇知音,从此,虽是神交,却成莫逆。

书法之道,名家曰精,大匠曰真。精,指法度。笔法精湛,字法精整,墨法自然,章法流转者,仅称名家;真,乃精神。以神运笔,大气鼓荡,脉络周通,内转气息,外露精神者则是大家。就我看来,吉林先生的书法是两者兼具的。

首先,看看他的楷书。在法度上,笔法精到丰富,结体亭匀合度,章法和谐圆融。在精神气质方面,宁静从容,大度简远,文气流转,非王、非颜、非柳、非赵,全是自我本真的流露。前几年,我仔细读了他的论文——《颜体形成的轨迹及给我们的启示》。文中,作者深刻研究了颜体书法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当前书坛现状,提出了合书坛之力、创造“时代楷书”的口号,我当时很感兴趣。但什么是“时代楷书”,文中并未定义,我便与吉林先生进行了沟通,他说:符合时代发展、满足时代需要的楷书就是时代楷书,具体而言,当今人们在快节奏中难免浮躁,心灵需要宁静平和来安抚;当今社会波澜壮阔一派盛世景象,需要大度厚重来承载;当今泛滥铜臭粗俗肤浅,需要文气来滋润。所以,宽博厚重、宁静文雅应该是当今时代楷书的主要精神实质。这里我姑且不论其时代楷书定义的准确性,单就吉林先生的楷书探索而言,已经很好地实现了他所谓时代楷书的认识,用扎实的传统功底表现出了时代气息,表现出了自我修为,他用自己的实践,很好地回答了文中开头所提出的命题。我们知道,书法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通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到了极其成熟的地步,要继承已是艰难,创新更是不易,尤其是楷书,法度森森,规矩难越,若开新境,难于登天,历史上,楷书有所创新的没有几人。吉林先生的楷书能够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气息,自出新意,是非常难得的。

其次,再来看看吉林先生的行草书。行草书是吉林先生的另一主攻书体,他的行草作品,用笔精雅灵动,结体妙变自然,章法流转,清新明净,文气弥满,而全无俗气与习气,写的是一种韵致、一种境界,一句话,已至道山而非俗品。

然而,欲至超脱之境,必须有丰富而坚实的笔墨功夫来体现传达,而笔墨功夫全在于传统中得来。可是中国传统书法的技巧太丰富了,今人远不能穷尽,如何向传统学习,是当代书家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就我的观察,当今书家只有少数几人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余绝大部分都处于一种盲目的跟风状态。吉林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是有独立思想的,我们曾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与我提出了五知之说,即:知笔、知我、知人、知渡、知养。

所谓知笔,就是要对我们的毛笔决不能轻易视之,必须有一个彻底的认识。我在他的随笔中看到了这样的描述:“毛笔尺杆寸毫,貌不出奇,却妙变万方,一笔之下,众生尽覆,钟王颜柳、苏黄赵董,概不能外,羲之得其尖则灵巧飞动,真卿得其肚则厚重宽博,东坡得其偃则肥美雍容,米芾得其侧则痛快爽利,我辈晚生于诸公,尤该精研此物,以求得其一二,方可望有成。”吉林先生的知笔说,其实很多人也是明白的,但是,吉林先生用笔之妙,常人之所难及,可能还原于他灵巧的手,他手特别细巧,能够感觉到毛笔中一丝一毫中弹性的变化,我想,他书法线条的妙变,与他的这一天性是分不开的。

所谓知我,就是要知我之所长,知我之所短,唯其如此,才能遨游书海,取舍自知。吉林先生在书法随笔中写到:“书法之难,难在自知,不自知,虽秉烛闻鸡,亦徒废岁月,及至皓首,将终无有所成,唯余长叹而已。其实,山高有径,若缘径而上,高境自可达也。然学而不达者,唯在不知我之为何,我尚不知,何能达彼?知我有四种境界:知化我、知立我、知塑我、知忘我,学书之初,临书学帖,需化我凡骨;十年苦练,墨池已黑,需知立我根基;取约用宏,读书养气,皆为塑我神采;人书俱老,心手相随,得求物我两忘。”吉林先生正是基于对知我的认识,所以他在时刻剖析自己,在否定自己,在否定中求突破,在否定中求新鲜感,他的书法之所以没有习气,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所谓知人,就是对所学习的书家,一定要深刻理解。古之书家早已经远去,欲识古代书家,唯有在所留下的书迹中探寻,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临帖。吉林先生在随笔有这样的阐述:“每一面帖,如若面对古人,要见其貌,闻其声,其气机吐纳,神思收发,节奏变化,都要如若目睹,一旦挥笔临之,则古人即我,我即古人,化而为一,与古人身合,心合,神合。临帖知人,尚只是了解古人一种方法,为了解古人,我们还要下工夫研究古人书法之所来,之所去,知其来,则可索本求源,栽我之树,结我之果;知其去,可就其所指,因势利导,另开新境。”吉林先生正是这样了解古人的,他早年学欧,后感欧体不纳他物,难于兼收,路将越走越窄,而颜体博大,可容万物,故转学颜。为了学好颜体,他遍习颜真卿诸帖,在临习中,他深感大匠常变,颜真卿的一碑一帖皆有不同,盲目临习,将杂然无序,若理清脉络,探得颜体形成轨迹,并以此为镜,指导自己学书道路,将受用无穷。所以,他足足用了一个月时间,写出了长达一万字的《颜体形成的轨迹及启示》的论文,从此,书法道路该如何走,他已了然于胸。近年来,他的书法能突飞猛进,该是源于此吧。据我所知,吉林先生如今临习一家书法,几遍下来,就可以将其运之于创作,不能不让人佩服其知人之快之深。

所谓知度,就是知道度点成线,度笔成笔,度字成篇,度你成我,度气成形,度神成韵。吉林先生写道:“度,即由此到彼。古之经卷法帖,皆尽有金针,若细思精研,都可窥其幽然之光,然如何度彼金针,为我所用,则全在悟字功夫,外人半点也说不得,一切学问尽在此字上见高低。我之学东坡,是学其度文章为书法之法,学弘一是学其度佛法为书法之法,学子贞是学其度刚为柔、度柔为刚之法。”吉林先生“度”字真诀之悟境如何,我在这里不敢多说,但我们尽可以从他的书法中领会。

所谓知养,就是长期浸淫,广学博取,滋我之体,养我之神。吉林先生说:“学问一道,贵在能养。书法本为文人雅事,故书法正道谓雅,雅是贯穿于书法始终之主线。所以,读书养韵,修德养神,临帖养技,是书法家必须日日修炼的。”读书一道,于吉林先生不必多说,他科班出身,又身为编辑,天天批文改稿,日日文气氤氲,长处此境,想不染文气都难,何况吉林先生深知养之一道,他的诗文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修为,与他这种职场之养是分不开的。除此以外,他对道德修养的修炼更是重视,一本曾国藩家书,就不知看了多少遍,正因为他加强修炼,才使得他温文儒雅、大度纯良、超脱不争。他文雅厚实、宁静大度的书风正是他这种性格的反映。

艺无止境,吉林先生深知,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他曾与言,大道至简,大道至静。我想,这一境界,将是他今后所努力的方向,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颜体大度楷书
学会大度
小小书法家
楷书的笔势
楷书
科考要凭真本事
三百年来颜体第一人
小小书法家
给你一封毕业的情书
给你一封毕业的情书
硬笔楷书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