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德育工作更需要创新
2015-05-30张艳红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们正在搞课改,我们的教学目标正逐步由应试教育转移到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许多学科都在开展创新教育研究,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然而对于我们的德育教育来说,则不乏空洞而留于形式的说教。虽然我们提出“德育为主”,然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却缺乏“创新”。我认为,德育教育作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教育,更需要创新。下面谈谈我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几点做法:
一、德育工作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教氛围
身教重于言教。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因为孩子一出生,他心灵上这块土地是荒芜的,父母是这块土地的第一个播种者,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所以,父母的言行和孩子的个性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个人成长。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的学习最初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等等,说的都是家教的作用。作为父母,要时刻牢记,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模仿的对象主要是孩子心目中认为的“榜样”,父母与孩子长期共处于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观察模仿、学样。如果家长一有空就去看电视剧、逛商店、打牌,却每天在叫小孩子读书、做作业,孩子就会不愿意,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好。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家长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对学习又没有自觉性,孩子也会像父母一样,将时间都用于玩乐上,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所以,父母一定要真正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严于律已,经常检点自身的言谈举止,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德育工作需要教师主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教师要懂得欣赏激发情感的交融。社会心理学中“阿伦森效应”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喜欢褒奖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任何人做事都希望得到人的赞赏。所以,班主任不要吝惜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多使用表扬这件法宝。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变化,以往所崇尚的自谦美德在人的精神品质中所占的首要地位,在今天的社会已被自信所取代,今天的学生不缺自信和自傲,缺的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如果只关注其缺点,而忽略对其优点的肯定和认同,就会产生思维方式上的冲突——教师认为是在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其完善提高;学生认为自己在老师眼中一钱不值,老师不懂得欣赏自己。这种冲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持一种抵触情绪,影响教育的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作为教师应该多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最爱,与最讨厌的事等等,与学生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与他们沟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有喜爱自己的老师而到愿意接受教师的感化。
三、德育工作的形式需要不断创新
在我们日常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多的依赖于说教,教师常常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感触,也就缺乏内心的共鸣,收效甚微。
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在一堂课上,教师想告诉学生“要学会帮助别人”。于是她推来一把轮椅,请每位学生轮流坐上轮椅在校园内和走廊上行进,学生无不体会到平日轻而易举的动作这时变得艰难了,原本还十分好奇的学生在体会过一次当“残疾人”的经历后;无不感到身为残疾人的不易。教师切勿多语,学生无不感到在你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当教师问道:“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那么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该怎么办?”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要帮助别人。”在这堂课上,教师并未对学生讲上一番大道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无助时的痛苦。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是否比简单的说教更管用?或许我们可以更多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创新教育呼唤德育创新,尤其是德育方法的创新,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应与时代同步发展。我们应该继承那些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同时借鉴先进理念,为德育补充新的营养。“德育创新”的着眼点在于为国家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才,为此,我们也要以创新精神来对待今天的德育。
作者简介:
张艳红,女,河北邢台县人,毕业于邢台县教师进修学校,主要从事小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