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红薯情

2015-05-30陈志光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火钳烤熟灶膛

陈志光

冬天的黄昏很短暂,下班时,天色已暗,我匆匆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闻到一股久违的红薯香味,脚步便放慢了下来,转而循着香味走去,只见不远处的马路边立着一个大铁桶,摆着半圈刚出炉的红薯,一个个正冒着袅袅热气,香味袭人……

我的家乡是个水土丰沃的水乡,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红薯,每到秋冬之交,便是红薯收获的季节。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个头饱满、色泽红润,尤其是冬天,经过霜打的红薯格外甘甜。每到冬天,就喜欢站在灶台前,一边烤火一边煨红薯。先用火钳将柴火拨开,腾出空隙,然后挑选几个中等个头的生红薯送进灶膛,放在空隙间,再用燃烧得红彤彤的柴火将其覆盖,煨个约莫十几分钟,一缕缕醇绵的红薯香味便会从灶膛飘出,由淡渐浓,通过鼻孔,直达五脏六腑。这时,用火钳将红薯从柴火里小心翼翼夹出来,一个个灰头土脸但魅力四射的烤红薯便横空出世。刚烤熟出炉的红薯往往很烫手,还带着未燃尽的火星,需将其就地打几个滚,再放在手中一边捣腾一边吹着冷气,待温度适降,方可享用。慢慢将烤得焦黄的外皮一点点剥开,就会露出金黄色半透明的薯瓤,轻轻咬上一口,软软黏黏,香甜可口。吃过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在农村时,也常常邀上几个小伙伴,到野外烤红薯,别有一番情趣。我们选好沟坎后,就地取材,分工协作:有的挖灶洞,有的刨红薯,有的捡柴火……准备就绪,火燃着了,我们将一个个生红薯扔进火堆里,一边玩着游戏,一边耐心等待。凭经验估摸着红薯差不多烤熟后,我们纷纷抢着用戳火棍将红薯从灰烬里扒拉出来,用稻草包裹着,顾不及热烫,撕开薯皮将薯瓤往嘴里塞,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嘶嘶吸着凉气。感觉在野外煨烤的红薯是别样香甜,即使红薯烤煳烤焦了,吃得满嘴满脸都是黑灰,照样乐呵呵地吃。

红薯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容易生长。父亲曾告诉我,红薯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生命之粮,在粮食短缺的特殊时期,帮助许多人渡过了挨饿受困的难关。郭沫若先生也曾为红薯填词:“一季收,可抵半岁粮,超黍稷。”是的,红薯的生命力极强,它不讲究生长条件,不管土地是富庶还是贫瘠,都会葳蕤生长,交给父辈们一片赤诚。

也许,红薯在当今的餐席上难登大雅之堂,但那份悠悠的红薯情仍旧抹不掉。

猜你喜欢

火钳烤熟灶膛
火钳
爷爷的“老伙计”
火钳烫发
乡 情
离乡
南方以南
我喜欢的课
火钳烫发:只收4元 可定型3个月
烈日当空,看小编如何避暑
烤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