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钳

2024-04-22顾伟军

青年文学家 2024年3期
关键词:火钳几代人丫鬟

顾伟军

有条谜语—“兄弟两个一般高,一天到晚捡柴烧”,你应该猜到是什么物件吧?

對!是火钳,一把很平常的厨房日用物件,再普通不过了。你也许会说:它不就是生火做饭的工具之一吗,有什么值得写的?

我说的这把火钳可不是一把普通的火钳,它经历了三个世纪,即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到我这辈已传承了五代人,大概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在我看来值得回忆,值得写!

我家这把火钳长46厘米,重600克,手控部位已缺损了半个环,上边已经锈迹斑斑。

过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老物件很多都不在了,因此这把火钳显得弥足珍贵。一些亲人渐行渐远了,而温情永驻。

在乡下农村做饭用柴火时,就是用火钳把柴火送进灶膛,时不时还要用它拨弄火苗,确保柴火充分燃烧。

儿时的我常常协助奶奶在灶膛口起火烧锅,当时用的那把铁火钳是曾祖母用了三十六年后交给奶奶的,后来奶奶又把它传给了我母亲。经过几代人的手,这把铁火钳已被磨得光滑锃亮。记得我曾经问母亲:“我算不算一代?”母亲稍加思索道:“应该算,也应该不算。”“为什么呀?”母亲说:“你看,火叉的一端有两个小齿,酷似旧时富家大户丫鬟的‘丫字,另一端有两个环圈,像是女子的耳环。丫鬟就是旧时富家大户的女仆人,也叫烧锅丫头,而你是男孩儿,用火钳的时间不多,应该不算!”听完此话我恍然大悟:火钳的形状之所以被古人设计成这样,其用意可能就源于此吧!

那把珍贵的铁火钳真可谓劳苦功高,几代人都靠它烧锅做饭、做菜,煮水熬粥,它与几代人度过了无数个艰难苦涩的春夏秋冬。在那锅上无粮、灶上无柴的饥馑年月里,火钳却越发被用得频繁起来:整日空腹难支的父辈们,煮一小撮野菜填肚要用火钳,烧一碗水充饥要用火钳,在寒冬时节拨拉灶膛里的热灰烘手取暖也要用火钳;母亲收工后便匆匆忙着既捡柴又挖野菜“凑顿”,曾记得她把凑来的蚕豆头、刺槐花、野小蒜、荠菜根、苦菜花等洗净下锅,也要频繁用到火钳……记得有一次,母亲从外婆家带回一小包萝卜,我们几个兄弟见了直流口水,恨不得马上拿到手,咬上一口。可母亲置若罔闻,毫无“恻隐之心”地把萝卜放进水里清洗,然后把萝卜头切成小段状,放到锅里煮。我们几个就蹲在灶膛口争夺着拿火钳去烧火,急切地盼着萝卜头能早点儿烀熟,以解“常见而未尝”(那时能吃上萝卜头、萝卜缨是一种奢侈)之馋。待萝卜头烀熟后,我们兄弟几个各盛一碗,吃上一口又甜又香,犹如品尝满汉全席一般。“此物只能顾伢(方言,孩子)吃,大人难得一回闻。”在那个年月,把萝卜头称为美味佳肴绝非过分,能吃上一顿烀萝卜头确实无异于一次奢侈的打牙祭。

而现代农家的厨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一定难以置信。且不说蜂窝煤炉、液化气、天然气等设施已普及家家户户,就连集成灶、煤气灶、空气炸锅、高档高压锅等厨具套装,也都已司空见惯了,此类炉灶用起来既省时、省力,又卫生安全。假若今天奶奶还活着,就无须再去捡柴“凑顿”了!农家省下大量秸草可以还田做肥料,以利养田增产。

如今,我家那把火钳早已被当作传家宝珍藏了起来,无人再用它。我们的子女压根儿没见过铁火钳长啥样。“火钳”一词,无疑与“丫鬟”这个词一样销声匿迹了。当今火钳虽然派不上用场了,但是它的影像永远印刻在我心中。

猜你喜欢

火钳几代人丫鬟
复活
爷爷的“老伙计”
LARDER THAN LIFE
丫鬟考秀才
Larder than Life
绘心一笑
火钳烫发
石磨
几代人的扶贫路
明传奇中丫鬟形象的文化意义及文人的女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