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万米级载人深渊器等

2015-05-30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航电产羔山羊

科考母船“张謇”号开建

4月18日,中国首艘深渊科考母船“张謇”号在浙江温岭的一家船厂铺设龙骨,正式开建。“张謇”号是国内第一艘专为深渊海沟科考设计的船舶,也是第一艘完全由民营企业出资建造的科考船,预计2016年3月下水、同年6月试航。届时,它将有能力配备上海海洋大学研制的“彩虹鱼”号1.1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前往全球大洋25处深度大于6500米的深渊区开展科考。

世界最薄浮法玻璃问世

近日,中国研发出世界最薄的浮法玻璃,仅0.25毫米厚,却韧性十足,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导航仪等设备的显示屏。由于它具有厚度均匀性好、翘曲度小、切割尺寸精度高等特点,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广泛用于玻璃保护贴膜、ITO导电玻璃等电子显示材料领域。

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凯旋

历时163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于4月10日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于2014年10月31日从上海起航,经由澳大利亚霍巴特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此后经由南极罗斯海到达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补给,再次返回中山站,完成预定任务后经由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回国。

世界最快闪充储能式现代电车下线

4月16日,18米超级电容储能式BRT快速公交车在中国南车宁波基地下线。这是全球首推的、世界最快闪充储能式现代电车,该电车无需架设空中供电网,只需在公交站点设置充电桩,利用乘客上下车30秒的时间即可将电充满并维持运行5公里以上。在车辆制动和下坡时,可将80%以上的刹车能量或势能转换成电能回收存储再使用。

世界首例长寿命有机发光材料问世

自古以来,“夜明珠”被认为是稀世珍宝,因含有特殊的无机矿物元素而长时间发光的长余辉现象,为历代人所热衷。日前,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在有机合成材料中成功观察到长余辉现象,并研制出纯有机的“夜明珠”。

液氧煤基航天煤油火箭发动机热试车成功

4月12日,在位于秦岭北麓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的试验区,世界上首次采用液氧煤基航天煤油的火箭发动机整机热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神华煤基燃料迈向太空的关键一步,我国极为稀缺的航天燃料由此增添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性供给选项。

风云三号03批气象卫星将于2018年发射

日前,风云三号03批气象卫星使用要求通过专家评审,按照计划,其中首发星将于2018年发射升空,在此批次中,我国将发射首颗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03批气象卫星包含四颗气象卫星,按照晨昏、上午、下午三颗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和一颗倾斜轨道降水测量卫星进行布局。其中,风云三号晨昏星以数值天气预报为主要应用目标,上午星以地球表面成像观测为主,下午星以大气定量探测和气候变化监测为主,降水测量卫星主要用于灾害性天气系统强降水监测。

我国大飞机C919将装备“最强大脑”

C919航电系统供应商昂际航电日前宣布,已向中国商飞公司交付C919大型客机航电系统综合与验证试验平台及首套用于地面试验的产品,C919大型客机航电系统进入软硬件集成测试验证阶段。据介绍,C919即将配备的系统是当今“最强大脑”,提供了可扩展、易配置的开放式架构平台,为优化飞机设计,提高飞机总体性能和指标提供可能,是与波音787和777-X技术平台相同的先进航电系统,代表了未来航电系发展方向。

中国首架桥梁底面检测无人机研制成功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莫宏伟所在的无人机项目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架可在桥梁底面飞行的检测无人机,能有效提高桥梁检测深度和精度,并在上海通过测试。据介绍,无人机可在桥梁底面飞行,通过手机等控制设备完成桥梁底面及柱面、横梁等结构面的拍摄取证,供专业人员分析桥梁状态,及时发现险情,这在国内外桥梁检测行业属于首创。

我国自主研发地效翼船实现双船试飞

由海南自主研发的地效翼船,4月16日在海口首次实现双船试飞。这意味着该技术日渐成熟,可进入批量生产。海南在地效翼船研发制造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地效翼船是一种新型水面高速运输工具,停在水面像船,起飞后更像飞机。时速可达210公里,续航1500公里,可用于海防、旅游等。

科学家发现控制山羊产羔数关键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通过构建文库和测序的方法,在山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中发现了一系列与山羊产羔数相关的重要基因,为利用分子育种方法提高山羊产羔数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初步阐明了山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控制产羔数的分子机制,并为山羊产羔数的遗传改良和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长激光试验装置在沪开建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SXFEL)土建工程已在上海浦东张江开始大规模桩基施工,标志着该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SXFEL主体装置预计在2017年建成出光。SXFEL的科学目标是探索两级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级联模式,以确定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展的技术路线,解决并掌握关键技术,进行人才与技术储备,为我国建设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作预先研究。

“玉兔”首次雷达实测月壤厚度

4月14日,中国科学院“嫦娥三号任务月球区域地球化学与构造动力学演化模型”团队利用“玉兔”月球车的探测成果,不仅成功揭示月球雨海盆地多次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还首次利用雷达在月表实测月壤厚度,结果显示“全月球的月壤厚度可能被低估”。据介绍,“玉兔”是在月表对原始产状的月壤做就位的化学组成和光谱分析,其结果可作为月球轨道遥感探测数据的校正标准,从而解译出全月球的化学和矿物组成。

猜你喜欢

航电产羔山羊
黄淮山羊产羔数与胎次的关联性分析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云上黑山羊黄体数与产羔数相关性初步研究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绒山羊两年三产的优点及措施
某型无人直升机航电舱热设计优化
航电枢纽清污系统改造
株洲航电枢纽增效扩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