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生态实践教学模式“四点一环”和“一环两带”的构建

2015-05-30邹庆川

东方教育 2015年5期

邹庆川

【摘要】服装专业的职业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以课堂      讲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不能充分地突出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鲜明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了服装生态实践教学模式的概念,并对该模式中“四点一环”和“一环两带”的构建作了论证。

【关键词】生态实践教学模式,四点一环,一环两带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职教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仍然有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由于当前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实际动手进行实践的机会不多,课堂教学与社会、与实习、与车间分离的状况十分突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服装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服装专业的教学模式,即服装生态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对解决当前服装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而且这套服装生态教学模式中,最关键的环节则是“四点一环”和“一环两带”的构建。

一、“四点一环”的构建

(1)引入企业

引入企业是生态实践教学模式体系中比较高级的阶段,也是比较直接和有效的一点,他的任务主要是高年级学生的综合性的实践,就具体形式来说,可以以下三个形式引入企业

①订单式培养形式

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近几年来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建议结合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大纲,培养充分贯彻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增强了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对落实企业用人标准、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化解毕业生供需矛盾、实现学生的优质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②校企互动式培养形式

这种形式就是企业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条件,如岗位、原料、設备以及基地等,学校在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计划的时候充分征求企业的意见,请企业派人担任实践指导老师,双方共同承担培养学生的任务。

在这样的形式下,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进入到企业当中,使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成为一个熟悉企业环境,掌握最新知识,拥有熟练技能,能够及时的适应服装行业实际工作要求的人。

③教师双向培训的形式

这一形式就是教师深入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承担了两种角色,一是受培训者,同时教师又是培训者,通过这一活动,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观念也得到全面的提升,并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操作理念融入教学课堂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样的形式就是找到了二者的共同利益,能够为引入企业的长效带来内在驱动。

(2)建立学校实训中心

服装实训中心建设总体思路为工学结合特色明显,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训条件优越,教科研成果丰硕,服务地方经济成绩突出,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一流的专业。从大的方面说,“服务社会”本来就是高校的一大职能;从现实角度讲,学校只有充分发挥了为地方服务的功能,才能够得到地方的支持,这也是探寻共同利益的有效手段。

服装实训中心建设的内容应该根据不同学校服装专业的不同侧重点来设置,比如表演类服装和时装就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应该在五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服装设计室,第二,服装制板室,第三,服装制作室,第四,服装立体裁剪室,第五,服装特种设备操作实训室,第六,服装工艺实训中心,在这里,学生可以接触到最为接近行业实际的情境,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作品,进行毕业设计等,同时,该室也是实训中心对外服务的一个有效切入点。

(3)创建校办企业

创建校办企业是引入企业的有力补充,对于本学校的校办服装企业是本校当然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最真实的环境,学生在校办企业当中半工半读,课堂上的理论学分和校办企业当中的实践评价综合而成为学生的最终成绩。

以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开办四川丝达服装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于2010年12月16日注册,并且根据本学院专业特点确定了经营项目。这些经营项目和业务有一大部分是以学院和学生为依托来完成的,学校的办学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企业的发展为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的实践培养,使其在新的技术、材料产品以及工艺上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最终达到服装行业当前的最新水平。二是达到产学研的最好结合,该公司发布了自己的品牌——丝卡奴,实现了学校与市场的完全对接。

(4)开设服装卖场

当学生进行了基本技能以及综合技能操作,能够以最新的工艺根据当前行业实际进行独立设计、制作之后,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就是销售环节。学校可以自己开设服装卖场,通过各种形式如勤工俭学、撰写课程报告实习等方式进入卖场,进行服装销售,使学生了解服装哪些服装受欢迎,什么样的服装不受欢迎,从而掌握市场第一手信息。

学校开设服装卖场要注意到几个问题,第一就是法律上的问题,即服装卖场的归属问题,卖场员工的雇佣性质。第二就是卖场管理问题,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是董事会形式还是其他的,学校占所有股份还是控股,卖场经理是采取社会雇佣还是学校派员参加。

二、一环两带的构建

一环即四个点所组成的环,四个点所构成的一个实践环并非单独的叠加和重复,而是互相依托互相联系的一个教学整体,贯穿了学生在学校的整个过程。而卖场的实践则是需要贯穿全程,不论是基础操作还是综合技能,都需要掌握市场最新动态。四个点互为基础,互相影响。实训中心的训练是引入企业和校办企业实践的基础,而企业实践是实训中心训练的目的,服装卖场的实践为前几个点提供指向。

两带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四个点带动了学生的培养,而学生的培养同时带动了四个点的发展。这就契合了上文所述的寻找共同利益,学生在这些实践中切实的增强了实际技能,对于实训中心来说,优秀的学生本身就是其质量提升的一个体现;对于企业来说,高技能的学生不仅为其贡献了力量,同时还是其强大的后备人才库。

三、小结

马克思说过,“任何高深的理论,只要还原到社会实践本身,就会变得易于理解”。服装专业是一项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能够直接在服务、管理以及技术一线就业的人才,学生读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拥有一技之长。构键这样的机制,就需要在课程和实践内容设计的时候,根据各个实践点的不同功能,结合相应年级的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同时要设定互惠互带的机制,而不是各个点各自为战。

参考文献:

[1]宁俊,陈桂玲等.服装产业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钟志群.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模式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报,2010(5),354-356

[4]王花娥,邓洪涛.以区域经济为目标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