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研究

2015-05-30吴节军张志成

东方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衔接素质教育

吴节军 张志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形成较完备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积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素质教育层面,对中高职学生特点、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中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有效衔接体系及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中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衔接

目前,我国关于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对中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从实践层面看,中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大锅饭、一锅煮”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为此,加强中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有效衔接问题的研究,对于指导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丰富职业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在分析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高职学生特点的异同的基础上,对中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有效衔接体系的构建谈点粗浅认识。

一、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异同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层次上的差异性,即“银领”与“蓝领”。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普通技术工人,是“蓝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银领”,较中职教育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高技能“高”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是高技能人才与其他类型人才的根本区别。在知识结构方面,中职教育的知识结构以高中阶段教育应具备的知识为主;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以高等教育阶段应具备的知识为主。在能力结构方面,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以某一工种或某一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为主;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以某一职业群或岗位群应具备的能力为主。在技能等级方面,中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主要定位在简单技术操作工人的层面,侧重于常规操作技能的培养;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侧重于“手脑并用”,以专业关键技能为核心,并向设计、生产、管理方面拓展的一专多能、具备从生产一线的技能骨干发展为助理工程师、机器系统管理者的能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职教育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上岗位适应快,转岗适应能力比较差;高职教育培养学生拥有“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岗适应性强。

中高职教育均属于职业教育类型,有互通之处。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均强调岗位性、职业性、基层性,重视动手能力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理论的系统性,这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

二、中高职学生特点的异同

中高职学生虽属于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但它们之间有互通之处。主要表现在:二者均属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高考的“失利者”,在心理上有失落感或自卑心理,有的甚至有自暴自弃的极端表现,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较弱等等。

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年龄上的差异性,中职学生大多处

于未成年阶段,心智尚不成熟,受家庭的影响较大,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但由于其尚未成年,教育的可塑性空间相对较大;高职学生大多已经年满18周岁,在认知能力、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上较中职学生更高,自立意识、自理能力更强。二是在学习的动力上,中职学生之所以选择接受中职教育,多因既不具备普通高中的入学条件、又不到就业年龄阶段、只得听从父母安排的无奈选择,因而学习比较被动,学习动力不足;高职学生选择接受高职教育则更多的是自主选择,因而在学习目的上更加明确,学习动力更强。三是在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上,高职学生较中职学生更加成熟和理性。

三、中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衔接体系构建思路

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法纪素质教育、理想成才教育、科技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中高职教育均属职业教育类型,但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育目标存在着差异性,因而在素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既有共性特点,又有差异性,只有准确把握二者的异同,才能实现中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衔接。以下从几个重要的素质教育方面谈谈中高职衔接问题。

1、职业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发展素质等方面,是学生成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条件。《公民道德纲要》对全民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明确的20字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特点不同,又有其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因此,高职则要立足于学生的职业生涯拓展,在专业理论上要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后劲。职业发展素质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理论、职业发展规划和求职技能等方面,对中职学生,专业基础理论要求相对较低,职业发展潜能较小,求职选择面较窄;对高职学生,则要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使之在求职选择时以适应岗位群的需要。总之,通过职业素质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熟练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确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动力和创新技能,是现代人才成就事业的关键。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同时,要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如建立学生创业基地等,为鼓励学生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3、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是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才成长的动力、实现成才的基础和成就事业的保证。基于前文分析,中高职学生独立意识觉醒,自我意识较强,自卑心理、依赖心理、乃至自暴自弃心理特征比较明显,渴望关注、渴望认同、渴望展现自我的心理同时存在,容易产生任性、走极端等偏执行为。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心理素质對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不断增强应对和承受外部困难和压力的心理能量。

四、中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保障体系构建思路

1、健全组织。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组织保证。要建立学校、系、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素质教育大纲,明确工作任务,精心策划和组织素质教育活动方案,指导和督促工作落实。

2、政策支持。学校要设立素质教育专项经费,为素质教育软硬件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把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实行弹性学分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素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加强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优秀师资队伍,对教师承担素质教育工作任务、进修培训给予精神和物质激励及政策支持。

3、机制保证。考核与奖惩是素质教育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环节。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奖惩、评优、就业推荐的切身利益挂钩,与组织实施单位的工作业绩考核及奖惩挂钩,以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节军、朱学才《用欣赏的眼光实施中职学生爱的教育》.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08

猜你喜欢

衔接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于出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衔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