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5-05-30刘伶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形势教学管理政策

刘伶

内容摘要:《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现状,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建设,提出几点思考,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关健词:高校 形势与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改革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现状分析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校及任课教师对形势与政策在概念上认识模糊,对课程定位不清,没有意识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和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流于形式,使教育目的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如重视专业建设,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学时总量数和学期数大打折扣;时间安排出现“见缝插针”,安排在晚上或者周六、周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学生本身没有意识到形势与政策的社会价值,对之缺乏兴趣,觉得与专业不挂钩、成才不相关,“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听课也是浪费时间,觉得空洞、枯燥无味。

2.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低,流动性大。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任课教师常见状况,“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专职教师较少,更多的教学任务普遍由从事行政工作的领导、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兼职教师来承担”。这支教师队伍“杂牌化”,文化背景差异大,对课程的掌握及其有限;而且平时工作繁忙,琐碎的事情多杂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该课程建设。加之,行政、辅导员类教师队伍整体处于年青化,换岗、离职频繁,导致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的变动性较大,直接制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

二.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1.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教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教学管理。首先,强化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要求高校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文件精神,摆正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地位,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的学院牵头负责,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直接参与,分工负责,互相协作,共同搞好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工作机制。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部门要不断总结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借鉴与学习其他教学管理经验,制定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原则,有效地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管理,以制度化建设来规范教学管理。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必修课,规范其考核制度,纳入学生的总成绩,引起学生重视。

2.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学课堂。

新现象,新问题,新形势层出不穷,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只有不断更新,以迎合学生们关注的焦点、热点或疑惑,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抓住“90”后大学生思维敏捷,信息畅通,自主意识强烈,自我表现欲强的特点,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引起他们排斥,灵活运用课堂讲授、分组辩论、专题讲座、课外讨论和教育实践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告别理论的“高冷艳”,将马克思主义观融入时事热点或学生关心的政治问题,变得鲜活起来,使理论在实例中得到应用,在实例中升华对理论的理解。另外,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信息更新速度快,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很难跟上发展的步调,利用网络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可以尝试网络创新形势与政治课探索“课堂+实践+网络”“三合一”的新型教学模式,拓展教学课堂。仍然以坚持第一课堂的主渠道地位,第一课堂与第二、第三课堂有效结合的教育原则,坚持以社会实践增强形势政策课的实效性,以网络辅助教学。通过新媒体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实打实的服务,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或疑惑。同时,通过学生喜爱、能黏住学生的方式,将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事件进行互联网改造,编成网络平台的学习素材,润物细无声,深层次服务学生的成长,透过“眼球”直达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王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调查—以重庆市某高校为例[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07).

[3]王包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4).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形势教学管理政策
政策
政策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助企政策
政策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