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5-30储德平
储德平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传统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完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职会计 教学 对策
一.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较落后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纵观当前中职会计教学,仍是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在教学的方式还是课程的设置都形象体现。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具备了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却不会如何使用这些知识。
2.专业教师的实践素质不高
这主要是因为中职院校并未将中职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一内容形成相应的制度规范要求以及纳入到教学管理计划活动中,由于缺乏经费、时间等方面的保障,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与此同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往往教学任务会非常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会计的实际情况以及参与到会计的实践活动中。也就是说,所制定的教学内容完全是依靠教材,严重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
3.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轻视社会实践的锻炼,未建立起真正的就业实训基地
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理论性教学往往成为中职院校教学计划的重点,而专业实践方面的课程往往因为成本较高而被有意或者无意的轻视。然而,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实践性锻炼至关重要,虽然有不少中职院校设置了所谓的会计专业模拟训练室,但是这中机构和实际的财务会计环境相比还存在这非常大的不同。而极少院校虽然有和企业合作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往往也和企业的实际生产相脱节,而且未形成与税务、银行以及工商等部门完整的会计工作实践。再加上学校缺乏与用人企业的沟通和交流,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未能够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实习活动中,致使许多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因缺乏相应的会计实践工作经验,从而很难胜任该工作。
二.完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对策
1.更新教学观念
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角度来分析,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会计实践性教学,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会计教育的重点。也就是说,要想努力培养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关键在于设置出一套与会计实践工作相吻合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后的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信息接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很重要的,只有具备较高的整体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会计发展需求。
2.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会计工作日益与国际相接轨,要想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更新并完善会计理论以及会计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从而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学习最新的会计法律法规,不断拓宽自身的视野,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逐步提高自身的会计理论水平,以便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除此以外,需要理论结合实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一方面,需要通过案例教学和社会性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另外一方面,需要通过案例教学奖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相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参与社会调查活动,并搜集新的会计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思考,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的教师教学,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中,自然而深刻的掌握理论,并且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既锻炼了创造性思维又增加了其处理实际会计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进行适当调整改进,逐步适应现在教学需要和社会需求,使学生能够招的进,学的好,出的畅。这需要学校、教师乃至社会用人单位的通力合作,促使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蓓.当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构想[J].职业,2011(02)
2.邱红英.我院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索[J].西藏教育,2010(03)
3.叶彩霞.试论培养中职生学习会计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2(05)
4.施爱云.对中职会计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职业,2008(12)
(作者单位:桐城市望溪高级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