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2015-05-30张泉勤
张泉勤
内容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目标体系可从品德习惯、学习能力、合作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表现五个纬度来建构。本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遵循从小、从严、从细、从长的养成教育方法,着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使评价标准更加具体化。
关键词:行为习惯 小学生 品德发展
一.评价的标准要做到具体化
在评价中,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内容细化要求,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成为会生活、会学习、会做人的智慧少年。生活能力从“自我服务、自我劳作、身心健康”来评价;学习习惯从“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后巩固、读书习惯”来评价;做人习惯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悦纳同伴、拾金不昧”等来评价。不同的年级侧重点不同,低年级侧重生活习惯,中年级侧重学习习惯,高年级侧重做人习惯。这样就能避免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空洞和流于形式,能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评价与日常行为的表现联系起来。
二.评价的方法要体现多样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激情,使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提高。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学生向上的动力。如:有的学生由于家庭评价过高,所以家长产生了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家和在学校判若两人的想法。但有了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后,才发现了孩子在许多方面的不足,表示愿意和老师多沟通,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学生也会在这样多样化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反之,如果不是这样多样化的评价,家长就不能真正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而教师对孩子也会有许多的偏见。
三.评价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通过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强化激励的作用。如:有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接受能力很差,加上基础不牢,学习进步不快,有时上课还做小动作,可是该生劳动很积极,做劳动小组的组长工作很负责,经常帮助其他同学打扫卫生。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就要抓住该生的闪光点,在平时每做一件好事,就要奖励他一面小红旗。在进行素质手册评价时,要从身心健康素质评价和实践技能素质评价中表扬学生。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有很大的转变,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得更快。
四.评价要运用激励性的评语
课堂是对学生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随机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获得鼓励和成功的机会。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赞扬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态度要真诚,语言要新颖、幽默、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学生就会学的专注,也学的开心。教师也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需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五.评价的结果要有实际意义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结果不能仅仅是填写在素质报告单上给家长看、给学生看的一个等级和话语,它应和学生后阶段的发展结合起来,成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或发展的起点。如:对于学生成功的足迹要经常积累。包括课堂发言、读课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通过教师的加分、小组互评、学生的自评,由学生本人记载在小笔记本上,积累到一学期以后,给学生发奖品。教师严格按此进行评定,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争做“全优生”的积极表现。
总之,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内容,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教师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在各方面不断进步。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搞好素质综合评价工作,为打造学生的幸福人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市育红小学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