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艺术品市场可持续发展探索
2015-05-30朱志学
朱志学
内容摘要: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品市场也逐渐走向繁荣,文章从河南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等几方面进行探讨,进一步挖掘河南艺术品市场的增长潜力,培育和发展壮大河南文化艺术产业,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水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河南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南 艺术品市场 可持续发展 探索
随着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明确将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沉淀,丰富的艺术品资源,逐步发展的艺术品市场,成为河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针对河南文化和经济特色,创建属于河南人自己的艺术品市场和文化产业已经迫在眉睫,需要进一步观察、整理和挖掘河南艺术品市场的增长潜力,使其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壮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建设具有河南特色,与我省作为文化大省地位相适应的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刻不容缓。
一.河南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
河南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该市场的研究也相对滞后,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艺术品市场建设和管理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如何针对河南文化和经济特色,创建属于河南人自己的艺术品市场和文化产业已经迫在眉睫。经过对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艺术品市场的考察,结果表明:古玩、书画市场火爆、成交率高,郑州作为河南省古玩、字画的中心市场,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全省艺术品市场的集散地,云集了众多的艺术品市场从业人员,其市场规模和速度也在全国发展最大、最快之列,艺术品大多高档次高、拍卖行名气大、成交额大、价格高等特点。古玩城遍地开花,群雄争霸,但是,由于经营项目雷同,竞争异常激烈。伴随着艺术品市场发展和繁荣,受经济利益驱使,造假盛行、乱像丛生,定价机制混乱、竞争无序,而对于普通的艺术品爱好者和收藏者来说,面对天价艺术品,望而生畏,购买力不足。市场缺乏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高的收藏人士及鉴定人员和复合型经纪人员,还缺乏古玩、书画等艺术品的鉴藏、交流活动等。而河南艺术品市场的画廊运行、艺术品拍卖和艺术品收藏及消费情况表明,由于前几年市场行情火爆,画廊和拍卖行的经营也很红火,但到了2012年,艺术品市场冷清,天价艺术品也在调整,很多画廊生意惨淡,甚至到了关门歇业,无生意可做的地步,由于近年来投机炒作者所带来的强大的破坏力,致使现在一批中低档拍卖行效益下滑甚至倒闭的结果,但这种现象是暂时的,艺术品藏家和经销商信心不减,积极迎接艺术品市场的回暖。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是2010年11月9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批准成立,依托河南省的资源优势,支持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文化艺术产业价值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各地文交所问题频出,诚信缺失,艺术品爆炒暴跌,影响恶劣,郑州文交所积极应对,取得了一些成果。河南石佛艺术公社文化艺术创作及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项目的立项、上马和经营,是河南艺术界的一件大事,将打造中原地区最具特色的当代艺术品交易中心、艺术创作及交流平台。
二.河南艺术品市场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市场体制不顺,文物、文化、商务、版权、工商、公安、海关等部门根据各自权限对市场进行管理,群龙治水,缺乏沟通、协调,管理标准和方式不统一,使得市场监管部门权责不明,观念老化,监管不力,市场混乱。艺术品市场开放程度不够,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而市场经营实体已经突破了《文物保护法》的限定,现行政策的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要求。艺术品造假严重,诚信缺失,造假手段多样,真假难辨,中原地区成为全国艺术品造假重灾区,拥有庞大的文物造假体系,从制作到销售,这条产业链已经发展成熟,造假手段层出不穷,甚至连专家和科学鉴定手段都难以检测出来,售假渠道更是令人惊讶,甚至连备受热捧的海外回流赝品也是中原制造。艺术品拍卖市场秩序混乱、假货泛滥、天价炒作、黑幕重重,拍卖行的诚信危机成为制约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河南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画廊、拍卖行一、二级市场,本末倒置,艺术品收藏、投资、投机者去艺术家手中购买或拍卖行去拍得艺术品,绕过画廊,这显然不利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结果是拍卖会上的艺术品不一定保真,拍品真假难辨给买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而买家直接向艺术家购买作品也存在一个问题,即艺术家往往对自己的作品开价很高,买方难以承受,但为了保真不得不花更多的钱以图心里踏实。这种绕过一级市场直接向艺术家要作品的方式不符合艺术品市场的运行规律,艺术家自己定价出售导致畸高的价位,也与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不一致。拍卖会更是表象繁荣,背后暗影重重,很多拍卖公司在拍品征集、文物鉴定、图录出版、拍品拍卖整个过程都存在着虚假鉴定、虚报成交额假、联手做局,洗钱行贿等不法行为,而频现的天价成交背后不排除人为操纵的可能性。一些规模较小的拍卖公司常采取“虚假鉴定,高估藏品”招数欺骗卖家套取高额的图录费,另一些大拍卖公司为了吸引卖家以征求拍品,也打肿脸充胖子,用“联手做局,虚报‘天价成交额”等手段渲染虚假繁荣,引诱买卖双方交易。艺术品鉴定制度不规范,市场缺乏具有高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的收藏人士及鉴定人员,为一己私利乱发鉴定证书,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现行的鉴定机制对于机构没有明确义务和权利,缺乏问责机制,有些专业鉴定机构的专家频繁走穴,对于鉴定错误对藏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却不愿承担任何责任。
三.应对艺术品市场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加强艺术品市场主体建设,建立和健全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和推进作用,规范市场运作机制,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市场诚信体系等,都是河南艺术品市场做大、做强的最有力支撑。充分发挥画廊作为艺术品市场主体性和基础性作用,鼓励画廊建立经纪制为主体的经营模式,拓展艺术品授权、艺术品限量复制等新兴业务领域,鼓励艺术博览会建立一个以画廊为参展主题的营销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画廊进行艺术品投资和收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发展品牌化、规模化的艺术品经营单位。要充分发挥艺术品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是形成河南艺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和新格局的重要前提,是艺术产业实现更有的效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活力之源,有助于打破对艺术产业体制性障碍,成为河南艺术走出去的重要推手。创新市场管理,切实执行艺术品市场的管理制度,建立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各级文化管理部门要创新管理手段,进一步了解艺术品市场运行规律,坚决摒弃被动式的管理,积极拓展指导、服务、协调、监督四大功能。艺术品拍卖市场从传统的收藏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变,规范河南艺术品市场,法律要发挥重要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艺术品市场交易秩序,对于艺术品经营活动的管理,文化部已经起草《美术品经营管理条例》列入国务院法制办的立法计划,这是规范和发展艺术品市场的基础工程,而是河南要制定适当的管理制度,实施规范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凭证经营,改变以前艺术品市场法律不完善的被动局面。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建立对从事艺术品活动的各类机构以及个人信用信息档案,在艺术品交易时,交易双方都要公平、客观地了解对方的诚信度,以确保艺术品交易的可靠。拓展艺术品交易模式,以消费型收集促进网上艺术品交易平台发展,艺术品网络交易虽然是一种便捷的交易模式,但前提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及信用体系的完善,以及行业自律的加强。河南艺术品市场行业监管重在建立信用体系,信任危机已成为制约河南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艺术品交易过程中,艺术家经过包装炒作、操纵市场、假拍假卖等违法违规行为猖獗,而信用体系的缺失是其根源,要保护艺术品投资、收藏和消费者的利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艺术品鉴定体系,严厉打击制假、拍假、售假等行为,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规范艺术品拍卖市场,促进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艺术品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减轻艺术品市场的高税费,加快市场的发展壮大,大力宣传和提高民间文物保护的思想意识,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文物艺术品,促进河南艺术品创作的繁荣发展,普及艺术教育,加强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推动河南文化艺术创作和生产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结论
河南艺术品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找出河南艺术品市场及相关产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才能挖掘出河南艺术品市场的增长潜力,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壮大河南文化艺术产业,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水平。从长期看,艺术品市场在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背景下,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前景广阔。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立足长远,树立重在建设、重在服务、重在发展、重在繁荣的观念,以创新的精神,转变思路和管理方式,促进市场的培育发展和繁荣。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改革为动力,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打造品牌,多出精品,促进河南艺术品市场转型,打造世界级的河南文化品牌,使之既有地方特色和专门性,又能将河南艺术品市场和文化产业推向新的平台,以便于河南艺术文化产业站在高的起点上,减少差距,跨越式发展,使河南成为文化艺术产业强省。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河南艺术品投资市场研究”(项目编号:2013-GH-1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