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厂企业供电》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2015-05-30李中秋蔡培中罗海峰高英武

东方教育 2015年5期

李中秋 蔡培中 罗海峰 高英武

【摘要】《工厂企业供电》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单纯的“课堂讲授+验证实验”的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多年的工厂企业供电教学研究,提出“图片教学+配套实验”的模式,实践证明能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工厂企业供电;图片教学;配套实验

《工厂企业供电》是机电专业的必修课之一,通过阐述工厂企业供电的基本原理,工程设计计算和运行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用户供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供配电系统技术工作奠定基础[1]。由于该课程应用范围广、实践很强、机械类学生电气专业课程较少等原因,传统的“课堂讲授+验证实验”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测试成绩较差[2],杨玉霞等提出配套改革的教学思路与方法,配套改革指的是除了更新与优化工厂供电课程教学和各种实习的内容外,更重要的如何使理论与教学进行合理有效的配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3]。唐志平提出了“理论-实践-应用”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授课、作业、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教学环节[4]。笔者在总结多年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图片教学+配套实验”的新模式,既便于实施,又能够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教学效果好。

1、以图片教学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材出版年份较早,书中介绍的电器设备有些已被淘汰,老师应搜集最新的产品信息等相关电气专业知识和供配电系统的实例,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图片形式配合讲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拍摄学校供配电系统的各种图片,包括总配电所、变电所、线路等,结合图片知识进行讲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去思维,学生才能将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只单纯学知识,而不很好地去思维,仍是缺乏造诣的人。在课堂教学中,在讲述的同时要结合实际、给出实例,不能乏乏而谈,要使学生不觉得空洞、乏味。

另外,学生仅靠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必须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能帮助人们顺利地学习前人总结的科学知识,还能帮助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传统的教育一般偏重于传授知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则重视不够。工科学生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主要是能使其树立事业心,培养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强烈兴趣来逐步达到。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品质修养,不断地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新的探索和实施来实现的。二者必须相互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通过多问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肯动脑筋、肯下工夫,严字当头,来不得半点含糊。可以通过点名问问题,创造条件迫使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去综合,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灵活调整讲授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2、重视综合实验,提高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环节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相当重要。针对目前《工厂企业供电》课程实验环节薄弱的特点,提出新的实验教学思路,研究新的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确保实验教学环节功能提高。《工厂企业供电》课程的实验课要从三方面进行实验教学,一是参观用户供电系统。笔者安排4-6学时参观实验,带学生去学校的配电所、变电所等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常用电气元件的结构、基本原理,在课堂讲授时,学生对供配电系统已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实践证明安排了参观实验时,学生更容易接受所讲内容。二是验证实验。笔者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台,并购置部分实验设备组成工厂企业供电课程实验室。如微机线路保护实验台,通过面板控制做电流保护或距离保护实验,可以现场进行手动跳、合闸操作,便于事故分析。三是设计实验。在利用现有实验室实验教学能力及校内中、低压变配电设施的基础上,优化实验教学资源,除参观、验证性实验外,还需要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课程设计是一项很好的实验环节[5],课程教学之初就布置设计题目,学生围绕《工厂企业供电》课程内容,掌握供电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通过学生自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课外书,熟悉并掌握供电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课程设计在学生成绩考核中应占较大比重,笔者将课程设计、课堂讲授、验证实验按4:4:2的计算学生成绩,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参观实验、验证实验、设计实验是综合实验密不可分的三项内容,实验的时间根据课程进度来设置,参观实验宜安排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的几个教学周内,验证实验根据讲课进度安排在相关内容讲授之后,设计实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开始之初布置,考试之前提交,作为学生成绩构成的一部分。

3、新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图片教学+综合实验”的模式,一方面课堂教学通过图片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实验教学通过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两者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对工厂企业供电设备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迫使学生动脑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普遍反映效果好,学生对课程的也感兴趣,学习的知识也更深刻。

总之,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学生,需要教师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广辟途径,除讲授、实验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等方法,集教(课堂讲授)、答疑(群体或个体)、学(学生自学)、练(计算、绘图、实验)于一体,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刘介才.厂企业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孔晓光,樊立萍,史晓琳.工厂供电教学和实践环节配套改革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刊,2009,26:179

[3]杨玉霞,等.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导报,2001,23(1)

[4]唐志平.工厂供电课程教学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14(2)

[5]董爾玲.谈电工电子课程设计[J].电气电子教学导报,200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