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 一位用绚烂画笔玩摇滚的青年
2015-05-30顾司
顾司
“我曾是个摇滚狂热分子”
2011年,罗丹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个展《就像风一样自由》,作品以冲突与颠覆的摇滚乐形式作为创作主轴。谈起这个不同于传统的创作风格,罗丹坦言是源于他和音乐的不解之缘。
他曾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钢琴和小提琴,大学期间又恰好遇到90年代中国摇滚乐的风潮,这再一次激发了罗丹对音乐的热爱,于是他开始组乐队,玩摇滚,看各种地下乐队的演出,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初我也算是个摇滚乐的狂热分子。”
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在毕业创作时他选择了这个最熟悉的元素,尝试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感染力和摇滚乐所带来的颠覆。“虽然我现在从事着与绘画相关的工作,但音乐仍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希望能通过绘画表现出音乐对我生活的影响。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曾经都有过一段激情四射、颠覆传统的反叛时期,这段记忆的承载可能是一首歌,或是一段难忘的节奏,我希望能够通过绘画来唤醒人们内心的这段记忆,所以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会一直坚持以音乐为主要元素。”
2015年,罗丹的最新展览《超越极限》亮相上海。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此次罗丹似乎刻意把画面焦点,从夸张的肢体语言,逐渐转移到内心情绪表达的另一私密空间。对此,他解释道:“刚开始的创作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流露和对现状的真实反映,但现在我除了在画面上延续动态、色彩之外,着眼点会慢慢转向文化传承和年轻人对待文化的态度上。”
而对于观赏者来说,这些作品最大的转变可能是在背景的处理上面。罗丹早期作品的背景都比较单一,经常以一种“简单粗暴”的色彩撞击方式呈现,但在其新作中,他开始尝试运用细腻的线条描绘出画面的张力。此外,他还会在画面上添加新的材料作为表达语言,例如金箔、施华洛世奇水晶等,除了满足视觉效果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能够体现出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的影响。
“这其实是一种时间的概念,但它很抽象,也很难在画面上表现出来,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丰富的物质材料来达到这个目的,画面上也在尝试一些几何的变化,试图营造出一种迷幻的空间感。”罗丹坦言,他近几年作品最大的变化就是在这点上做延伸和深化,今后也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创作下去。
“绘画于我而言就像空气和水”
一般的孩子学习绘画,可能会在每个想要赖床的周末,被父母催促着赶赴各种美术班进修,培养对绘画的兴趣。但罗丹却是个例外,也许在还未搞懂什么是绘画之前,他就已经爱上了它。“我从来都没有觉得绘画和我的距离很远,它在我的生活中,就像空气和水一样自然。”说起与绘画的缘分,罗丹这样告诉我。
他的确是幸运的,从小生长在美院的环境中,父亲罗中立是知名的艺术家,在耳濡目染中被艺术熏陶,也在不经意间做出了一生的决定。
“有一次父亲跟我闲聊的时候,他问我今后准备往哪方面发展,我随口说了句画画吧,好像还挺有趣的。”当时正值罗丹报考附中的关键时期,这样一句看似玩笑的话也决定了他今后的人生道路。
2000年,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的罗丹,顺利考取了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开始了更加系统的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才发现自己与绘画结缘已久,早前只是未被点化而已。如今我与它为伴,所寄寓的情感也越来越深厚。”谈起与绘画之间的点滴,罗丹还是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大学期间,罗丹很幸运地获得前往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尤为珍贵。“刚到德国的时候,感觉一切都很新鲜,当然也因为人生地不熟的,发生过很多乌龙事件,比如去超市购物的时候,想买香肠却买成了马桶塞,想买牛奶却买成了宠物食品添加剂,现在想想还是很搞笑。”聊起那段时期,罗丹仍难掩兴奋之情。而他也被卡塞尔的艺术氛围所深深吸引。这座秀美的城市留下了太多艺术大师的创作痕迹,“我当时居住地的楼下,就是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创作《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原作的地方,我每天在那里来回进出,坐在那里休息,你会发现艺术从未那么自然地融入过生活。”课余时间,罗丹也会前往各大美术馆参观,当那些曾经在画册上欣赏过无数遍的作品原作真切地出现在眼前时,他直言那种震撼和感动难以言喻,这些都深深影响了他今后的创作之路,也给他的绘画带来很大的提升。
“父亲带给我的影响属于亦师亦友”
在罗丹的生活中,父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的父亲是四川美院院长、著名画家罗中立。有着这样一位光芒四射的父亲,在外人眼中,罗丹是幸运的,但似乎同时也承载着某种压力。不过对此,罗丹坦言,并没有觉得父亲的成就给自己带来过什么困扰,相反更多的则是帮助。
“小时候父亲对我的影响更多是在生活上,会鼓励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我5岁的时候开始喜欢在家里的墙壁上画画,父亲看到后很不高兴,要求我在纸上画,但我那时候太小了,根本不听他的话,还是我行我素地继续在墙壁上涂鸦,最后他只好妥协,同意我在门板上画。我觉得正是因为他从来不会压制我的天性,才让我成长得更好。”回忆起小时候和父亲之间的趣事,罗丹感慨道。
虽然父亲并没有要求他延续自己的事业,但罗丹最终选择从事绘画这一行的决定,还是让父亲感到高兴。现在,罗中立对于罗丹而言,除了父亲的角色之外,还有同事、领导和艺术前辈等多重身份。“他对我来说,是最熟悉的一个人。在艺术成就方面,我很崇拜他,但更值得我尊敬的,是他对艺术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以及工作时忘我的状态。”
平日里父子俩也会就艺术进行探讨,不过这种交流往往是非常随意的。“从这点上来看,可能我还是比较占得先机的。”罗丹自豪地说,“父亲并不会非常严肃地来到工作室评判我的作品,我们经常会在吃饭,看电视、逗小孩等生活场景中,开始交流他对于我作品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所以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正式。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也经常伴随着玩笑,但这些对话却能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我想可能是因为家庭氛围让人能在最放松的状态下,真实表述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吧。”
父亲在艺术上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人生经历,给罗丹的艺术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包括在与画廊的合作上,父亲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建议他与画廊共同成长,这样不仅能更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也能多关注一些市场动态,这最终促成了他和龙门雅集的长期合作。
“我想鼓励更多学生毕业后坚持艺术创作”
如今除了青年艺术家之外,罗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绘画创作和教学生画画成为了他全部的工作。而在做了多年学生之后,这一身份的转变也让他更加清楚该如何帮助自己的学生。“在我的求学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他的经验和眼界,让我更加明确自己需要找寻的方向。每个人都会有一段迷茫的时期,那时候会特别需要来自师长或朋友的鼓励和指引。所以我现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更多地根据切身体验来提建议,给他们一些务实的参考和辅助性的帮助。”
罗丹告诉我,作为四川美院油画系的学生还有一个福利,就是在本科毕业时,学校会推广一个名为“驻留计划”的系科项目,提供给那些有天赋的并对艺术有强烈愿望的学生一个留校安心创作的机会。作为老师,他会建议和鼓励学生来申请这个项目,他认为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丰满的羽翼,来面对接下来要走的道路,也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来考虑未来的人生。
在教学中,罗丹希望自己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指导,当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绘画,并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后,他也感到非常高兴。所以对于当代艺术的未来,他始终怀抱着希望和憧憬,“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能给艺术圈带来惊喜,会将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给每一个对艺术感兴趣的人。”
抛开艺术的光环,生活中的罗丹也有着80后好动的一面。在繁忙工作之余,他会约上三五好友,骑着摩托车在公路上驰骋,踏青郊游,他说自己很享受这种动感所带来的自由感。而在去年荣升为父亲后,他也会尽量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家人,与孩子共同成长。
采访最后,出于好奇我忍不住问他名字的由来。原来,当时为了取名,父亲便邀请自己的同学聚在一起出谋划策。“他们一开始也搞怪,在黑板上写下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名字。”罗丹笑着和我聊起当时那些不靠谱的名字,“不过最后他们都觉得‘罗丹这两个字很简洁,而且在那段时期,父辈们也都深受罗丹艺术思潮的影响,于是便最终决定取这个名字。”但作为旁观者,我却隐隐觉得这中间暗喻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切希望,也可能在冥冥之中成为一种暗示,最终引领他走上艺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