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办高校基础课程改革——以南昌工学院为例

2015-05-30王宏义吴海红

东方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改革

王宏义 吴海红

【摘要】高校基础课程是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课程体系的基础性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南昌工学院为例,从国家政策、学生现状出发,以提高各民族学生就业能力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本专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应用性人才。

【关键词】基础课程;南昌工学院;改革

1 引言

南昌工学院基础教学部承担全校本科公共基础课中的大学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三门课程,这些课程是学校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完整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性环节,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推进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2.改革现状

2.1国家政策调整

从2000年提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始,到2010年提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到2013年技术应用型高校联盟成立,再到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高考分为学术型和技术技能型两种,那么对应的高校也将分为学术研究型高校和技术应用型高校两种。以南昌工学院本身的办学特色定位为技术应用型高校,就不能走学术研究型发展方向,现阶段没有成型的技术应用型高校发展模式,我们只有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探索,由此对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2学生现状

学生呈现“两多”、“一低一高”、“一弱一强”即西部地区的学生多,少数民族学生多;入学分数低、成才期望值高;个性较强、自信心较弱;文理兼收,文科生就读工科专业学生多;区域文化、思想、认同和习惯差异存在。面对我们生源现状,对应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改革指导思想

以服务专业和增强就业为导向,以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指导意见为依据,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摸清现状、立足实际、分层教学、强化基础、加大练习、突出应用、注重实效,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订制式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4.改革目的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立足现状和实际,实施厚基础、重应用、求实效的课程订制式培养模式,真正让学生听懂学会。通过改革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满足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起与我校本科教育培养相适应、使学校教学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5.改革思路

课程作用:高校基础课程一般对1—2年级的大学生开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较多的学时和学分。基础课程教学可以帮助本科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基本的科学技能、基本的思维方式、基本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并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使本科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与技能协调发展。

(一)优化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减少课堂讲授教学时间,提供学生更多的练习和自主学习选择。

(二)实行分类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学生入学后组织测试分别进入相应水平的班级学习。

(三)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加强兴趣和能力培养。精选课堂教学内容,重点讲授基础知识、基本思路、基本原理等内容;系统设计和选用自主学习内容和资料,使之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互动。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声像等各种教学平台和资源,开放学习时间,构建多渠道、立体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6.改革内容

6.1课程改革

1、课标修订

我们学校定位为技术应用型高校,对应的基础课程学习,那就应该是应用型的理论学习,而不是学术学科型的理论学习,总体设计基础课程学习目标不能太高。以服务专业和增强就业为导向,制订课程新标准,需要什么学什么,需要多少學多少。应用型理论学习,分为基础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对应用型理论知识要具体到知识点,对知识点要求和学习目标要有了解、熟悉、掌握和应用,在考核要求上要体现能懂、能会和能做,在A、B、C三个不同分层上,要以C层次为基础和起点,所有层次都必须至少要掌握到C层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升B层次,拓展A层次,重点夯实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所有层次的学习必须有知识、理论和技能等内容的边界,专业不同,边界也不一样。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紧扣为专业和就业服务,不能贪多贪大贪深。要打破学术学科型理论学习,转型为技术应用型理论学习,把专业支撑真正所需要学习的理论基础性知识弄懂学会,将研修性理论知识纳入选修范畴,为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有益探索。

2、选取教材

根据新课标,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

建议:教材的选取,一定要尊重教师集体意见和建议,不能由行政部门或图书公司以其他名义替换掉教师选取的教材。

3、编写讲义

根据课标、教材,编写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讲义;

讲义的编写,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学生是什么基础水平,就编制什么内容的讲义,不能拔苗助长。

4、优化内容

根据大纲、教材和讲义,实时调整和补充课程内容,原则是以基础性知识为主,突出应用。同样,学生是什么基础水平,就从什么基础水平开始讲授,不能贪大求全,要实事求是。

5、开设研修班、考研辅导班和课程兴趣班,以拓展、提升应用性和综合性知识,培育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如:竞赛、考研等。

6.2教法改革

1、学生入校无论是统招学生还是预科起点转为本科学生,都必须参加入学考试,考出学生真实基础水平进行教学分层分班,按照学生实际情况,是初中水平就從初中知识开始讲,是高中水平就从高中知识开始讲,不贪大求全,要实事求是,真正打好打牢学生的基础知识。

2、以自我陶醉的讲授方式转变为以突出实际教学效果的讲授方式,如英语中任务教学法的运用,将具体的任务融入每堂课的教学。

3、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方式转变为教师引领学生共同参与的讲授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

4、以按学科体系的讲授方式转为为专业服务的讲授方式。

5、以黑板+粉笔的讲授方式转变为黑板+粉笔+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讲授方式。

6、以不闻不问的授课方式转变为敢管、能管、会管的授课方式。

7、以“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转变为引导、启发、提问、讨论、辩论和争论的授课方式。

8、以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为补充。如:建设无线电发射台,提供英语听力训练;设置幕课资源中心,提供多渠道学习资源。

6.3考核改革

以单一试卷考试考核转变为过程与结果综合考核;如:到课率、听课率、课堂提问(老师向学生提问和学生向老师提问)、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包括例题重做)、课外作业、实验、小测验、期末考试等等。

7.改革评价

找出改革内容的评价点,如:到课率、抬头率、提问率、互动率、课堂笑声;如:交作业情况,作业质量情况,课堂讨论情况,测验情况,考试通过率情况,主要考核评价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同时加强教学运行秩序和教学质量监控。

1、建立网上测评体系;

2、教师自评;

3、教师互评;

4、领导听课;

5、教学信息员反馈;

基础课程改革,必须落到实处,那就是要落实到课程、教师、课堂和学生,要紧紧围绕为专业服务和增强就业能力这两个目标,全员行动,扎实推进,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永跃,秦梅宝.论教学综合改革——以南昌工学院为例[J].南昌工学院学报.2014.3(1).

[2].潘涌.论创新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J].吉林教育科学.1994(04).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微课框架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生成之道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二)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分析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