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命题取材:“课本并生活着”

2015-05-30徐欢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艺术节课本高三

徐欢

2006年后,高考湖北卷语言运用题走着“课本并生活着”的路线。“课本并生活着”是形象的说法,可理解为:命题取材课本,答题联系生活。请看2006年以来湖北卷的部分题目:

①拟写课本剧《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长亭送别》演出主持人串词(2006年);//用对偶句描述《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2012年);//拟写“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纪念书签(2014年)

②概括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杜十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人物形象(2007年);//依据人物性格,补写人物对“幸福”的理解(2009年);//拟写“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颁奖词(2011年);

③从表达效果角度对《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进行点评(2008年);//《雷雨》中一段台词有两个版本,你认为哪个更好,并列出两条理由(2013年)。

分析  以上题目取材课本涉及的文学名篇,重在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主旨、人物形象、写作艺术的理解。

④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2004年)

⑤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的字样;每句字数在15~25字之间。(2008年)

分析  以上两题涉及韵文的写作。关于韵文的写作还有2007年的八艺节对联写作及以奥运为主题的歌词写作。另外,拟写广告词及人物颁奖词也属于此类。

⑥下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微。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征吉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中间的圆形图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微,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微时必须采用的。请结合节微图案的含义,为“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平仄不作要求,不超过30字。

第八届中国艺术节

分析  以上是文化民俗题,体现地域特色。此类题还有2005年拟写宣传湖北旅游资源的广告词和2006年给端午节下定义的压缩题。

⑦欣赏漫画《低碳生活》。请仿照画面二、三的文字,补写其余两处。要求:紧扣画面内容;写两个5字句;句末押韵。(2010年) [食][衣]         画面一                  画面二

[住][行]

画面三                  画面四

画面一:

画面二:食物少煎烤,清蒸油烟少

画面三:住房环保型,节能灯照明

画面四:

⑧有媒体统计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作家郭敬明2012年度的作品总销量,发现前者的总销量远低于后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度小说类图书的销量冠军仍然是郭敬明的作品。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简要点评。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不超过30字。(2013年)

分析  以上两题紧扣热点,贴近生活。

语言运用题近三年有向复合题方向发展的趋势。如2014年描述汉字的结构与字义,既是对富有文化积淀的汉字的关注,也与教材必修1梳理探究部分“优美的汉字”神合,还契合了2014年红遍全国的央视“汉字听写大赛”;同时,该题还要求用七字句描述,且要押韵,是文化、教材、热点、表达的完美结合。

笔者认为图文转换题出现的频率增加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漫画题和表文转换题。这类题很能体现开放性思维,含有鲜明的新课改信号,值得关注。11年来,漫画题出现了4次,而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考了漫画。而大数据时代,会分析数据,能准确地将各种数据转换成语言文字,将会成为一项基本技能。高考命题不止于简单地直接将所给数据转换成文字 ,而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2011年21题要求分析公路、铁路、民航运营数据,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同学们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回归教材,完全掌握教材的内容和人物形象等;二是要关注传统节日和民俗,三是要关注社会热点事件,重视语文实践,留意身边的点点滴滴,在生活中和实践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

[练习]

请紧扣下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示例  《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谆谆告诫,还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诸侯割据,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生灵涂炭渴盼休养生息,社会动荡期望和平安宁,战乱频仍祈求国家大治,宏伟的三国长卷蕴含了人们对天下归一的追求。

猜你喜欢

艺术节课本高三
遇见艺术节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