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改变的思考与策略
2015-05-30王鹏武翟佐明
王鹏武 翟佐明
[摘要]新课改下农村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力求吃透新教材的知识设计,把握好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生学习的序,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式转变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20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但农村高中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师中心论”的现象,导致新课改理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形成“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 那么,如何改变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新课改理念,把数学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观点的课堂,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和谐,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呢?
一、 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下,部分教师还是没有转变教学观念, 仍然采取 “复习导入——知识新授——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个步骤,强调课堂的整体性和严谨性.整个课堂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教学没有贯彻新课改理念,仍然是采取老一套的上课方式,变成了“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下的课堂也只不过是一个幌子.所以我们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在课堂中慢慢地尝试探索新课改的教学方式、贯穿新的教学理念,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做到“施教之法,贵在启导”.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索中学到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和体会新的思想.
二、教师要彻底吃透“新教材”的知识设计
在上新课之前,教师要吃透课本知识,分清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基础型知识、拓展型知识,还是研究型知识.
对于基础性知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基本知识之间的变换,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
拓展型知识是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迁移性.
研究型知识注重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突出.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经验.
总之,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抓住课本知识类型,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有的放矢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在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教师要设计好教学的序、组织好学生学习的序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学习过程一般要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远及近、由简到繁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研究和了解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之间的衔接和相邻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抓住最基本的知识体系,抓住重点和难点,合理恰当地设计课堂教学的秩序.如:
如何引入,如何设计教学问题、设计哪些问题,问题是否具有全面性和开放拓展性,问题的顺序是怎样的,学生怎么回答,是个体回答还是小组合作,在回答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都要设计在里面.
而不能是问题设计者自设自唱,或者设计的问题浅显,学生在预习时就能解决,没有带动性.
其次,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有积极思考和实际活动的空间.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性愈大,求知欲愈强,自信心愈坚定,学习效果也愈好.总之,教师要善于尝试体会总结,尽量做到“教学相长”“启导诱发”“藏息相辅”.
四、教师要注重作业布置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理念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完成这些目标,不应只考虑改变课堂教学,还应顾及到课后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作业布置.
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巩固所学的新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因此作业设置要基于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当然也要设置一些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的内容和要求,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作业的布置不要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以本节知识为一个点,通过自学把它拓展成一个面.这种作业形式多样,可以是知识的拓展型,也可以是动手实践型等.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查资料或借助互联网来解决问题.这种作业的布置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和渠道,体现了新课改下学习途径的多元性.
作业的布置还要能让把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纵向拓展,通过问题暴露学生的思维变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之,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自己及学生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方式,让教学变得更加民主、平等、和谐、自主、多元,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与个性发展,让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