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教学重在培养幼儿对母语的热爱

2015-05-30崔健民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韵文尾巴母语

崔健民

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母语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

文化学者用诗一样语言来描绘母语:

母语是泥,凝结后形成坚固的壁垒,让数学、物理、生物等在自己的身上筑起大厦;母语是灯,点燃后放出灿烂的光芒,让鳏寡孤独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稳健;母语是车,起动后生成万千马力,让喜、怒、哀、乐等在豪华的车厢里迷倒众生。(1)于漪先生说:“母语是父母给的,母语是家给的。家给的语言,是一种有形无形、有声无息的存在,是历史流注的民族精神,她宽厚地孕育涵养着每一个子民”。(2)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所以,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字,背多少词,做多少练习,写几篇文章,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情结的感染。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

幼儿语言教学,是幼儿学习、掌握、运用母语的重要人生阶段,也是一个人继承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起点。幼儿对母语的热爱程度,一定意义上影响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度,思维和知识水平的精度,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把握和传承的深度。

那么,如何在幼儿语言教学当中培养幼儿对母语的感情,让幼儿从小就建立起对母语的热爱?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遵循幼儿不同时期语言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发展幼儿语言

幼儿身心发展,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三四岁的幼儿发音器官尚未发展成熟,声带较短,较薄,听音分析能力较差,语音的准确程度还不够。这时幼儿听觉功能与发音的动觉功能之间不能协调一致。此时,从词汇上要求幼儿运用并理解常用的词,同时掌握和运用表示周围常见物体和各种活动的名词和动词。因为名词是代表具体东西的,动词是与具体动作相联系的,所以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形容词上只教幼儿掌握一些易于理解的、能直接感知的、说明物体具体特点的词。从句子上,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根据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幼儿这时是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的发展。幼儿开始产生词序感,从句子结构中理解词义。四岁左右词序表现最为强烈,有时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

四五岁幼儿在语音方面:幼儿语音器官已发育成熟,正确发出全部音节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已经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语音中的问题。因此,重点培养幼儿清楚地吐词,能够调整声音的强弱和抑扬顿挫,善于调控自己的呼吸等。其中,要特别着重于幼儿言语表现力的培养,初步学会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改变语调的方法。老师对幼儿言语的质量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逐步做到大声、清楚、富于表情,不慌不忙的说话。对幼儿说话中的语病,要及时予以纠正。从词汇上,幼儿掌握的词汇量要大幅度地增加,质量上也要有明显的提高。从句子理解上看,词序的影响逐渐降低,按句法信息进行反应的能力不断提高。五岁的儿童已基本上能对大部分简单句按句法进行正确理解,还能用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图片上的内容,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和复述故事,能大胆、清楚的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意見等。

五六岁幼儿发展语言要和认识相结合,幼儿词汇的丰富,概念的形成,只有掌握大量的语言才能精确,才能得到巩固。幼儿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为辅,见到色彩鲜艳、形象生动、会发出声音的东西特别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在记忆上有意识有明显的发展,能引起幼儿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幼儿的思维来自于实物和直观的形象,往往从事物的表面形象来认识事物,幼儿的思维要通过成人的启发诱导,在具体活动中才能逐步发展。幼儿在情感上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易激动,易变化,易外露,常受外界环境和周围人的情绪所支配,在正确的教育下,能够逐步养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及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二、利用汉语的声韵之美培养幼儿对母语的情感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语言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因为汉语从总体上看分为韵文和非韵文。所谓韵文,是一种具有押韵性质或节奏性质的语体。韵文句式简单,形式活泼,充满趣味性,具有情境性和易于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汉语发展史,就是一部韵文历史。从诗经、楚辞,到当代的诗、词、曲、歌、辞、赋等大量的韵文体语言作品,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好材料。

幼儿语言教学就是要利用母语具有的这种节奏明快、押韵连贯的特性,念读时会产生自然的韵律感,能使得词汇、语句更易于记忆等特点,帮助幼儿发展语言,增强对母语的感情。比如,可以利用示范朗读、伴奏朗读、情境性朗读的方式,去激发幼儿学习母语的兴趣,感受母语的美。

示范朗读主要着眼于幼儿的听。幼儿教材中选用的许多韵文,具有押韵合辙,平仄相对,音调和谐,琅琅上口,疏密相间,缓急交替的音乐美。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范读能给幼儿以标准,解决识字断句的问题,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美。因此,准确地朗读韵文可以突出韵脚和平仄相对处的抑扬顿挫,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幼儿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感受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音乐美,从而形成想读、愿读的心理。

伴奏朗读,感受汉语言的对称美。幼儿教材中有些韵文在字数、词性和声调方面与楹联一样,具有整齐平衡的对称美。例如: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最好看/公鸡的尾巴长,/鸭子的尾巴短,/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这两小节就具有韵文的对称美,三问三答,语言节奏感强,简明易懂,又极富儿童情趣。朗读的时候可以加上伴奏,用手或乐器轻轻敲打节奏,配着节奏读,边读边感受声调上的对称美;也可以变换节奏,在问号后多停一拍,体现上下两小节的对称;也可以分两大组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还可以分小组轮读,形成歌曲中的伴唱效果,以此激发幼儿朗读的兴趣。

情境性朗读就是通过老师创设的情景,让幼儿感受理解母语的美。如《四季》这首儿童诗写道:

草芽尖尖,/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荷叶圆圆,/它对青蛙说,/我是夏天。/谷穗弯弯,/它鞠着躬说,/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它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这首儿歌富有童趣,采用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把这些诗句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通过具体的、形象的、模拟的或具象征意义的动作表演,在韵文特定的情景中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能有节奏、有表情、有律动地吟唱韵文,并且加快背诵。同时,情景朗读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给予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发展幼儿口语丰富母语的表现力

口语表达是幼儿时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由于口语具有节奏韵律之美、生动形象之感,因此,易于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幼儿口语能力的习得,同样有自身的规律可循:

先学会听,然后才能学会说。听是说的基础和前提,不会听,就一定不会说。试想一想,一个聋哑人为什么不会说话或说话不清楚,不是他的生理上的发音器官有什么不足和缺陷,他們这些方面和会说话的健全人毫无二致。是因为他们先天或后天丧失了听力,或者是听力受损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有多高的听音能力、听知能力,就有可能具有多高的口语说的能力。一个北京的幼儿会说北京话,一个广东幼儿会说粤语,皆因为他们所处的听的语音环境使然。因此,发展幼儿口语从听开始。听知能力决定幼儿的口语水平。

幼儿听知能力的培养,包括听辨力,辨别声、韵、调,追踪声源;记忆力,锻炼幼儿即时仿说,延时仿说的能力;排序力,利用视觉线索引导幼儿注意听觉刺激的顺序;理解能力,帮助幼儿建立倾听的态度,充实幼儿的词汇,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和变通性等。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发展幼儿口语。幼儿口语发展遵循的顺序为:发准声、韵、调,说准单音节词,双音节、多音节词,词组,短语,语流音变,简单句子,句群,段落,一篇具有完整意义的短文等;先复述、模仿述,后自述;先学会基本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后综合利用不同表达方式;先独白体,再会话体等。

帮助幼儿认识口语的丰富表现力。书面语与口语在表达功效上是不同的,书面语简单地说就是白纸黑字,它所表达的意义确定明了,很少有歧义;而口语却不同,同样是一句话,用口语表达出来,由于语调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达内涵和表达效果。因此使用口语表达必须注重语调的运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强化口语的表达效果。

所谓语调,就是说话时的高低升降,包括停连、轻重、快慢、高低等。以“轻重”为例,“我是好孩子”这句话,由于重音位子的不同,其表达的意义就有差别,即“我”是好孩子;我“是不是”好孩子;我是“好或不好的”孩子;我是好的“孩子或其他人”等不同的意义。所以发展幼儿的口语,可以不断增强幼儿对母语的情感。

参考文献:

[1]语文月刊·初中版[M].2005(1).

[2]新课程导学[M].2011(36).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猜你喜欢

韵文尾巴母语
红色的风景(布面油画)
赛牦牛(布面油画)
明清拟话本小说征引韵文的嬗变轨迹
母语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母语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