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朱伟幸的72小时

2015-05-30纪辛

国际品牌观察 2015年5期
关键词:候机交稿柏林

纪辛

瞬间的起心动念带来了之后72小时的忐忑与随之而来的感念。

3月27日(星期五)清晨,无意中看到智威汤逊首席创意官朱伟幸(Polly)在朋友圈晒心情:“再次做学生的感觉真好。柏林创意学院Berlin Creative School(柏林创意学院成立于2006年,为来自全球广告、营销、新闻、金融、教育等行业在职人士进行行政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培训。)当然就在柏林墙的旁边了。来自JWT全球创意的指挥官都变成学生一名,乖乖地做功课,接受导师的提问与意见。连晚饭的餐厅也跟课程有关……累,累,累啊。”

这年头,谁不累啊。心里这么想着,并没意识到,此后72小时即将发生的跌宕起伏。

27日,周末的前一天。作为杂志的“大编辑”,一边梳理着编辑们报上来的选题,一边寻思这期稿件都太“正常”,缺乏“爆点”。猛然想起早晨看到的消息,为什么不约Polly写写她在柏林的所闻所感?校长、受训、柏林、全球首席创意官齐聚一堂……当这些关键词蹦跳着的时候,10:46,第一条微信发出了,“可否把培训的经历简单地写写,好放在杂志的微信平台上发表?”纯粹的试探性询问。

春节前,和Polly的一面之缘,让我们见识到这位热衷传道授业解惑的“校长”严厉的一面,以及她身为人妻,可爱、温暖的一面(請看《国际品牌观察》第4期人物栏目)。

几个小时后,收到3个字的回复:“可以啊。”

“有戏!”伴随着一阵小激动,迅速发出选题设计以及稿件要求。

校长的回馈算不上及时,但始终没断。

几番沟通之后,北京时间28日凌晨00:10,校长在回复中答应写篇总结,汇报“进修”感受。作为编辑,多年约稿经历养成了“人盯人”的毛病,逼着作者说定交稿时间是基本功。最终,校长答应周一交稿。

时间,迈着它自信的步伐来到周一。48小时的间隔,让我们彼此在空间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

3月30日20:38,我在深圳用微信问Polly:“校长,您的作业呢?我没收到呀~”半小时后,收到回复,“啊~我在机场候机啦。我现在写。”40分钟后,发来第一天培训的图文。迅速阅读,马上追问,“后两天的呢?”回复得非常快,“啊~我现在飞了,一会下飞机再发。”完全不知道此刻校长在地球的哪个点上,唯一可以想见的,是趁空姐还没催着关手机的空档,校长又在问:“这个长度行吗?会不会太长?”立刻给出“没问题”的答复,并习惯性地叮嘱稿件要求:“每天至少要有一个细节。”

说实话,给首席创意官提出撰稿要求,手里还是捏着一把汗的,万一对方“撂挑子”怎么办?万一公务缠身,后两天的不写了怎么办?忐忑就像黑洞,把之前所有的设想溶解得无声无息……

31日,深圳的采访活动就像一场未经排练的演出,各种变化迫使所有参与者随时调整预想计划。再次看到校长的回复,已经是北京时间4月1日早上6时38分,那是校长前日21:51发来的一段带着歉意的文字:“不好意思,中途飞机延误没接上回京飞机,被逼阿姆斯特丹半天,手机又没电,现在到机场才充上。全发出来了,图片和第二天第三天合在一起发的。”

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仿佛看到一个东方女子在阿姆斯特丹机场候机大厅里,埋头敲击着键盘。在那个时空,可能没人知道她是谁,也没人会想到,此刻的她正在为8000公里开外的一本专业杂志描述着自己在欧罗巴的经历与感悟,而这一切,只为了72小时前一个简短的承诺和一位编辑的盼望……

以下是“校长”朱伟幸在不同时空,断断续续写来的进修感受。

猜你喜欢

候机交稿柏林
柏林Wilmina酒店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Fight
有趣的户外
别开生面的候机大棚
交稿
齐柏林:飘荡的云或飞翔的鸟
点绛唇·候机
同是候机看书,舆论为何迥异?
候机大厅
柏林